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发展智库体系正逢契机

出版

  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高度重视、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近年来,许多专业机构都在积极筹划建设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智库,并重视专业化智库建设。这既为中国智库的发展提出了挑战,也为各类智库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其实就出版企业而言,近些年来,涌现出了不少智库出版的选题,这些图书内含丰富的研究成果,明确了改革、创新方向,创建了规范,畅通了发表渠道,对增强智库的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还有出版企业凭借自身资源优势,联手机构、企业、专家,积极搭建自身智库品牌,汇集学界研究、社会共识和大众力量。

  联手智库策划问题导向选题

  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于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因而以问题为导向进行选题策划的图书越发多见,这些系列作品大多与相关领域的研究机构和专家合作,提供智库功能。中国社会科学院旗下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丰厚的学术出版和专家学者两大资源,一直在智库出版领域处于领先位置。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赵剑英认为,在智库已经融入国家决策的开放性平台,成为中国政策决策体制一部分的时代背景下,以“积蕴智库思想,传播智库成果”为出版理念的国家智库报告等中社智库系列产品,是面向时代和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符合加强智库成果传播与应用转化的客观需要的重要举措。

  截止到今年8月,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内近30家研究所签订框架协议,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高端智库以及地方智库共40多家单位建立联系;推出56种国家智库报告、5种地方智库、15种智库丛书及一系列的年度报告。目前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据悉,智库成果出版中心已推出国家智库报告、地方智库、智库丛书、年度报告四大系列。其中,国家智库报告,出版包括中国社科院各级智库成果和其他中央认定的国家级智库的成果,出书品种又细分为经济金融、国家治理、国际问题等,如《中国海外投资国家风险评级报告》《新常态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的重构》等;地方智库,主要出版地方社科院和地方政府研究部门有关区域性的、地区政策的,对中央决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的智库成果,如《绿色发展之路:来自盐城的探索实践》等;智库丛书,侧重出版基础性、思想性、战略性强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如《美国行为的根源》《中国与主要经济发展道路比较研究》等;年度报告,由一系列权威研究报告组成,对年度有关中国与世界的经济、社会、文化、国际形势、行业等各个领域以及各区域的发展现状和态势进行分析和预测,如《中国社会发展报告》《中国农村发展报告》等。

  相似的,另一在智库出版颇有建树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2016年推出“全球智库国际战略研究”丛书。这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全球战略智库组织编写,选取全球数十家主要智库在过去一两年里针对时事与政策发表的几百篇评论文章,择其主要观点编译成集,以供学界、政界及其他对“一带一路”、“亚投行”和“TPP”等国际问题感兴趣的各界人士参考,如《国外智库看“一带一路”》《国外智库看“亚投行》《国外智库看TPP》。后续还将出版《国外智库看“伊斯兰国”》等。

  不仅如此,对皮书这一细分领域的深度开发和品牌化经营则是社科文献社在智库出版方面的另一体现。该社的皮书由一系列权威研究报告组成,在每年的岁末年初对每一年度有关中国与世界的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现状和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和预测。据介绍,“皮书”最早是以白皮书的形式出现在十八、十九世纪的英国,按颜色分有蓝皮书、绿皮书、黄皮书、白皮书等。 白皮书一般特指政府文告。蓝皮书通常代表的是学者的观点或者研究团队的学术观点。绿皮书是针对所观察研究的对象,带有可持续的意思,与农业、旅游、环境等有关。黄皮书主要同世界经济、国际问题研究有关。社科文献社的皮书聚合了一大批一流研究机构、权威专家学者的研究力量,围绕中国发展与中国经验、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这一主线,深度分析解读当今中国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近年来,中国高校智库高速发展,高端学术成果迭出,这为大学出版的精品化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高端、原创学术出版资源。大学社可以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智库成果的遴选,优中选优,推动智库成果转化为学术价值高的学术著作,为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专业化、高水平的原创学术文化成果。同时,大学社还可以通过对高端智库成果的判断、选择和出版,形成品牌优势突出的若干学术领域的出版重镇,强化学科建设乃至引领学科发展,反哺所在母体大学的学术文化建设,成为继教学、科研之后推动大学发展的“第三方势力”和优势学术力量。以往南京大学出版社的重大选题多集中在人文学科领域,近年来其积极配合国家发展战略,向理工科、跨学科拓展,策划了多项配合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如涉及海洋战略的《我国沿海海洋空间资源开发战略及生态保护研究》;涉及非洲战略的《非洲资源开发与中非合作能源安全战略研究》;涉及南海问题的,由中科院院士王颖教授牵头的《中国南海疆研究》《数字南海》等。其中,《我国沿海海洋空间资源开发战略及生态保护研究》入选“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成果出版工程”,该工程全国仅60项入选,是代表国家一流水平的原创出版项目,江苏省唯此一项。

  集纳智库搭建科研转化平台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和经济增长阶段的转换期,各行各业的诸多决策以及决策正确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出版企业通过多种手段更在依托智库资源策划选题之余,升级合作模式,搭建自身智库平台,转化科研成果。

  一种模式即通过图书集纳智库资源搭建平台。在社科文献出版社看来,皮书品牌不仅收获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还累积了大量的连续性研究成果,形成了稳定的研创团队和年度出版机制,构建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评价体系。皮书特性与智库功能高度契合,皮书的研创与发布成为中国智库发挥作用的最佳方式之一,皮书的数字化与国际化使得智库平台产生了更大的集聚效应,有效推动了政策前沿、科研前沿转化为产业前沿和市场前沿。

  为了进一步提升皮书作为智库产品的品牌价值,加强对皮书的科学系统的评价,促进皮书内容资源的整合与再开发,推动以皮书系列为平台的智库建设,同时,也为构建研究型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原皮书评价研究中心和出版社博士后工作站的基础上成立了皮书研究院,在提升中国社科院智库影响力、培育智库话语权、扩大智库产品传播、搭建智库合作平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又如,“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不仅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拓展了新的契合点,也为出版企业的文化销售力提供了新的视角。在2015年,围绕“一带一路”而构建的出版规划此起彼伏,造成了巨大的行业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浙江大学出版社是一个显著代表,据该社社长鲁东明介绍,基于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浙大社正对“一带一路”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集中出版和专题数据库开发建设,希冀成为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重要智库成果,并通过五到十年的努力,使浙江大学出版社成为国内“一带一路”研究的文献资源中心、选题策划中心、学科组织中心、成果发布中心与文化传播中心。

  还有一种模式则是通过子公司的形式加以展开。2016年,北京中地睿知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融智库由地质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和睿泰集团联合投资设立。中地睿知董事长、地质出版社数字出版分社社长张新新表示,中地睿知倾力打造的融智库,由专家库、机构库、成果库、专题库、项目库、数字出版技术产品交易中心、数字出版人才评价中心、新闻出版学知识库、新闻出版标准规范库、公共政策库等构成。中地睿知将依托融智库平台,为广大数字出版从业者、数字出版机构提供培训、咨询,以及项目策划、实施、监理和评审等服务,为国家宏观决策、政府政策制定、行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政策咨询服务,还将出版《出版业大数据白皮书》《出版业知识服务白皮书》《出版业融合发展白皮书》等系列年度白皮书。

  在教育出版领域,江西高校出版社组建了“基础教育研究智库”。据悉,智库专家主要是从全国各中小学、科研院所等单位符合条件的人员中严格选聘,他们大都在所在学科领域有所建树,取得了突出的教育科研成果。“基础教育研究智库”的成立是为巩固江西高校出版社在基础教育服务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建立特色、新型专家团队,从过去传统的决策咨询模式转向基于合作、参与、互动、共赢的新型智囊团模式,充分发挥智库的决策建议作用,促进重要教育科研成果的转换,树立江西高校出版社服务基础教育出版的专业形象。今后,江西高校出版社每年将举办一次“基础教育研究智库”年会,让更多的专家加入智库,为服务基础教育提供智力支持。

  需要提醒的是,开展国际国内智库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对推动国际间的相互理解并在理解基础上开展有效合作,发挥中外智库在全球治理和内政外交政策中展开有效合作的桥梁作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出版企业对中外智库的涉足还不多见,或许值得有识之士的关注。

[时间:2016-11-09  作者:刘志伟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