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外引进的童书成主角 如何让儿童读物更有中国味

童书

  波兰的《地图》、美国的《神奇校车》、法国的《不一样的卡梅拉》、日本的《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无论是在社交网站上的分享,还是与朋友私下里的交流,当年轻的父母们谈论起孩子的阅读时,这些从国外引进的童书往往成为书单上的主角。孩子们从书中认识的小伙伴,有的叫大卫、夏洛,有的叫佩奇、玛蒂娜,那些让他们快乐或悲伤的故事,常常发生在遥远而陌生的国度。

  近些年,国内的童书出版持续繁荣,但除了曹文轩、秦文君、杨红樱等少数名家的原创作品,孩子们的书架上摆放着的大多是引进版图书。在引进世界各地经典童书的同时,用中国人的表达方式创作、出版更多反映中国人的生活场景、思想情感的童书,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原创与引进:两条腿走路

  2014年,日本福音馆书店执行总编辑唐亚明在北京与朋友一起创办了儿童图画书品牌“小活字”。他对当时的国内童书市场有这样的观察: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里儿童阅读的风气渐盛,但家长们拼命去追逐的,多是那些获过奖的引进版童书,“不太认自己的东西”。

  唐亚明33年前应日本儿童图画书之父松居直邀请,进入日本最权威的少儿出版社福音馆书店,成为该出版社的第一个外籍正式编辑,从此活跃在日本童书编辑的第一线。中国原创童书的缺乏,让他充满了担忧:“我们制造汽车,开始可以进口,接下来合作生产,最终还是要有自己的品牌。要不然,民族工业永远起不来。童书出版更是如此。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优秀的文化传统,如果我们的孩子永远读外国的作品,实在太可惜了。”在日本少儿出版界摸爬滚打了三十几年,唐亚明明白,如果从国外挑选几种畅销书,很快就会见到回报,出版原创作品不仅速度慢,而且没那么容易获得市场的认可,但他还是决定“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引进国外优秀童书,另一方面坚持推出原创作品,“相比于赚钱,我们更想把中国的儿童图画书发展起来。哪怕刚开始会遇到困难,也要一步一步走下去”。

  在国内少儿出版重镇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李学谦同样意识到,童书出版不能重复过去盲目增加品种、扩大规模的老路,而是要学会“慢下来”,走一条以内容创新为基础的新路。

  “少儿出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原创领域,在原创的基础上打造精品力作。”李学谦认为,图画书和现实题材作品在少儿出版中尤为关键,“图画书是最重要的早期阅读材料,是给孩子精神世界打底的‘第一本书’,但目前市场上从国外引进的图画书仍是主流。长此以往,浸润其中的孩子对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身份认知就有可能模糊起来。改革开放已经近40年了,现在既没有出现反映这一历史进程中儿童命运、儿童情感、儿童体验的优秀文学作品,也没有出现能成为这个时代记忆的儿童文学典型形象”。

  在儿童文学评论家、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方卫平看来,原创童书需要积极倡导,但引进版童书也绝非洪水猛兽,“以图画书为例,我们读国外的优秀图画书读得越多,对图画书的理解也就越接近世界水平,也会越来越期待这个领域能够出现更多我们自己的作品”。方卫平希望,在原创作品和引进作品之间,要少一些“竞争”的焦虑,多一些融入世界优秀童书行列的“参与”意识。

  给名家减负,让新人接力

  虽然原创童书尚有大片有待开采的“荒地”,但对于那些知名儿童文学作家来说,却正在遭遇过度开发。给名家减负,让新人接力,无疑是未来童书出版的大趋势。

  “2016年全国各出版社上报的少儿图书选题将近61000种,按照往年的经验判断,儿童文学类作品估计占30%~40%。”李学谦给出的这组数据意味着,如果这些选题都如期出版,2016年每天都有近170种新童书问世,其中约50种是儿童文学图书,“目前国内并没有这么多合格的作者,稍有些名气的作家无不稿约压身,‘负债累累’”。

  方卫平指出,在市场的极力催促下,名家加速创作大量作品,必然会导致一些作品实际上达不到“名家”应有的质量,却也借“名家”之名得以出版乃至畅销。还有一些名家作品,在不同的出版社以不同题名重复出版,既造成了出版资源的浪费,又使读者在追逐名家作品的同时也得承担重复购买的损失。

  “目前国内具有创作实力的儿童文学作家不超过300人,而这300人的创作资源,平均分到500多家从事童书出版的出版社头上,每家出版社不到一个作家。”《儿童文学》杂志主编冯臻说,2009年《儿童文学》杂志成立儿童文学出版中心进军图书领域时,名家已被全国各家出版社“瓜分殆尽”,“虽然很多作家与《儿童文学》有很深的渊源,但各家出版社对名家维护得十分紧密,给的版税也很高,此时再去投入对名家的争逐,并不太理想”。

  “杂志聚拢的一批中青年作家,有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短篇作品的历练,但没有人敢邀约他们写长篇。我们熟知这些中青年作家的情况,知道他们之中有很多人是具备创作长篇的实力的。”《儿童文学》时任主编徐德霞回忆,出版中心成立之初,就把所有优势资源向中青年作家倾斜,帮助他们尽快崭露头角,“这批作家的图书一经问世,立刻引起了读者、媒体和童书市场的多方关注。头几年,《儿童文学》出版的图书100%再版,平均印数5万册以上,出现了一批发行量超过10万、20万册的优秀图书”。

  唐亚明也把目光对准了青年人。从2014年开始,他连续三年组织图画书研习营,除了主讲图画书的创作方法,也和学员一起分析讨论他们的习作。“研习营的学员基本都是美术专业的学生,绘画基本功很好。但我告诉他们,图画书绝不是较量绘画水平的高下,技术好并不代表一切。”30多年前,松居直曾告诉初涉少儿出版的唐亚明:每个人都有可能做好儿童图书,因为每个人都曾经是孩子,回忆你自己小时候喜欢什么、憎恶什么,就是最好的学习。

  培养编辑:做“导演”,当“亲妈”

  办了3年图画书研习营,唐亚明又萌生了培训编辑的想法。

  “即使有了好的作者,如果没有好的编辑,一样不会有好的图画书。”唐亚明认为,中国儿童图画书的主要问题其实不在作者,而在编辑,“作者把已经完成的书稿交给出版社,编辑稍作改动就拿来出版,这种模式很难做出好书”。

  唐亚明认为,一个称职的儿童图画书编辑,要像电影导演一样,不仅要选择剧本、选择演员,而且要给演员“说戏”,让他知道在什么地方哭、在什么地方笑。最近,在编辑图画书《小蜗牛找好吃的》的过程中,“小活字”的年轻编辑王子豹、卜凡就开始实践唐亚明的编辑理念,寻找“导演”的感觉。从三次草稿到最后定稿,大到绘画手法、故事设计,小到一个线条的粗细、文字位置的摆放,他们都会和作者进行深入交流,目的就是为了要做一部孩子真正喜欢的书。

  “出版社对作家队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编辑实现的,建设好编辑队伍,是出版社培养作家的关键。我们要求编辑牢固树立‘以孩子为中心’的出版理念,努力做到能够代表孩子,从孩子的成长需求和成长规律出发,负责任地选择作者和作品。”与唐亚明的“导演”理念类似,李学谦提出,编辑要当新书的“亲妈”,“不能把出版社与作家的关系简单地处理成书稿买卖关系。编辑要从构思开始,全程参与到作品的生产过程中去,与作家共同打磨作品。”

  培养少儿童书编辑人才,也已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负责人表示,今后将加强对少儿出版工作者的专业培训,把少儿心理的特征、少儿阅读的特点、少儿图书的出版规律作为培训重点。此外,总局也将加强编辑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其克服浮躁心理,戒除功利思想,做文化的创造者,而不当垃圾的制造者,通过出版优秀少儿读物,引领少年儿童的精神世界。(

[时间:2016-12-13  来源:光明报纸]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