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图书馆促读书活动向数字化延伸

云图书馆

  12月1日,由红旗出版社、中国妇女报社、人民网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书香三八”读书活动在京启动。与前4届活动有所不同,本届读书活动在图书出版与全民阅读互动的基础之上,将阅读分享活动由纸质阅读向数字阅读延伸。

  家庭数字图书馆正在流行

  家庭云图书馆是红旗出版社为促进“书香三八”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而开发建设的一个针对家庭用户的数字图书馆,为用户提供数字馆藏服务和阅读分享交流服务,其目的是将落地读书活动向网络空间延伸。

  家庭云图书馆不仅解决家庭馆藏图书的分享,还能实现图书采购、图书交换、读书交流、社交群落等功能。将家庭馆藏搬到线上的同时,该平台还将线上搜索功能与线下家庭实体藏书绑定,实现藏书管理的功能。该功能主要针对家庭藏书量较大的注册用户,为其找书提供方便。注册用户在登记上传家庭藏书信息之前,依据中国图书分类法标注好自家书架的架位号,并将架位号录入,便可方便后续的找书过程。

  家庭数字图书馆可以实现“书香三八”读书活动从纸质阅读向数字阅读延伸。红旗出版社社长李仁国告诉记者:“读书活动要有优秀的出版物作为支撑,而出版单位对于出版物的生产要向内容质量、社会效益看齐。对于读书活动的开展,其阅读推广要充分利用多渠道、多载体的形式,以便让更多的家庭分享、利用更广阔的图书资源,是建设家庭云图书馆的初衷。”据悉,在家庭云图书馆的基础之上,开发的二期工程是社区图书馆,其目标是将家庭藏书价值拓展。

  发力数字端应定位清晰

  当下,出版发行业的上下游机构均通过不同的形式发力数字端的建设,致力于数字阅读服务,并形成“三国演义”的发展格局。联系内容生产者的出版机构,拓展数字业务时或选择自建APP(如中信尚书房)、或整合该社出版大数据资源建设云图书馆;联系内容消费者的图书馆也选择建立APP,如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发行机构、大型实体书城在数字端的建设上也不甘落后,如深圳出版发行集团于2015年7月推出“掌上书城”。

  上述三方在传统模式下均有自己所侧重的业务,但三者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时,面对同一个受众群体,其业务和功能在某些方面会出现交集。对此,武汉大学出版科学系教授徐丽芳认为:“这是三类机构主动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的结果之一,数字端的开发建设对于产业发展而言是件好事情。在多主体的开发过程中会有一些浪费、重复建设,但这是难免的,最后会大浪淘沙留下最强的应用。”但是,她也建议各方仍应在数字端建设初期做好调研和定位,尽量做到错位竞争。

  实体书店与图书馆都联系的是内容消费者,二者在传统模式下是平行的,其功能也有显著区别;出版单位作为内容提供方,与上述两方一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这三方在数字端的建设开发方面应该如何扬长避短?徐丽芳告诉记者:“数字图书馆比较适合作为新书推介的平台和渠道,数字图书馆宣传的新书,可以链接回自己的网上借阅页面,或者链接到出版社网站、数字书城的购买页面,从而实现三方共赢。”

  阅读推广要丰富载体形式

  出版单位发力数字阅读的形式一直与时俱进,从最初的电子书、网页阅读到当下的APP、微信阅读推广。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拓展是出版业的大势所趋,而读书活动由纸质载体向数字载体延伸又是否是大趋势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张默对记者说,不仅她的学生如今都是碎片化阅读,就连自己也深受影响。她认为,阅读的形式已经转向数字,读书活动也必然从纸媒向网络延伸。

  关于碎片化阅读,李仁国也认为:“纸质载体的经典读物被公认为是促进思想交流的最佳载体,而碎片化的数字阅读则适应了媒介技术发展的需要。在大数据、云出版模式下的数字资源建设和服务,在产品的策划和建设时必须要有用户思维,进行有效的阅读推广。”

[时间:2016-12-15  作者:徐平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