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出版社编辑队伍建设刍议

大学出版

  大学出版既有教育出版的性质,又有专业出版的功能,是我国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共有大学出版社106家,约占出版社总量的1/5,由于其直接服务于广大大学师生和其他科研人员,成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推手。毫无疑问,做好大学出版,是繁荣我国出版业、传播专业知识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保证。而要做好大学出版,首要的或者说核心的工作,就是要建立健全一支优秀的出版编辑队伍。可以说,当前的出版竞争,更主要的是作为产品研发者的编辑之间的竞争。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编辑学会、大学版协等机关和组织,每年针对编辑队伍开展一系列培训,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行业管理者对编辑队伍建设重要性的充分认识。
   
  然而,近几年,在图书行业中,有关编辑离职的消息不绝于耳,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引起出版界警觉,笔者所在出版社也陆续有不少编辑离职,有的甚至是骨干编辑。据笔者了解,编辑流失在大学出版社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本文以大学出版社编辑流失现象为视角,集中探讨在当下的出版业发展环境下,大学出版社的编辑队伍建设思路和初步方案。
   
  大学出版社编辑特点分析
   
  在我国,大学出版社普遍经历了从学校事业单位向企业的转变,员工的身份也从学校员工转变为由出版社聘用的劳务人员。以笔者所在的出版社为例,从1979年恢复成立到2003年,所有员工均为校聘人员,编制属于北京大学。自2004年开始,陆续从社会上招聘员工,随着出版社的飞速发展,所进员工也越来越多。单就编辑岗位而言,大学出版社的编辑呈现以下特点:
   
  学历较高。一方面,大学社普遍以大学教材和学术著作作为自己的主要出版门类,出版的专业性决定了大学社的编辑必须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另一方面,由于通常大学出版社与所在大学的各个教学院系都有紧密的联系,当该院系毕业生面临就业时,由导师推荐部分优秀学生到出版社应聘,成为一种非常合理且正常的求职渠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大学社的编辑普遍学历层次较高。
   
  具有学术出版情结。囿于大学出版社的出版方向,大多进入大学出版社的编辑,都怀有一定的学术理想和追求,以能够出版学术图书为傲。因此,一方面,不少编辑利用业余时间,到所在的大学上课、听讲座,给自己“充电”;另一方面,不少编辑都强调自己的学科方向,以成为专家型编辑作为自己的目标。也因此,不但很多学术会议上能见到很多大学出版社编辑的身影,而且很多学术刊物上,也有不少大学出版社编辑的力作。
   
  编辑流失原因探析
   
  大学出版社编辑的总体特点,决定了对于大多数编辑而言,出版社能否提供一份富有集体荣誉感、个人成就感和稳定感的工作,成为编辑能否稳定工作的重要理由。
   
  大学社的品牌号召力有所下降。作为学术传承的重镇,大学出版社品牌号召力的形成,是靠着一代又一代的出版人积累而成,成为出版社之间的核心竞争力,同样也是毕业生从事编辑工作时考虑的重心之一。笔者身边有不少编辑,都是因为出版社的品牌而放弃其他更加优越的工作,投身到出版行业中。与此同时,出版社的品牌号召力,在较长时间内,也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高校和教师队伍的认可。一方面,不少高校根据出版社的品牌号召力,给出对应的出版成果评价分值;另一方面,不少作者也会根据出版社的品牌而执着地选择心仪的出版社出版自己的著作。然而,据笔者观察,这一现象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教师,对于选择什么样的出版单位出版著作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热情和执着。笔者以为,其根本原因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达,读者表达思想和诉求的平台越来越多,一些自媒体平台影响力越来越大;而自2015年开始,直播的兴起,更是给普通大众提供了尽情展示自我的机会和空间。这些都深深地改变了传统出版生态中,作者需要依托于出版社推广自己图书的格局。可以说,大学出版社的品牌号召力整体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
   
  编辑自我的学术出版理想实现受阻。如前所述,不少优秀毕业生愿意选择到大学出版社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自己的学术出版理想,他们普遍认为,大学出版社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延续学术旨趣的栖息地。然而,近几年,伴随着高校科研考评体系的改革,学术著作出版在该体系中越来越被边缘化。据笔者了解,目前不少高校在评副教授职称时,只需要发表2篇左右的学术论文,是否有学术著作只是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考评体系作为高校的指挥棒,对大学出版社的影响既直接且巨大。一方面,不少老师失去了出版著作的热情;另一方面,交付出版社的著作水准也有所降低,不少是拼凑的应景之作。而这样低质量的学术著作,在图书市场竞争处于白热化的今天,其销量可谓惨不忍睹。这一结果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倒逼不少大学出版社,选择进军自己并不擅长的少儿、自然科学等领域。恶性的市场循环,除了大量增加编辑的工作量外,更直接导致不少编辑学术理想的熄灭。
   
  大学社的薪酬福利体系竞争力、吸引力不足。2015年,《出版商务周报》开展了“2015年全国出版从业人员收入调查”工作,在统计的六类出版机构中,平均税前总收入最高的是在中央部委出版社从业的人员,达到156694.90元,同比增长14.95%;在其他类出版机构从业的人员收入同比增幅达到25.83%,达到147906.12元,跃居第二位;在北京民营出版机构从业的人员收入同比增幅也达到21.36%,达到118533.33元,跃居到第三位。随后依次为:大学社从业人员,平均税前总收入为107843.89元,同比下降12.82%;地方社从业人员,平均税前总收入为104780.50元,同比微增1.25%;地方民营出版机构从业人员,平均税前总收入为93139.76元,同比下降4.72%。尽管这种抽样调查未必完全客观,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大学出版社的收入水平在该行业中并不具有竞争力。
   
  当大学出版社的品牌号召力在下降、学术出版功能渐趋萎缩、薪酬福利体系缺乏竞争力,编辑尤其是骨干编辑,选择离开反倒成了一种理所应当的现象。从表面上看,每年出版社流失的员工和招聘入社的员工,在数量规模上可以大抵相当,但一个必须正视的事实是,编辑工作是需要不断积累的,可以说,越是优秀的编辑,其离职对整个出版社的杀伤力会越大。可以合理推测的是,长此以往,留在出版社的只有两类人,一类是已经位居一定职位的部门领导;一类就是缺乏离开勇气和能力的一般编辑。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编辑队伍建设思路和可行出路
   
  作为面向高等院校精神产品的研发者,大学出版社的编辑队伍建设,理应引起更高更多的关注。笔者认为,可以从外部和内部两个层面加强大学出版社的编辑队伍建设。
   
  就外部而言,主要针对的是出版工作的管理者。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大学出版社的功能和作用,针对大学出版社隶属于教育部而无形中增加了运营成本的现实,从体制机制上为大学出版社自身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针对大学出版社作为中国学术出版的重镇这一现实,要从宏观层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件举措,积极改革当前的学术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全社会尊重知识、重视学术生产,为学术出版营造更理想的发展环境。
   
  就内部而言,主要针对的是各大学出版社。第一,在思想认识上,大学出版社管理层要充分认识到编辑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要常抓不放、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第二,在具体措施上,要从招聘、阶段性培养到职称晋升等每一个阶段,抓好编辑队伍建设。在选拔聘用人才的过程中,大学出版社要彻底甩掉事业单位的包袱,吸收现代企业招聘工作的精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科学的、可持续的人才选聘制度。既要考虑应聘人员的个体需求,又要充分结合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对于在组稿和编辑工作上有特殊能力的人员,要在工作条件、个人待遇上给予特殊优惠。在编辑成长的初期,要提前为其制定好科学的职业发展规划,重点做好岗前培训和“传帮带”工作。就岗前培训而言,培训内容应包括基本的编辑、校对知识,图书出版流程知识,国家有关编辑出版的政策法规等;就“传帮带”而言,其不仅有利于新编辑尽快进入角色、快速成长,也体现了大学出版社一贯的优良作风,理应继承发扬。在编辑成熟阶段,要做好继续培训和职称晋升通道工作,并努力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引导编辑树立“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执着与坚守,提升编辑的凝聚力和企业的向心力。同时,要积极探索文化企业特有的薪酬福利体系,合理增加大学出版社编辑的收入,增加编辑的稳定感。
   
  总之,大学出版社作为文化企业,既有企业的共性,也有作为文化企业的特性;作为从事大学出版的编辑,更是传承学术、传播文化的重要力量。在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日益向纵深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引导大学出版社健康、持续发展,需要业者不断探索前行。

[时间:2016-11-24  作者:李铎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