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物联网技术优化供给管控库存

物联网供给

  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思想是要求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就出版业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可以从物联网技术应用角度进一步寻求突破,探索优化供给管控库存的有效对策。

  物联网的核心技术——RFID

  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无线射频识别,被列为21世纪十大重要技术之一,同时也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以独特的优势和潜力在各个行业广泛应用。

  RFID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电感或电磁耦合)或雷达反射的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RFID以标签为载体,与读写器进行通信接入到网络平台,实现人、设备与系统的智能互联,并可以通过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分析与业务洞察。每一个物体都可以通信,寻址,控制,可以使得工作和生活获得更大的自由。其优势体现在:

  1.扫描识别方面:电子标签(RFID)识别更准确,识别的距离更灵活。可以做到穿透性和无屏障阅读。2.数据的记忆体容量:RFID最大的容量有数MB,随着记忆载体的发展,数据容量也有不断扩大的趋势。3.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RFID对水、油和化学药品等物质具有很强抵抗性; RFID卷标是将数据存在芯片中,因此可以免受污损。4.可重复使用:RFID标签可以重复地新增、修改、删除RFID卷标内储存的数据,方便信息的更新。5.体积小型化、形状多样化:RFID在读取上并不受尺寸大小与形状限制,不需为了读取精确度而配合纸张的固定尺寸和印刷品质。此外,RFID标签更可往小型化与多样形态发展,以应用于不同产品。6.安全性:RFID承载的是电子式信息,其数据内容可经由密码保护,使其内容不易被伪造及变造。

  以RFID技术为中心,融合通信、传感、软件等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

  RFID管控库存的优势

  利用RFID远距离识别、大批量读取以及准确性等特性,采集数据、分析处理、智慧洞察、业务精益,最大化企业的投资价值,节省人力资源,给企业带来一种全新的管控方式。

  1、提高效率:利用RFID技术在各环节交接过程中自动识别,提高业务管理的效率。2、减少人力:相对于传统管控方式中记录、扫描、盘点等人工动作,能够节省人力成本。3、节省成本:增加资源利用率,减少操作的复杂性,并提高了客户响应速度,降低总体的运营成本。4、精益管理:改善经营管理,避免了人工采集错误的出现,提高业务处理准确性,满足企业精益化的要求。

  劲霸已实现在服装标签中加入电子芯片,这些标签上储存有服装的款式、颜色、尺寸以及发往何地等信息。这种电子芯片能够帮助企业在专卖店、公司和生产商之间组建一条快速运转的流水线,第一时间将专卖店的销售信息和库存情况有效集中起来,企业总部就能够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调配产品和安排生产。同时,通过电子标签,清货时间从2个小时缩短为15分钟,员工将更多时间用在服务客户上,从而带动了销量的增长。

  在美特斯·邦威旗舰店中,因产品吊牌中内置RFID芯片,顾客可从店内的试衣镜里看到360度虚拟衣着效果,甚至多件套搭配的综合效果;在试衣间内,顾客还可以通过点击互动液晶屏,了解推荐搭配,选择增添或更换服装。这种有趣的购物体验,能大大提升成交率。

  RFID管控库存解决方案

  物联网传感技术的应用,摒弃了人为操作对数据可靠性和及时性的影响。采用RFID结合条形码、红外等自动识别技术可以自动、快速、精准地采集出版供应链各环节的数据,为大幅提高供应链各环节的业务透明度提供了高质量的数据支撑。同时,在全产业链ERP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出版行业全产业链的物联网应用平台,可以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图书品种管理,并逐步向精细化的单品管理过渡,有效优化供给管控库存,最终实现产业链整体管理水平与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1.物联网技术应用方案框架:物联网技术在出版产业链中的应用包含“一套标准,四个中心和一个数据平台”。

  “一套标准”是指适用于新闻出版行业的物联网应用标准框架及相关标准体系,标准涵盖总体标准、技术类标准、应用类标准等,其中,总体标准中包含:术语、通用数据资源、数据结构设计、技术模型等标准;技术类标准中包含传感器、射频识别、二维条码、数据采集接口、协同信息处理、无线接入、移动通信、标识解析、安全技术等标准;应用类标准中包含编、印、发等环节应用、信息描述、信息存储、用户管理、服务管理、认证授权、终端管理等服务标准。

  “四个中心”是打造物联网应用的典型行业功能中心,分别是出版社应用中心、印刷厂应用中心、图书物流应用中心和新华书店应用中心。每个应用中心都将把物联网的标识和传感技术运用到业务操作过程中,并为“出版云”提供基础的大数据支撑。

  “一个数据平台”则是出版物大数据服务平台,也是具备智能分析能力的“出版云”的雏形。未来的智慧出版,必须依赖广泛而深入的行业数据采集,并通过对大量精准数据的分析形成指导业务的决策信息。数据服务平台是一个大数据汇集的中心,也是提供选题支持、市场分析的智囊机构。

  2.物联网技术应用功能:方案构建的平台主要包括四部分功能,分别为:图书数据采集、图书数据接口、图书数据应用和图书数据与信息服务。

  首先,通过全产业链RFID图书数据采集功能,精准地获取出版社、印刷厂、物流配送中心、图书发行中心、新华书店等的有关图书操作与作业的真实数据;其次,通过图书数据接口功能传递给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物流配送中心图书仓储管理系统(WMS)、新华书店零售管理系统(RMS)等相关的现有信息系统;第三,通过对现有信息系统功能的调整、扩展与整合,改进与完善图书数据的应用功能。第四,将采集的图书数据进行汇集、存储与共享,并提供数据采集监视、图书跟踪查询、统计分析查询、大数据分析等图书数据与信息服务功能。

  整个解决方案从出版行业的主营业务入手,通过物联网技术应用,构建出版物物联网管理平台。每一本实体出版物将拥有单品电子身份,物联网平台的管理数据将覆盖出版、印刷、物流、零售等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物联网平台的功能如图所示。

  总体框架主要分为三部分,下层左侧是供应链各环节的RFID应用;上层是物联网云服务平台;下层右侧是现有的信息系统,如:ERP、WMS、RMS等。供应链RFID应用与其它两部分之间通过数据通信接口实现数据交换。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摒弃了人为操作对数据可靠性和及时性的影响,结合条形码、红外等自动识别技术可以自动、快速、精准地采集图书供应链各环节的数据,为大幅提高图书供应链各环节的业务透明度提供了高质量的数据支撑。同时,在现有全产业链ERP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出版行业全产业链的物联网应用平台,可以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品种管理,并逐步向精细化的单品管理过渡,有效优化供给管控库存,最终实现出版产业链整体管理水平与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时间:2016-12-16  作者:赵希和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