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聚焦:新实体经济成突破口

实体经济

  近年来,因经济周期波动、人员薪酬成本、原材料加工成本上升等,部分实体经济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特别是一些与制造业、建筑业相关的生产性行业,因为大批量产能扩张和市场需求缩减,供需矛盾开始显现,加上各种成本的高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部分企业的生存“危机”。 

 
  华商报发表时评人陈凯文章表示,这些实体经济真的不行了吗?实际上,实体产业并非出现了行业性危机,而是个别企业的发展理念和方向需要进一步调整。产业链和贸易环节环环相扣的传统贸易和加工模式,很难满足现在个性化和互联网化的用户需求,而上游加工制造行业因为对下游的市场、销量、用户情况难以准确判断,更造成了个别实体经济的惨淡现状。如此危机之下,求新求变才能求得长足发展,而新实体经济就是突围之道。 
 
  何为新实体经济?以阿里巴巴为例,其平台销售总额在2016年已经超过三万亿人民币。马云认为,这说明通过互联网转变流通方式,实体经济找到了新的方向,这就是以线下产业生产为基础,以线上营销、贸易、物流为延伸的新实体经济。 
 
  过去有一种误解,一些传统制造业的企业唱衰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实体经济,把互联网上的经济形态,把摸不到具体形态的经济都当作虚拟经济,而仅仅把传统的、甚至按照国家“腾笼换鸟”要求淘汰的落后制造业当作实体经济,这其实是混淆了线上和线下的产业状态概念。 
 
  文章认为,实体和虚拟之分并非是简单的线上线下之分,而应该是看贸易、资金、物流之间的链条关系是不是完整,资金流动是不是依托在实际的供应链或者是消费金融产品上。比如淘宝上的一笔订单,虽然在表现形态上是线上的,但是因为有实际的商品价值依托,有具体商品交易的价值体现,因此是实体经济的组成部分,代表了具体的商品流通内涵,不应该归为虚拟经济。看一个经济形态是不是实体和虚拟,最终要看对社会价值创造、社会工业生产有没有增进和提高。 
 
  近日,阿里正式对外发布了2016年的完整年度数据,显示整个阿里以及蚂蚁金融2016年合计纳税238亿,平均每个工作日纳税近1亿,带动平台纳税至少2000亿,创造了3000万个就业机会。 
 
  一个完善的新实体经济框架,既包含企业的产供销流程,也包括用户的消费和信用服务产品,关键是这些流程都是以实际的产品和消费商品为依托的线上化和电子化,并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搭建一个更为便捷的实体经济产供销渠道。 
 
  在部分实体经济的“寒冬”,如何找到一种更有效的产业突围思路,新实体经济的方式可以提供一种不错的解决方案。 

[时间:2017-01-09  来源:中评网]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