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数字时代出版国际化与中国出版走出去研讨会在武汉举行

数字时代出版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网络与电子出版研究所主办的第二届数字时代出版国际化与中国出版走出去研讨会在武汉举行。与会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中国出版业走出去要通过做好创新选题内容,完善激励机制,充分市场调研等方面工作,才能取得更大成效。

  对于我国出版走出去面临的问题,西南大学出版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周安平教授认为主要是出版人才市场主体地位缺失,我国出版走出去需要通过实施相关工程来推动。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产业部部长程国重认为,在“一带一路”大背景,出版走出去主要模式与路径是产品、版权、资本的走出去。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编审赵颖宏提出了自己看法,我国的出版发展与发达国家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是我国出版走出去的重要政策,我国中小出版社需要通过创新选题内容,完善激励机制等方面积极走出去。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审田胜立认为,出版走出去需要多种人才组成团队,分工合作,需要对目标市场和目标读者多维度细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出版走出去策划。

  出版走出去涉及多项领域和多方面的人才,需要结合多方面力量携手走出去,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姜新祺对中小出版社走出去的模式与路径提出了几点建议,中小出版社要走专业化战略,精品战略,通过参加国际书展等方式,拓展版权输出的渠道,中小出版社还需组织专业机构人员进行出版走出去。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网络与电子出版研究所所长陈少华教授指出,数字出版基地是我国数字出版发展和管理模式的重大创新。数字出版基地的国际化发展是我国出版业融入国际市场、对接国际出版产业链的有效形式,兼顾了文化安全、产业发展和国际合作,是我国出版走出去的试验田,为我国数字出版传媒业由国内市场拓展到国际市场提供借鉴;是培育和塑造我国的国际化出版企业和国际化出版品牌的平台,有助于化解我国出版企业和产品在国际化发展中的风险;依托数字出版基地,更好地配置国内出版资源和国际出版资源,实现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联动。目前还没有一家以国际化和外贸型为主要特色和优势的基地和园区,应加强数字出版基地的国际化建设和发展。

[时间:2016-11-29  作者:王炳炎、方燕红、刘晶晶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 ]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