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周至起良村,这个供奉蔡伦的村子,据传从汉代起就从事手工造纸。县志记载明代村里90%的家庭都是造纸作坊,直到上世纪80年代村里的古法造纸行当彻底没落。2008年,村里小学校长刘晓东被埋藏已久的文化使命感击中,选择在退休后不惜举债恢复古法造纸。如今,“蔡侯纸”再面世、蔡侯纸博物馆建成开放……68岁的刘晓东还在为这项技艺实现世界级非遗的梦想奋力前行——
秦岭脚下周至起良村,因为地理优势,从汉代起就是造纸“重镇”。村里家家户户用构树皮纯手工36道大工序造出的“蔡侯纸” 又称汉麻纸,因无公害用途广供不应求。受工业造纸冲击等原因,千年碾砸构树皮的声音,在1984年戛然而止。退休前是小学校长的刘晓东,不忍看到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消失,退休后他举债开启另一番“奋斗史”。7年前行,悲喜交加。喜的是消失许久的“蔡侯纸”终于面世,起良古法造纸技艺成为省级非遗,传递“蔡侯纸”文化的博物馆建好开放,更具文化意义的“熊猫纸”诞生;悲的是市场之路仍不易走,年轻传承者寥寥无几。这个被恢复的古老技艺,在和世事的“磨合”中探索前行。
沉寂26年后“蔡侯纸”重现人间
起良村依傍的秦岭里有无数宝藏。构树又叫楮树,灰黑发皱的皮就是一宝,起良村人世世代代以它做原料,用秦岭里流出的山泉水,遵循蔡伦发明造纸的复杂工艺流程,历时月余才能造出细腻的“蔡侯纸”。
“我小的时候村里95%的人都在造纸。”刘晓东告诉记者建国初期,村子一度被分成农业社和副业社,副业社就专门造纸。“构树皮本身有药用,古法造出的纸可不止用来书法绘画。”刘晓东说当年“蔡伦纸”用来包点心、蔬果、中药,白酒厂用它加藤条等制作成高档白酒原浆沉淀的盛器,还是秦腔演员卸妆用纸,“过去村子里的土房糊墙糊顶棚就用这个纸打底,结实好用。打石膏普及之前,也是用它抹上药贴合固定身体部位。”
可到了1984年前后,受工业造纸价格的冲击、秦岭道路被封原料采集困难,村子里造纸的人纷纷转型。这一停就到了2008年,退休前夕的刘晓东看奥运会开幕式时被造纸术环节击中了,或许是常年教语文、历史的原因,他觉得特别痛心:“不能眼见着祖先留下的瑰宝在村里消失。”当时便下了决心:“没人干,等两年我退休后就干起来。”
村里戛然而止的造纸声,在2010年农历三月十六蔡伦生日这天再度响起,村里恢复的“蔡伦纸坊”造出了第一张“蔡侯纸”。“大家都特别开心,因为这张纸和我小时候看到的一模一样。”这背后是刘晓东多次游说80多岁的老艺人们出山传授、没有年轻人愿意学就说服亲戚学、买材料打池子建作坊、反复尝试恢复每一步技艺……退休后的他仿佛走向另一个战场。
108道工序制成一张“蔡侯纸”
“春暖花开就能快一点,天冷的时候就慢一点。”从泡构树皮开始,“蔡侯纸”制作大概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起良村的古法造纸是一个不停反复的复杂流程,由36道大工序、72个小工序组成。
首先将选好的几百上千斤的构树皮经过浸泡后放入一个比人还高的大锅中蒸,这个环节是为了软化纤维。第一次蒸后捞出来晾干,然后放到池子里再泡几天,接下来再蒸7个小时然后再捞出来放到池子里泡。构树皮完全软化进入踩皮环节,表面的黑斑和杂质通过双脚反复踩踏,再经过抖皮去除掉。晾晒后进入到盘皮和浸泡阶段,就是将树皮砸成饼形。随后开始切番,将多层垒叠的树皮用大刀切碎,再进入舂捣、打浆、捞纸、压纸、晒纸等环节,一张“蔡侯纸”经过“千锤百炼”才能完整出炉。
刘晓东告诉记者,古法各个环节都不能出错,最重要的是打浆、捞纸和晒纸三个环节。“浆好纸才会好,做浆不用烧碱,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他说其中的奥秘只有造纸的起良人知道。纸张的薄厚匀称关键在捞纸环节,匠人手持竹帘入水,要根据水流判断进入角度和捞起的速度。最后的晒纸环节则考验耐心,多是女性完成,将捞出的纸一张张贴在专门的墙上。“有女别嫁起良村,从早到晚立墙根”的俗语就在讲述晒纸的辛苦。
研发“熊猫纸”试水高端市场
“蔡伦纸”纸寿千年,自然毛边、纸质坚韧,外观有黑、白、黄之别,粗细薄厚之分。在刘晓东看来,这个千百年来在生活中使用的纸张,是和粮食一样的必需品。作为四大发明之一,它的文化价值、历史意义有彰显国粹、启示后人的作用。
起良古法造纸技艺恢复之后,弘扬传统文化的社会意义首先得到广泛认可。这里也成为陕西省第一批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实践基地。2013年筹建的起良蔡侯纸博物馆在2016年5月建成,这个民营博物馆占地10亩,分为展示馆、传习所和接待区三部分。起良村近年来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2万多名学生。“山东、福建、山西、河南还有咱陕西高校的学生都来看古法造纸,都觉得很神奇。”刘晓东说这里也开始成为不少外国留学生的研学之旅的目的地。“蔡伦纸”的制作技艺也被央视等媒体拍进了纪录片。
刘晓东坦言目前市场方面却并不尽如人意。因为制作周期长全部纯手工,纸张成本高让价格无法降下来。但是他却有自己的想法:“一个月前做了一次网络众筹销售,人们了解后还是认可它的价值的。”他认为博物馆平台会让更多人逐渐了解“蔡伦纸”,并认可它独特的使用性。另一方面,他想把重点放在提高纸张质量研发新产品上,预走高端市场的“熊猫纸”就此诞生。“秦岭里就有大熊猫,熊猫粪70%是竹纤维也是造纸的好材料,这个纸是国宝熊猫和瑰宝造纸术碰撞出的新产品,有文化价值。”
起良造纸技艺不外传是古训,如今村里的年轻人依然是给发工资也不愿意学,但其他村子的人想来学也是不给教的。记者获悉,近年来的传授培养,如今村里也只有七八个年龄较大的工匠在从事古法造纸。这些年刘晓东投入400多万元,其中举债300多万元。面对经济上和传承上的困难,他仍对未来充满信心。起良古法造纸技艺已在申报国家级非遗,刘晓东说:“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能申报成世界级非遗,给子孙后代留下这个宝贵的财富。”
[时间:2017-01-03 来源:西安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