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颖:AR的数字出版张力

AR数字出版

  在2016CCBF上海童书展的数字思维论坛上,梦想人科技创创人周志颖分享了AR技术能为出版社带来的益处,并陈述了现阶段AR出版中存在的问题。他说,技术需要紧密结合内容才行,技术公司做到一定程度,就一定要在一个行业扎根,要去跟行业结合,才能找到源头。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纸质图书一定是获取知识的第一入口。事实上,增强现实最关键的作用是连接纸质书跟图形声像影等各类电子多媒体素材,阅读的过程可以从纸质图书开始,把视频、音频、链接、图片等等多媒体内容用增强现实技术跟纸质书“聚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阅读体验。除了3D之外还有很多东西是可以传递内容、传递知识的。出版行业过去积累了大量的数字资源素材,这些内容完全可以用增强现实来盘活。
 
  未来的AR阅读应该是怎样的?
 
  七八年前,曾有一个动态视频探讨了未来人类阅读形式:戴上眼镜之后,可以发现纸质图书是可移动的,虚拟现实和现实世界结合在一起。
 
  AR是把各种媒体形态聚合在一起的工具,这种工具本身对于终端消费者没有价值,但是和内容结合在一起后,价值就会呈现出来。现在全世界的AR/VR领域在进行快速变革,在这里用一个非常简单的心理学研究结果,来为大家解释为什么AR/VR会是未来的必然趋势?简单来说,我们的虚拟世界无非是在复制我们的物理世界,让人类在物理世界中达不到的东西在虚拟世界中可以得到满足。物理世界基本上不会变化,除人类在破坏自然之外;而虚拟世界每天的数据不停地爆炸膨胀。这两者通过什么进行关联呢?就是AR。这也是AR/VR行业增长速度非常快的原因之一。
 
  AR以前为什么没有这么大的增长?
 
  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个设备的出现:智能移动设备的CPU和摄像头。以前没有移动设备,我读博士期间用的是笨重的PC,电脑主机是双核的,当时还是实验室花了大价钱买的。而现在,很多手机都是八核,甚至十六核的都有了。当时所用的摄像头是工业摄像头,1600美金一颗,分辨率只有640*480,而今天的手机摄像头已经比当年的工业摄像头分辨率高多了。还有一个因素是什么?高速的网络让云服务成为可能。云端的服务让大量的内容素材存储、分发变得十分便捷。我读大学期间,为了看一部电影要下三天。但是现在的网络速度,已经可以流畅地支撑在线看高清视频了。
 
  正是这些软硬件技术的发展,让增强现实开始爆发。
 
  近两年来,Facebook,谷歌,苹果等等这些国际巨头都开始花大力气布局AR,原因正是他们看清了AR对于人类未来的意义。AR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一个看起来很炫酷的把戏,它是人类未来计算平台的发展趋势,会重构未来内容生产的逻辑。
 
  我们生活的这个物理世界,是相对稳定的,在未来不会有太过巨大的改变;而虚拟世界,每天都在成指数级别爆发性地增长,比如微信,微博,我们每天每个人都要贡献进去无数虚拟的数据信息,而把这两个世界连接起来的唯一一座独木桥是什么?就是AR技术!当虚拟的世界被叠加在真实的世界上之后,会有无数新的可能性产生出来。
 
  数据显示, 到了2017年,全球将有250亿个移动程序被下载。而我们的纸制图书作为传统学生获得知识的第一入口,如果这时候能够通过AR/VR把内容和数字进行友好关联的话,这个技术桥梁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桥梁一旦打通,即使只有1%的份额,那都是巨大的量。
 
  AR技术能给出版社带来哪些益处?
 
  第一,简化数字出版工序。AR采用图像识别技术,对原来的图书不需要进行任何的改版,也不需要铺码。出版社什么都不需要额外做。
 
  第二,降低数字出版成本。因为标准化了,所以通过量产成本就下来了。
 
  第三,对用户阅读习惯进行大数据分析。以前这本书卖了5万册,但是不知道心脏这一章节有没有人读,现在因为我们用扫一扫这个功能,每一章,每一节,每一个知识点,点几次,看多久,都有数据。这些数据对选题、再版修订、营销规划都是有一定帮助的。
 
  第四,增加知识服务深度。原来的纸质图书就是文字加图片,现在可能在纸质图书上面聚合了声、像、影。比如《三国演义》里讲到草船借箭,我想象不到草船是什么样的,这时候就能扫一扫,就有草船借箭的视频跳出来,不仅妙趣横生,而且直观易懂。当然任何新生事物都有两面,我也听到很多不同的意见,例如说:会不会干扰读书的阅读体验?我认为应该不会,因为纸质的图书还在啊,你不想被干扰,接着看纸质书就好了。但是当你想深入了解一个知识点的时候,AR就能把检索相关知识变得很简单,扫一扫就行了。如果没有AR技术,我们在检索知识的时候通常要怎么做呢?第一,把书放一边,第二,打开电脑搜,百度里出来的内容非常长,腾讯视频里出来的视频特别多,哪一个能跟我书中的内容匹配,还得继续找。你会发现检索效率很低,更加干扰阅读体验。但是AR的扫一扫,扫出来的东西是通过编辑审核精选过的内容,可能也就5秒钟的视频,看懂了吧,瞬间就掌握了。
 
  第五,AR图书很难被盗版,盗版问题很容易控制。
 
  很多纸质图书的调研结果表明,很多人是纸书、电子书两种图书都在用。在我们研究看来,阅读体验其实就跟场景相关,即你在什么场景使用什么样的阅读内容。比方说纸质图书可能在在家里的舒适环境中阅读更好,电子书可能在旅行过程中阅读更适合。在中国,出版行业半壁江山是教育类出版,教科书需要由特殊渠道发行。在这样的情况下,这纸质书和电子书实际上是共生共存的关系。
 
  AR出版存在的问题
 
  目前为止,我们的AR/VR技术团队已经跟中国80多家出版社合作,出版了几千种图书。我把绝大多数出版社在AR出版中面临的共性问题跟大家分享一下。
 
  1. 技术瓶颈
 
  首先,做AR图书时有个安全问题在很多时候被忽视了。举个例子。刚才我可以用手机扫描书上的心脏看到三维模型,这个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怎么确保扫描以后跳出来的东西不是一个政治方面敏感的内容呢?这就需要从整个技术的底层归属方面来进行考察了。
 
  还有体验效果方面的问题。当我扫描这本书的时候,能不能在0.1秒的时间里快速检索出多媒体素材呢?能不能确保出来的模型是稳定的,而不是一只大象在那里抖啊抖呢?如果模型总是抖动,那就一定是跟踪技术有问题。
 
  再有,去年苹果操作系统升级了好几次,其中有一次很多的APP不能用了,直接崩溃了。为什么?32位到64位升级,你的平台升级了没有?没有及时升级的话,读者体验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如果前期没有考虑好这些问题,AR图书后面维护的时候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出现了。
 
  2. 内容瓶颈
 
  我们在跟出版社合作的时候,我们出技术,出版社出内容,双方共同开发。这里强调共同开发,因为传统的内容编辑想象不到AR能干什么;我们知道AR能干什么,知道怎么把它变得互动性更强一点、三维体验效果更好一点,但是我们不知道心脏里到底有多少血管。所以要双方通力合作,策划出优质的内容。
 
  3. 标准化瓶颈
 
  增强现实的整个链条非常长,要把AR技术应用在标准上,在技术层面经历了底层计算机识别、渲染、SDK,SDK工具,内容APP,AR图书制作等步骤,这里面有非常多的东西需要进行标准化管理。梦想人正在参与做增强现实出版物的标准,标准化的瓶颈我们是通过一个叫梦想编辑器的软件来解决的。大家可以设想它是一个像ppt这样的工具,出版社的老师经过两小时的培训,就可以用它来做AR图书了。
 
  我当时因千人计划被引进回国的时候,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和重视,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去年我在数博会上向寿山局长汇报演示的时候,他提到“没有技术的内容很难释放出最大的价值,没有内容的技术是无根之水”。 寿山局长指点我的这句话,我深以为然,因为对此我有切肤之痛。以前我们一直坚持做技术,很专注,也拿过几个全国技术比赛的总冠军。但是做到有一天突然想明白了:技术需要紧密结合内容才行,技术公司做到一定程度,就一定要在一个行业扎根,要去跟这个行业结合,才能找到源头。 去年我们被评为“2015年度数字出版创新企业”,今年我们也很荣幸被总局推荐为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软件技术服务商,专家评比时梦想人科技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两个细分领域都名列第一。这一方面要感谢专家、领导对我们的认可,另一方面也是对我们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地为数字出版的转型升级服务,我们还在路上,还在不断尝试、不断努力。
 
  增强现实技术在出版行业的价值体现在什么时候?当你需要在纸质书上面链接各种多媒体内容的时候,当你的知识服务和内容需要通过三维呈现来更好地阐释的时候,它的价值就特别得明显。它能帮助用户更高效地获取知识,快速地检索优质内容,更好地体验到知识的无穷妙趣!科技改变教育未来,我们期待着!

[时间:2016-12-16  来源:百道网]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