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贬值
人民币自10月10日跌破“6.7”的“铁底”,随后略有上扬,但还是进入“贬通道”。顺着美元走强之势,10月27日就走贬到了6.7736,即期汇率价触及6.7820,离岸人民币早盘短暂跌破6.79关口,再创新低。
中国网发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张敬伟文章表示,人民币年底或不久远的未来,会跌破“7”吗?“破7”是拐点,也意味着2014年上半年之前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在,人民币将进入可能漫长的贬周期。
人民币进入“贬通道”,市场有多重分析也有不同看法。三点共识却是不争事实:
一是人民币过去11年升值的回调。自2005年12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了21%,按照实际贸易加权汇率,升值幅度为38%。伴随经济周期和市场波动,任何国家的货币都会有升有降,人民币也不例外。
二是人民币市场化和国际化的结果。10月1日,人民币正式纳入IMF的SDR的货币篮子,在五大篮子货币中份额仅次于美元和欧元。虽说是有些象征意义的成果,但人民币的抱负是要让人民币成为全球储备和可兑换货币。这是要付出市场化代价的,甚至会被全球投机资本紧盯和做空炒作。从去年8.11汇改到去年年底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经历了严峻考验。
三是第三季度美国经济成绩单出炉。数据显示,美国GDP初值年化环比增长2.9%,是二季度增速的两倍多。这是自2014年第三季度以来最为强劲的增长率。在此情势下,美联储加息预期增强,成为人民币贬值的主要动因之一。
文章认为,上述原因,前两者是内因,且是主动而为;后者是外因,在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市场缓冲下,带来的影响也是风险可控。所以,人民币进入“贬通道”,甚至回落至7,人民币依然很“铁”。
此外,中国有庞大的外汇储备,央行9月份的数据是3.17万亿美元,还有中高速的经济增长率(前3季度均为6.7%),以及是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和第三大全球投资国。中国经济的硬实力足以应付人民币的“软贬值”。而且,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在贬值,相对于其他新兴市场的货币在升值。在SDR货币篮子里,人民币相对于欧元、日元和英镑,汇率也维持相对稳定。因而,人民币进入“贬通道”并不意味着人民币不行了,反而象征着人民币成为另一个“美元”的市场必由之路。
宏观逻辑如此,但是在中短期而言,市场会给央行出不少难题。市场是个复杂系统,并不会按照中国央行设计的愿景那样有序运行,反而会出现一连串的市场警训。
文章指出,人民币进入“贬通道”后,同样会激发投机资本对人民币的觊觎,当然还有海外机构对人民币的看空。在全球化市场语境下,投机资本像幽灵一样浮荡在全球市场,伺机牟利,并造成市场的寒蝉效应。这值得央行关注,并做好防范风险预案。至于后者,则会引发全球市场对中国市场和人民币的信心。譬如,德意志银行10月出的报告预测,人民币在未来两年将贬值 17%。2017年底汇率至7.4,2018年底8.1。丹麦银行则预判,未来一年,人民币将继续贬值。因为中国经济在2017年继续放缓,并受制于企业债务急剧上升和影子融资的增长。机构未必是在唱衰中国经济,而是习惯性用西方式数据分析法来审视中国经济和货币政策。
文章认为,不管如何,进入SDR篮子的人民币,市场化脚步停不下来,国际化任务尚未完成。人民币无论是贬值还是升值,都很难再用过去的管制手段来进行,必须接受全球化市场的考验,承担其相应的代价。
宏观市场的大逻辑如此,中国监管层、市场面和投资者也应理性应对。既不能寄望于人民币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大趋势而沾沾自喜,也不能为琐碎、精致的数据分析而牵绊,更不能为市场投机的风潮而鼓动,陷入盲目浮躁的跟风投资投机中,如盲从购汇或盲目炒汇等。
对民生层面而言,投资多元化是相对正确的选择。储蓄、理财、保险、购房、炒股和适当拥有外币资产等,可以根据自己的资产配置进行合理组合,但不可以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时间:2016-11-03 来源:中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