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项目资金支持数字产品如何开发?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数字产品

  2008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出版探索。从一开始上海交大社就确定了以项目带动的形式切入数字出版。作为理工科类见长的出版社,上海交大社自然而然地选择以理工项目入手,如基于科技文献双语语料库的翻译和教学平台、超声医学影像数据库等,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这些项目虽然价值很高,但是对技术要求也很高,而且单凭出版社难以对内容进行持续更新,很快这些项目就停滞不前。出版社决定再次创新,选择以文科类细小领域的项目入手,从2013年开始,上海交大社着手开发《中国地方历史文献数据库》。

  在开发《中国地方历史文献数据库》时,出版社经过调研发现,古籍数字资源的整理主要有三股力量,学术科研机构、图书馆、数字技术企业,其中前两股力量都是以教学科研服务为先,注重社会效益,数字技术企业开发的数据库则多为公版传世典籍类的内容数字化,选题重复性高,对于藏于民间的地方历史文献进行整理的数据库还未出现,而这些文献与传世典籍、地下考古文献构成文献学理论上的“全宗”,是研究中国乡村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活化石”,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借助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和地方文献中心抢救性保护的民间一手研究资源,出版社决定进行相关项目开发。虽然该库入选了2013~2015年度新闻出版改革项目库,但由于没有申请到资助且开发数据库系统花费巨大,上海交大社与上海交大历史系和地方文献中心协商延迟支付版权费用并共享未来收益。同样,资源平整、修复、扫描等也需要大笔资金,出版社与上海交大图书馆协商,由图书馆从馆藏数字化角度出发,先期招标扫描,费用由其承担或垫付,数据库建成后图书馆可免费使用,同样也可享有未来收益。同时,出版社自筹资金开发数据库系统,并通过对合作公司的智力支持减少系统开发的投入。在内容质量上,约请专家进行整理、编目、抄录,所有内容都经曹树基教授亲自校对,确保了内容的高准确性。在经营上,出版社紧抓时间,及时将完成的内容入库测试,并于2015年10月在贵阳举办的“中国大学版协年会暨图书订货会”上正式发布上线。出版社还专门组建独立的数字营销部,通过组织专家讲座、参加学术研讨会、与图书馆学术专家和采编负责人直接交流等方式进行宣传和推广,希望借助于边运营、边建设的模式带来一定的现金流。经过近一年的努力,购买和试用用户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哈佛大学、普林斯顿、香港中文大学、上海图书馆等20多家。2016年是数据库销售的第一年,销售收入即将突破百万元。尽管如此,在后期推广中,长达半年甚至一年的数据库试用期使得资金流仍是困扰出版社的重大问题,二期建设仍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

  在数据库系统设计时,出版社充分考虑不同文献的属性差异,以及不同文献具有不同的前台展现形式,经过多次论证、设计、开发和测试,最终设计了一套通用的标准和灵活的后台配置方式,满足了类似文献的入库和展现需求,极大地缩短具体内容应用系统的开发时间,使得该系统能够“一库两用”,即除自身是一款内容产品外,其系统也可提供给具有类似文献的馆藏机构、出版机构使用。目前,包括浙江农林大学“竹文化语料库”等多个课题组或机构与上海交大社洽谈使用该系统,上海交大社《中国司法档案数据库·江津卷》也基于该系统建设上线,试用用户达15家。基于系统的《保定商会档案数据库》也即将上线。后期,上海交大社将继续对系统进行优化,为研究者提供更好的服务,研究者也可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该平台进行发布,同样可享有收益。

[时间:2016-11-09  作者:宗德宝]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