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化”印刷业“十三五”
又到了制定中国印刷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时分,从2016到2020的这5年既是整个产业转型变化巨大的时期,又是中国确定要由印刷大国向印刷强国迈进的关键性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刷发行司王岩镔司长在今年3月上海国际印刷周上提出的“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应该成为“十三五”中国印刷业的发展目标。
互联网终端阅读的快速普及带来了印刷市场的变化,加上国际经济大环境历时八年依然不佳,印刷的产能又大大大于市场的需求,这几年,印刷企业的日子过得都相对艰难。虽说公布的业绩是2015依然比上年增长4.3个百分点,但这中间包含着相当部分的非主营收入。不加说明的表面利好,既给外界留下印刷业发展状况的错误印象,也容易导致投资人的判断失误,如果能在现有基础上把统计做得更细些,相关分析也就能做得更为精准。我们期待着大数据的运用能够做到这一切。
“十三五”的五年注定是印刷业完成自身转型升级的五年,能顺势实现转型、寻找到出路的企业生存,反之则淘汰出局。通过上述调整,我国的印刷业应该变得更符合市场需求,企业的管理水准更高,劳动生产效率得到明显提升,成为一个具有活力的崭新行业。与此同时,也应该凭借产能及产值位居全球前列、广泛采用先进设备及技术、产品质量名列世界前茅等综合优势跻身进世界印刷强国的行列。
“四化”应该成为“十三五”印刷业发展规划的基本目标
制定“十三五”印刷业发展规划当然得遵循中央提出的两个基本方针:
一是中共中央在2015年10月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十三五”、甚至是更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经济发展的五项基本要求,那就是必须得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印刷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理所当然地得坚持贯彻这五项基本要求。
二是必须得按照2015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工作要求,在行业调整中贯穿这一思想,因为印刷是属于产能过剩的行业。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对印刷业的“十三五”发展规划出现了两种提法:
一种是从宏观出发,把“十三五”期间印刷业的基本工作归结为“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的四化目标,更多地着眼于定性而不像制定“十二五”规划时着眼于定量,因为判断不够准确与时局的变化最终让届时确定的不少目标陷于流产。
另一种是像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历史上两次制定的“16字方针”和“28字方针”一样,从技术发展层面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印刷业应该努力加以实现的五大目标,即:生产过程绿色化、电气控制智能化、经营管理信息化、技术支撑网络化、服务产业多样化。
毫无疑问,“四化”应该成为我国印刷业“十三五”期间的工作目标。因为“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这“四化”符合印刷业这段时间的发展方向,也与全球已经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数字技术成为推进工业继续向前发展的原动力相吻合;因为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积累至今的印刷产业的现状相吻合,在“去产能”“补短板”的背景下印刷业的继续前进需要从这四个方面下工夫,这既是为了提升企业的整体水准,也是为了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绿色化”是时代发展对印刷业提出的要求
印刷的“绿色化”是对中央提出的“绿色发展”要求的响应,是发展生产、让生活更美好的本意。认识到我们需要的是绿色发展,这是花了沉重代价才换来的教训,因为在改革开放之初,为了尽快改变落后面貌,在那么一段时间内,关注了速度却放弃了环境保护,结果经济上去了,但是富裕起来的百姓却生活在水污染、空气污染、食品污染的环境中,恶疾频发,外出得戴着口罩,抬头看不见星星,这样的生活又意义何在?所谓“协调发展”,也就是必须得在保护环境的大前提下发展生产,协调好发展生产与改善生活的关系。
时至今日,印刷人对印刷与石油化工首当其冲地一起成为政府环境治理工作的试点行业总还有点心尤不甘,因为印刷生产过程中确实存在环境污染,但属于大巫中的小巫,就其在整个国民总产值中的地位看,2013年印刷行业2368.36亿元的工业增加值(GDP)在我国568845.21亿元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比也就仅为0.42%,未至于上升至如此重要的地位,加之大量舆论不明真情的过度渲染,直接影响到印刷行业的市场形象乃至银行贷款、招工招生、……,要扭转这些舆论给人留下的偏见可能再得花上数倍的努力。所以,指出行业存在的问题与尽力做到实事求是是同样地重要,乱带帽子是要害死人的。
但是,即便存在上述这些不足与对行业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努力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有机挥发物排放量、减少固废、噪音等污染仍然是印刷企业在“十三五”期间的重要责任,治理不能达标或因为生产成本的增加企业无力负担的就只能退出市场,何况印刷本身也需要“去产能”与“补短板”,需要按照“适者生存”的原则通过自然淘汰留下市场需要的强者。
印刷“数字化”在当前更值得关注的是软件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印刷走向“数字化”也是本届德鲁巴展会呈现给观众的一个发展趋向,这既是因为市场愈益转向短版、个性化需求旺盛带来的变化,也是因为数字印刷、数字印后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数字印刷工艺的相对环保带来的变化。当然数字技术的发展并不排斥传统印刷,而是彼此融合,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数字化”既包含着数字印刷及数字印后设备在生产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更指印刷应该主动对接互联网,软件更多地运用于生产,通过数字化的流程管理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与管理水准。
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如果说由以往的纸质书报阅读更多地转向手机、电脑的终端阅读,最终导致内容印刷量的大滑坡对印刷业来说是负面影响,那互联网缩小了地域概念,带来了异地同步印刷、远程签样、设备故障远程诊断等就是正面影响,当然互联网发展带来更大的变化是与客户的交往方式变了,方便了、快捷了,印刷电商的出现正在推动着印刷业的变革,相信在“十三五”期间,印刷电商将会给予我们一个更清晰的商业模式,互联网带来的变化肯定还将伴随着我们认识的提高而不断地往前发展。
一段时间来,国内的企业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的思想,出资上百万甚至上千万购买必需的生产设备,只要确有需要,投资人容易点头,但如果要花上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去采购软件或开发软件就较难得到允诺,说到底,还是对软件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认识不足。事实上,自动调墨软件的使用,印前为印刷生产提供墨量预置都可以大大减少装版后的调试时间,大大节省调试所需的过版纸。而且,相对于设备的巨大投资,软件投资所需费用相对还较少,模块式的软件更是许可根据使用情况逐渐增加、扩大其功能。换句话说,相对庞大的投资可以量力分期进行。完全可以相信,伴随着企业对软件作用认识的提高,就数字化工作而言,进展最快的应该就在这一块。
时至今日,在推进数字化工作上,国内显得落后的是对数字印刷的研发还显得远远不够,总还迷信只要有钱就可以从国外引进,素不知,一个泱泱大国,只要缺乏本土化、特别是民族化的产品,在这一领域就必定缺乏话语权,最终任人宰割。CTP是在实现了设备的本土化后才得到快速推广就是最典型的案例。如果在“十三五”期间数字印刷所需的设备及耗材过度依赖进口的局面依然得不到有效改变,那我们与美日等在数字印刷领域领先的发达国家间的差距就会进一步拉大,这对实现印刷业的“数字化”是不利的。
印刷生产走向“智能化”是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
印刷生产实现“智能化”是工业4.0的要求,也是“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目标。走向“智能化”当然是印刷业在“十三五”期间的追求。
什么是工业4.0?《中国制造业工业4.0进程》作如下表述:“大部分中国制造企业仍然徘徊在工业2.0-3.0之间。工业2.0通常指拥有自动化生产线,而工业3.0则需要在自动化生产的过程中实现信息化,以实时掌握各类生产信息。如果升级到工业4.0的层面,则被认为必须拥有最高层次的机器间的信息交互,这会赋予机器决策能力,而这背后则需要以工业大数据的分析作为依托。”唯有理解了工业4.0的要求,对企业的现状具有清醒的认识,才有可能知晓自己下一步的工作目标究竟是什么。
在本届德鲁巴印刷展上,海德堡公司应对着工业4.0的要求,打出“simply smart”(简单、智能)的宣传口号,提出了“无人工厂”的概念,认为未来印刷业就是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智能型产业,要帮助客户实现“push to stop”(一触而就),“让客户如同无人驾驶一样,无需干预生产过程,通过软件集成,实现各工序间及设备间的全自动、不间断运行,直至完成系统中所有订单。”毫无疑问,这将全方位的改变现有印刷企业的生产状况,带来印刷业的革命性变革。
在本届德鲁巴印刷展闭幕之后,海德堡、小森、兰达等诸多公司都与柯达签订了合作协议,关键就是要使用被实践证明较为成熟的由柯达公司开发的软件系统,通过软件把整个生产过程串联成一个“无人驾驶”的全自动、高效率的流程。
好在国内已经有专业机构注意到印刷业可能出现的这一变化,于去年注册成立的上海帛腾信息科技公司就专注于这一正在成长的市场,用模块式的软件构建起崭新的印刷企业的生产流程管理,由此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减少对劳动力的过度依赖。更为可贵的是模块化的应用软件可以根据投入的资金状况、生产需要及员工掌握的程度不断地加以升级。完全可以相信这将是印刷业的明天。
“融合化”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
印刷业的发展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融合关系,绝不会因为数字印刷技术的出现就成了传统胶版印刷的末日,为此,“融合化”也将是“十三五”期间印刷业的一个重大趋势。
行业边界由历史上的清晰变得模糊,甚至是渐渐“融合”,跨行发展、彼此融合可能变为常态,多功能印刷本身就是跨行发展的产物;数字印刷与传统印刷工艺间相互融合,合作完成一件生产任务同样成为一种常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数字印刷设备制造商与传统印刷设备制造商利用各自的优势强强互补,彼此融合,在兰达设备中有小森的身影,在海德堡的数字设备中有富士胶片的技术;由于个性业务的增长,印前、印刷与印后等生产工艺相互融合,员工要求具备更多的操作技能;……如此等等。事实上,世界上的不少事就是从清晰到混沌,而后又渐渐地清晰起来,《三国演义》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不就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吗?这也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如果说因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因为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出现,使得“十二五”成为中国印刷业向前发展途中的一个转折点,那“十三五”应该是中国印刷业继续向前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除了“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应该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重点,印刷要由历史上的加工生产型转向现代服务型的转型工作依然是重中之重,这不单纯是个理念问题,而是在有了这个认识后,真正付诸行动上的转型并非一件易事,习惯、惰性将是转型工作难以规避的障碍,唯有认清目标,坚持不懈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总之,“十三五”是中国印刷业向前发展的关键五年,中国要实现自己提出的成为印刷强国的梦想,所有的印刷人都得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澳大利亚未来学者彼得•伊利亚德有句话:“今天我们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未来我们将生活在过去。”因此,具有前瞻性的布局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准备继续“让印刷成为荣耀”的企业家们都应该主动地对接市场,对接最新技术、对接政府的战略发展思想,布局自己企业的未来。
[时间:2016-12-21 作者:潘晓东 来源:上海数字印刷行业协会秘书长 潘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