德国人喜爱读书就如同他们沉醉于啤酒一样平常。公共场所随处可见携书而行的德国人,作家要是出版了新书,也并非举办签售会,而是喜欢到公共场所大声朗读或者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线上朗读。这一观点,从遍布德国各地的文学沙龙就可以看出。而在所有的文学沙龙中,既组织各种类型的公众可以参与的活动和展示,又为作家和译者提供驻店服务的只有一家——柏林文学沙龙(LCB)。
柏林文学沙龙1963年由瓦尔特·荷乐勒(Walter Hoellerer)创立,其初衷是建立一个洞察德语文坛的研讨中心。而今天,位于桑德韦德街五号、环绕着风景如画的万湖的沙龙,不仅吸引着众多作家、读者和国际友人,同时也是“整个德语文坛的神经中枢”——苏黎世的文学研究者彼得·冯·马特曾如此写道。如今,该沙龙由创始人之子弗洛里安·荷乐勒(Florian Hoellerer)担任负责人。在弗洛里安看来,不止是音乐、戏剧与电影需要场所来举办活动,文学也需要一个家,需要做读书会等各种各样的活动,柏林文化沙龙对内对外都具有鲜明的特点。
驻店计划见证文学诞生
在柏林文学沙龙,有11间房子,作者和翻译可以住比较长的时间进行创作。再如,这里也会举办一些工作坊或者夏季学校等活动项目。这些活动仅对专业人士开放。依万湖而建的论坛别墅既是待客之地,又是会议场和研究院。楼上的几层是作者、翻译和协会嘉宾——主要是一些短期嘉宾和奖学金资助对象——的房间。论坛的良好声誉来自于论坛举办大量的作家集会、专业会议和论坛活动,因为这些活动正是写作和阅读的灵感后盾,也是文学生产和批评的重点聚集地。弗洛里安说:“对我们来讲,最理想的情况,不是建立一个文学的平台,而是陪伴着文学的产生,吸引不同的跟随者或者听众,一起来享受形成文学的过程。”
柏林文学沙龙是一个由私人发起、受到政府资助的项目。据介绍,柏林文学沙龙每年的花费约190万欧元,其中,沙龙每年可以从柏林市政府获得68万欧元的财政支持。剩下2/3的资金来自德国外交部、莱比锡书展、基金会等。以罗伯特博世基金会和德国柏林文学沙龙共同开展的“无界行者”资助项目为例,基金会作为项目发起方并为其实施提供资金。柏林文学沙龙负责为申请者提供咨询,接受申请以及协调无界行者的相关系列活动。
当然,柏林文学沙龙与驻店作家、译者保持紧密的联系。以2015年夏天在此创作的尼日利亚作家为例,其在万湖边拍摄了很多作品,2016年,沙龙在别墅内举办了摄影作品展。此外,柏林文学沙龙还与其他机构合作,推动德国文学的发展。例如,与德国文学文献馆合作,将过去50年内的文学活动的声音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并上传至网上,供人们阅读。再如,沙龙与柏林文学节合作,将文学节中的活动文献资料进行处理,并按照主题分类进行展示,如近期展示的“文学中的柏林墙倒塌”这一主题。
为读者提供晚间娱乐空间
面对着万湖,在湖边的斜坡花园上,读者们分散在四周,读书的主角站在中间,落日的余晖照在身上,在弗洛里安看来,这是最美的享受,也是柏林文学沙龙的魅力。在这里,每月都会推出一个活动手册,平均每周3~4个晚上,公众可以参与活动。弗洛里安说:“我们希望与剧场,与电影院站在同一高度上,争夺公众的晚间时间。我们也想证明,通过和文学在一起,可以度过一个像在剧场、电影院一样有意思也有收获的地方。”
弗洛里安坦言,随着数字化发展,纸媒的影响力度在下降。之前,沙龙只需要在类似《柏林日报》等渠道上发篇文章,就可以吸引很多观众前来参与。现在回到了数字化的口口相传的时代,观众更多的是通过Facebook、Twitter等渠道进行关注。在柏林文学沙龙参与活动,票价很便宜。5欧元或者8欧元一场活动,与电影票价格类似。
如何平衡文学性和娱乐性的关系?弗洛里安告诉记者,他反对特别完美或者系列化的活动,他希望活动独一无二,如两个作家首次相遇,这样擦出的火花才有意思。其次,柏林文学沙龙具有实验性, 活动举办的场所没有局限性,可以是舞台,可以是办公室,观众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而是可以游走在不同的舞台之间,这样才能更好地互动。因为活动内容的不同,参与柏林文学沙龙的观众有老有少。弗洛里安强调:“我不认为年轻人就是好的观众,没有必要去讨好他们。我们要做的就是提供好的活动和文学创作。”
[时间:2017-01-10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