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被称为直播、VR等行业的元年。在这一年,文创领域在深化,从顶层设计到区域合作都更为广泛,文化金融产品更适应行业需求,园区的转型更聚焦平台价值;在这一年,很多突破性的模式出现,诸如VR将会成为继互联网、智能手机之后的又一大颠覆者,掀起新一轮生活方式革命的浪潮。当然,在这一个个深化和突破的背后,业界更多思考的是未来的创新与沉淀。
2016年IP继续呈井喷之势。互联网企业、影视公司等机构纷纷投资各类IP,资本更是强势进驻IP产业链。而在所有IP中,超级IP的价值更被看重。如果说IP更像一个产品、一个原创专利,那么超级IP则是自带流量、可扩展开发的人格化IP。
近期,国家发改委、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中国城镇化促进会等机构联合下发通知,实施“千企千镇工程”推进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这无疑为火爆的创意城镇建设再添一把火。2016年的古村镇建设,不再停留在项目的盲目拓展上,而是凸显“人”的作用,寻求文化内涵。
盘点2016年,在利好政策、创意经济和互联网金融三驾马车的强势拉动下,文化产业不断焕发生机,“2020年成为支柱产业”这一预言可能提前实现。可以说,更具创新性、人文性的文创产业,正离我们越来越近。
岁末临近,本报征询商报(商学院)智库专家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学部长兼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等智囊团意见,盘点2016年文创产业,结合热门话题梳理出十大热象,分两期刊出,以飨读者。
IP产业链与超级IP IP市场泡沫下的新语境
2015年,IP就红极一时。2016年,随着IP热现象的发酵及业界人士对真正有价值IP的追求与渴望,IP产业链及超级IP成为业界人士讨论与研究的热点。
延展产业链,实现IP价值最大化。IP的最大特点是延展性,通常情况下,一个火爆的IP可以被拓展为多种文化形式,如游戏、动漫、影视剧、周边产品甚至游乐园等,商业空间巨大。虽然IP的市场发展存在泡沫,但目前中国IP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有利于版权市场健康持续发展和文化产业的专业化升级。不少业界人士认为,IP的未来在于全产业链的开发。有分析人士表示,随着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带来的红利进一步释放,预计未来以IP为驱动进行的全产业链资本运作会更加频繁,同时,水涨船高的收购成本带来收益几何也将迎来市场的考验。
预见趋势,寻找与打造超级IP 。目前,关于超级IP的研究与讨论不绝于耳,超级IP是一个具有可开发价值的真正的IP。与IP相比,超级IP更强调它的内容化特征和人格化属性,独特的内容标签,持续的社交话题热度,配合广泛、多元的授权合作,使得一个极富生命力的超级IP就此诞生。中文在线数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IP源力爆发——中文在线2016战略发布暨投资者大会”中透露其2016新战略,中文在线将从业务、模式、区域3个维度助推业务升级,业务维度即“文学+”“教育+”,在“文学+”领域,中文在线构建起内容、粉丝、资本、产业四大体系,助力超级IP的爆发。
创新案例
阅文集团筹谋布局IP全网生态圈
10月26日,阅文正式向业界提出IP授权规范,受到各方的极大关注。作为拥有目前国内IP改编作品最大市场份额的文学母体,阅文集团背靠起点中文网、创世中文网、云起书院、QQ阅读以及起点读书等众多品牌,主打“泛娱乐”IP战略,显示出把控产业全局的角色定位。在阅文的IP价值模型中,IP价值=内容价值+情感价值+影响力价值+营销价值。这种以文学作品作为先头军,带动其向多个衍生领域的发展,正是阅文集团正在筹谋布局的IP全网生态圈。
中文在线发布超级IP2.0战略
12月13日,中文在线发布了超级IP2.0战略,将创造一个生态型的漫威矩阵。漫威多年沉淀的超级IP,仅授权制作发行的电影票房就达215亿美元,而中文在线希望借助中国移动互联网浪潮和泛娱乐产业风口的历史性机遇,加速追赶,快速迭代创新。为此,中文在线将平台化打造超级IP ,驱动规模化一体化开发。中文在线还披露了2017年超级IP开发计划,包括已在开发的重点IP、推荐合作的超级IP,比如最经典的西方玄幻流小说《魔法学徒》等。
古村镇保护与开发 深掘文化内涵 注重“原生态”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过度开发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目光投向乡村,关于古村镇保护与开发的话题与研究也日渐“喧嚣热闹”起来。2016年,诸如“乡村复兴论坛”“古村镇大会”等各类有关乡村及古村镇发展与保护的研讨会围绕当前古村镇复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与交流,并提出古村镇复兴的专业解读和具有实操性的建议;另一方面,各地古村镇开发与保护政策陆续实施、乡村旅游投入逐渐增加,不断探索关于古村镇的保护与发展的实践路径。古村镇的保护与发展,已经从“喊口号”阶段迈向了“真枪实战”阶段。
古村镇保护尽可能“原汁原味”,凸显人的作用。随着古村镇保护与传承课题研究的深入展开,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村落原住民在村落保护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相关专家指出,古村镇的保护与传承,根本是对古村镇中人的塑造。空心化的村庄如何吸引年轻人留下来,如何在尊重本地文化、延续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凸显村民的主体作用等一系列问题均值得进一步思考。古村镇保护,首先是要保护好传统村落的生态环境,包括村落自身的土质、水质等;其次,保护好传统村落的“活态文化”,既要保证人在村中,也要保证当地独具特色的文化与村落同在,让“活着的文化”活得更好。
此外,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有学者提出的“乡村大数据”概念值得关注。“乡村大数据”一方面着眼于留住农村的“根”,将涉及“文化、经济、生活、交通、人口”等方方面面的各类数据资料归纳整理;另一方面突出国内外优质资源的集聚,形成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城市农村两种人才齐头并进,相互支撑引领发展。
古村镇旅游开发要深挖乡村文化内涵。乡村旅游是当下绝大多数古村镇发展的路径之一。旅游是发展村落的出路之一,但是旅游不能完全为了获得利润,甚至于为了获得越来越大的利润,任意宰割村庄。时下,新建停车场、旅游厕所、绿色生态农业、民俗体验、休闲养生、乡村衍生品开发等一系列乡村旅游软硬件设施及项目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不少村镇已经具备了初步开放的条件。然而,古村镇的旅游开发被业界公认是一个前期投入高、运营难度大、回报周期长的工程,因此,现代旅游开发公司在进驻古村镇后,如何挖掘村镇文化资源与内涵,突出村镇特色,用富有吸引力的故事、民俗,以游客喜闻乐见或适合体验的方式展示、演绎,同时避免过度开发,应该是贯穿村镇开发全程的课题。
创新案例
贵州黔东南榕江大利村寨
深挖侗族特色文化
大利村寨位于贵州黔东南榕江县,是苗侗自治州,村里的侗族四合院、古晾禾谷仓、鼓楼、古井,以及浓郁的侗族风情构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景象。随着大利村寨200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大利村寨深挖侗族文化特色,从修缮古建筑群和穿衣开发侗布两大方面保护与发展村寨。榕江县启动以“还原历史建筑风貌”为目标的古城文化保护与恢复工程,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大利村寨在保护与社区发展项目中还开展了侗布工程。目前,该项目不仅将侗布的制作与侗绣这一传统文化传承下来,还与现代时尚结合,开发了相关产品,并将以侗布为材质的手工设计作品成果在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展示。
石家庄井陉县古村镇旅游
古韵保护与现代开发并行
石家庄井陉县是地处太行山古驿道上的千年古县,古村镇旅游资源丰富,井陉古村镇在2015年河北10条名镇名村黄金旅游线路中,是唯一一条以单个县资源组成的旅游线路。井陉对各古村古镇的特色古建筑、古民居进行了精心修缮,并积极宣传当地具有光彩神韵的古老故事。此外,井陉县还积极完善道路交通,新建停车场、旅游厕所等,不少村落正在筹备成立由村民自愿入股的股份制旅游公司,开展旅游经营活动,并以此为平台招商引资。
京津冀一体化 文创融合深耕再加速
2016年的文博会,京津冀再次以联合展位的形式出现,共同组织展览展示、项目推介、签约仪式、舞台演出等活动。随着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通过,三地之间“有态度无合作,有愿望缺行动”的局面,正在逐渐改变。2016年,成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深耕年。
优厚政策频频出台,1+1+1>3的协同效应凸显。一方面,三地政府层面的政策不断出台,例如,3月18日北京市投资促进局、河北省廊坊市人民政府、北京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共同举办京津冀协同发展廊坊投资推介会,会上共有12个项目集中签约;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各相关单位研究制定的《北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2016年重点项目》出台,2016年重点项目共安排了45项任务,明确了京津冀2016年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联防联治、产业转移对接3个重点领域。另一方面,三地中的具体部门或者某一领域,也在加速推动京津冀合作。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的规划就较为具体,其中提到了开展京津冀大数据走廊研究,推动打造以“中关村数据研发运营服务——承德、张家口数据存储——天津数据装备制造”为主线的京津冀大数据走廊。
企业发挥各自优势,推动区域文化产业融合和文创资源共享。曾有专家指出,挖掘三地特色文化,培育特色文化产业,并结合新的发展战略和机遇,辅之以科技,形成以统一的文化意志为导向的文化一体化,是实现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终南捷径”。对于三地文化企业来讲,需要发挥各自特色,实现资源对接。目前,三地在文化企业发展上各有侧重:北京注重发展现代服务业、天津的高端工业产业高度发展且占比较大、河北的重化工产业长期担当重任。C92是天津东方嘉诚文化创意产业园有限公司在天津运营的第一家园区,目前园区中的相关项目正在积极与北京南锣鼓巷、五道营等资源进行对接,寻找合作的突破。承德文创园则是北京在外埠拓展的第一个园区,该园区有效整合北京园区的科技、人才、智力、资本等资源,加速文化、科技、创新资源跨区域流动。
创新案例
身处承接前沿 河北保定5举措促文化企业发展
2016年,保定市从5个方面出发,为文化企业提供支持。第一,“筑巢引凤”,营造文化经济发展环境。保定市政府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广播艺术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与国家文艺院团的对接,以政府购买文化服务形式将高品质文艺引入保定。第二,编制《保定文化2016~2025》一纲四目建设规划。第三,发起成立京津冀文化机构联盟,旨在促进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共享和三地公共文化共同繁荣。第四,成立保定市文化创新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五,积极推进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组织文化企业参加展会,鼓励文化企业积极运用“文化+”和“+文化”思维模式,推进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有机融合。
天津南开“引进来”“走出去”双管齐下
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天津南开区一方面与河北省保定市签订了协同发展的战略协议,就经济、文化、旅游等进行全面合作。另一方面“请进来”,继续促推天津尚8·263文化产业园和C92东方嘉诚文化产业园在南开的营运发展。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南开区政府编制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3年~2020年》、制定了《“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先后制定出台《文化创意产业奖励政策》《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政策》《促进企业发展扶持资金政策》 等帮扶企业发展。
文化企业上市 资本撬动 跨界让强者愈强
2016年以来,资本市场掀起了“文化热”,同时,文化企业也激起了“上市潮”。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1月,全国共发生文化类并购事件935起,其中624起透露金额,涉及资金4812.37亿元。截至2016年8月底,上市文化企业数量达215家,其中2016年新增15家,占比6.98%。其中,14家文化企业通过IPO上市,1家文化企业借壳上市,融资规模131.73亿元。较2015年同期,上市企业数量下降31.82%,但单个企业IPO上市融资均额显著增长,总融资规模同比增加17.51%,是2015全年上市融资额的1.03倍。上市文化企业IPO融资能力显著提升。
今年8月,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和幸福蓝海影视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集中上市掀起了人们对文化企业,尤其是国有文化企业上市的关注。有报告指出,形成文化企业上市潮的原因,一方面,互联网高速发展推动了文化消费的热潮,互联网成为文化企业上市的最佳拍档;另一方面,资本的趋利性让强者更强,15家新增上市企业通过上市,进一步巩固各自在细分领域的优势,抢夺更多市场份额。
资料显示,已上市的文化企业也紧抓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纷纷借力资本市场做强做大做优。如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通过资本运作,从一家地方性图书出版发行企业发展成为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的综合性文化产业集团;中南传媒上市5年,更实现从单一的教材主营业务扩张成为“平台+内容+服务+运营”的在线教育闭环生态圈模式。8月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的幸福蓝海影视,是江苏省广电总台(集团)控股企业,主要从事电视剧的投资、制作与发行业务和电影全产业链业务。同一天,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四川新华文轩出版传媒公司,成为同时在A股和H股上市的出版发行企业,其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西部物流网络建设、零售门店升级拓展等项目,继续引领西部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企业上市意味着企业不仅要面对自己,更要面对公众。企业的所有财务都要对公众透明化,所有决策都在公众眼皮底下,企业盈利率也有严格考核标准。这就需要文化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真正富有市场竞争力,并依托资本市场,实现公司业绩快速可持续发展。可以预见,随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文化企业还会迎来新一波上市热潮。
创新案例
持续创新 多元经营 广西广电引发资本追捧
8月15日,广西广电网络在上交所上市交易,募集资金总额14.4亿元。“自己的腰杆足够硬”让广西广电在A股市场上表现出色。2016年上半年,广西广电网络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88亿元,完成全年预算任务的43.4%,实现利润总额1.90亿元。增值业务收入6.54亿元,较2015年同期增加1.19亿元,增长率22.3%,占上半年总收入的55%,是经营收入的主要支撑点和经济增长点。
上市助推战略发展 “中国电影”加速全产业链布局
8月9日,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A股市场,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在电影发行放映领域,拓展多形式发行渠道,致力于探索全产业链、全媒体的创新营销发行模式。在影视服务方面,着力推进影视技术研发升级、电影衍生品开发、影视人才培训等环节、领域的创新发展,自主研发的中国巨幕系统、中国光峰激光数字放映技术等打破了发达国家对电影高端放映技术的垄断。
VR 发展空间大 内容制作是王道
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虽然是个技术词汇,但2016年,其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也着实红火了一整年。近两年,各地举办的图书展、教装展、游戏展、创新创业展,以及购物中心、手机游戏、电视节目中,无不看到VR的身影;VR技术、VR产品及VR产业的发展无不受到各类投资者、创业者、学术界、媒体人的关注。2016年,VR虽然经历了爆发增长、迅速扩张、资本寒冬,但VR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与关注却是不争的事实。
VR在多领域发展空间巨大。2016年4月,淘宝推出全新购物方式Buy+,随后,阿里宣布成立VR实验室,并首次对外透露集团VR战略,包括:推动VR购物这样的商业模式;协同旗下影业、音乐、视频网站培育VR内容;VR商业生态,助推VR硬件普及等。7月,在China Joy(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新设立的Esmart智能硬件展览会中,70%参展企业为VR企业;12月,“成都VR产业发展促进联盟”成立,成为首个VR产业发展促进联盟。目前,谷歌、脸书、三星、英特尔、HTC、百度、阿里、腾讯、小米、乐视、暴风、爱奇艺、360甚至芒果TV等,均已加入VR战局。目前,VR行业虽然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未来,VR在军事国防、教育、医疗、文化产业等方面将有巨大发展空间。对于文化产业来说,VR在视听、游戏等在内的娱乐消费领域应用较广,有学者表示,随着VR技术应用日趋成熟,未来会产生一个包括实物再现、内容娱乐、设计创意、知识信息、学习教育等在内的文化产业矩阵。
文化产业人应紧抓VR内容开发。VR技术的发展远远超过内容的开发速度,这成为全球VR产业的现状。分析人士表示,目前VR终端设备普及率并不高,厂商只能先制作大量作品来充实内容库,以丰富的内容吸引用户,以期未来对用户群体的划分水到渠成,最终实现内容变现以及VR生态闭环合成的目的。有业界人士判断,在未来3~5年内,中国将拥有大量的VR内容投资机会,主要包括视频类、游戏类和行业应用类。而目前,不少文化传媒类公司已经看到了VR内容制作的蓝海市场,例如游戏、综艺、纪录片、电影、比赛直播等。因此,文化产业实践者充分考虑VR媒体的特性——沉浸式和互动性,对VR内容选题深思熟虑、让用户本身成为内容的一部分,充分发挥VR沉浸式的作用,全力打造以质取胜VR内容作品,才是取胜王道。
创新案例
祖玛科技打造VR共享经济平台
祖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祖玛科技”)是一家致力于打造国内最专业的VR线上线下连锁体验平台的新型科技公司,该公司计划5年内在全球建设大中小级祖玛虚拟现实体验馆或生态公园500家以上,众筹平台3个,文创基金3个,孵化器5个及运营管理公司、产品公司、网络公司、VR课堂、售后服务公司等,并成立软硬件开发、营销、项目分包、投资等综合服务平台,打造虚拟现实的生态系统。
当VR延伸至艺术 创作与体验升级
北京未来有趣互动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结合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球幕、全息等新媒体技术,致力于打造全新概念的艺术展览、商业展览的智创公司。未来有趣一直在探索如何将艺术与VR结合。2016年策划推出两个有意思的展览:第一,关于Bad Girl在VR世界创造的绘画展,所有的观众可以走到VR的世界里面;第二,邀请八大美院的院长、系主任及非常有名的艺术家等,让他们与年轻艺术家合作,进行VR绘画。这两个展览是2016年未来有趣着力打造的艺术+VR的展览,呈现不一样的视觉享受。
文化金融 强化规范 创新力度不减
12月23日,临近年末,首都文创产业投融资沙龙(第12期)暨首都文化金融融合论坛举办,此次文化金融融合论坛主题为“加速文化金融融合、共推文创产业发展”,着力点在文化,重点在创意。类似的沙龙与论坛在2016年还有很多,作为文化产业的文化生产服务业态,文化金融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力量,正在从合作走向融合。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文化作为商品和服务进入市场,已具有越来越大的经济价值。
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金融资本的介入和支持。2016年,不难发现,文化金融的相关产品越来越多。华夏银行采用“互联网+”模式,为华中文交所“文创金服”“中艺购”打造开放式共享平台,该平台为众多文化“创客”、文化实体、风投、基金、交易商、服务商搭建一个集展示、宣传、交易为一体的大舞台;而中国版权保护中心联合多家金融机构推出的“版融宝”“质信通”两个金融产品,则从版权服务与保护的角度促进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在2016年初,就有专家预测互联网文化金融是2016年关注的重点。一是日益成熟的奖励类众筹平台,如京东、淘宝等更活跃;二是政府会在文化创意类的奖励众筹方面,给予更多的引导和支持。2014年11月18日正式上线运营的文筹网经过2年发展已越来越引人瞩目,其一方面为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的融资方提供创业资金帮助,另一方面为广大投资者寻找满意的投资项目并取得良好的收益提供支持平台。
作为文化金融中的重要一环,艺术金融的创新同样值得关注。客观地讲,中国艺术金融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虽然历史不长,相关的成果也不尽系统与完善,艺术品金融要持续发展,需要在创新和规范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一方面需要依靠监管和机制建设,一方面也需要依靠新的技术手段。2016年北京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继续大力推广“艺术家公盘”。该平台的目标在于,打造艺术家的主场,为艺术家提供一个更好的艺术创作环境,创建艺术市场生态圈,为各类专业机构提供一个盘活存量、发展增量的新空间。
我们注意到,我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几十年,艺术品份额化、艺术品信托等艺术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但很多创新也带来了问题。艺术品金融要实现“良币驱逐劣币”才能得到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建立艺术品金融风险防控机制,制定标准、形成体系,并在艺术品保真、评估等领域加大支持力度,力争从源头上杜绝发生金融风险,保障艺术金融健康持续发展。
创新案例
“版融宝”“质信通”金融产品助力版权保护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联合多家金融机构推出的“版融宝”“质信通”受到关注。据介绍,“版融宝”对于银行端,会依托年均数十万的版权登记业务量,发掘创新能力较强的成长型文化企业为银行提供优质靶向信贷客户;对于文化企业端,会整合银行、担保、评估机构的业务流程,通过一次性材料收集、多机构业务并行等方式,将批贷时间大幅缩短。而“质信通”则是通过银行与文化企业间的协议约定,由第三方机构监测版权出质期内的授权许可情况。
强化市场 运营与监管分离
2016年,重庆文交中心艺术交易的创新体现在5个方面。第一,在平台定位方面,重点强化“互联网+艺术+金融”,实现线上交易与线下交割的有机结合。第二,强化平台信誉,做艺术品交易平台的标杆。第三,推行艺术品消费贷制度。加大与银行的合作力度,推行艺术品消费贷款金融服务。第四,强化市场,放权给运营保荐机构,特别是在书画、瓷器等实物藏品交易上,细化交易模式和交易结构,实现交易产品与客户的大融合。第五,推进建设中国艺术品备案西南中心,为艺术品发放“身份证”,做到每件艺术品的来龙去脉都“有迹可循”,促进艺术品交易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时间:2017-01-03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