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社区报飞入寻常百姓家

社区报

  当树木向横广方面发展受限,往往会向脚下的土壤中扎下更深的根系,以获取进一步发展的养分。同样的一幕正悄悄地发生在报业市场中。在都市类报纸的发行和广告数量大幅下降的今天,原本并未受到人们重视的社区报却如雨后春笋般在欢快地成长。据搜狐传媒透露,《北京社区报》的期发行量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达到42万份,覆盖2596个社区居委会,3950个村委会。《新民晚报》社区版的期发量也已经达到32万份,覆盖上海最中心的6个区,包括250个中高端住宅区、300幢甲级商务楼……种种带有春天暖意的信息,确实令人不禁畅想,也许社区报真的是报业发展的蓝海。

  所谓社区报,就是服务于城市中的社区读者、强调其归属性和认同感的报纸。社区报的发展在国外早有先例,美国报纸约有9157种,其中全国性报纸10多种,城市主流日报约800多种,其他的多为社区报。社区报的发展,与一个国家的城市化程度息息相关,比如美国的社区报的赢利模式就是在二战后城市化和郊区化的浪潮中逐步成熟起来的。当前,我国也在大力推行城镇化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讲,也许社区报真的是一种与时代发展相契合,值得大力推广的报纸类型。

  从可行性上看,社区报特有的分众发行的特点也与当前流行的碎片化、分众化的阅读趋势相得益彰。都市报市场竞争本质上是同质化竞争,一个城市可以同时有几份报纸发行,但所报道领域是同一个,同一个事件往往有几拨记者同时进行报道,所争者在于见报时间的快慢。而社区报则是以差异化为制胜的法宝,所报道事件有着鲜明的地域性,受众也主要以社区居民为主。李普曼在其《公众舆论》中就曾指出:“无论何地出版的每一种报纸,都应在一定程度上履行‘家乡的印刷日志’这一功能。”社区报显然比综合性传播媒介更适合担任这一功能。从目前的实践看,只要社区报的新闻工作者能够不拒小事,躬身为社区居民服务,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沟通居民信息,联系居民情感的纽带,社区报一定会飞入寻常百姓家。

  当然,报纸必须有广告的支持才能生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广告企业渐渐从粗放式的传统营销,向精细化的直效营销转变。社区报可以对目标消费群进行精细化管理,同时,社区的封闭性和住户的集中性,为直效营销在社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长远来看,社区报很可能成为报业发展的下一桶金。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小小的社区报能不能真正撬动报纸这个大产业,成为报业下一步转型发展的方向,目前还言之尚早。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我国城镇化程度的逐步提高,人们对社区报的需求会越来越大。适时地开垦这块处女地,一定可以为报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为文化产业提供新的增长点。

[时间:2016-11-18  作者:李子木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