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在物转星移中渐行渐远,春花一梦,流水无痕,经历太多薄凉的日子,夏,依旧带着温热的气息与你相遇。我们可以在一叶荷中感受夏的清凉。
2016年上半年,作为印刷板块上市公司中唯一一家以书刊印刷为主业的公司,盛通股份公开了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上半年,盛通股份营业收入达3.76亿元,同期增长1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15万元,同比增长14.02%。这是一份压力下成长的答卷,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较之2015年同期都有长足的进步,实属不易。不仅是因为全球性经济危机尚未走出阴影,对实体企业压力巨大;也是因为书刊印刷在互联网终端阅读的冲击下发展行情向下,在国内尚未见到反弹的迹象;而政府对于印刷企业履行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断提升,这对于普遍处于低潮期的印刷企业也是巨大的压力。
在新常态的经济转轨当中,公司是扩大规模?还是抱团取暖?发展的方式是横向扩张?还是垂直深耕?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解读和措施。2016年10月,在上海举行的2016丝路印刷发展论坛上,作为大会最后一位发言的盛通股份总经理栗延秋,面对海内外的印刷业嘉宾,给出了盛通股份新常态下发展战略的答案。“内生增长与外延扩张并重。未来,盛通股份的发展战略要开始聚焦教育行业,借助资本工具积极整合教育产业优质资产。”
横向扩张
盛通印刷创建于2000年11月,那时还是纸媒天下,书报刊印刷的黄金时期。经过11年的快速发展,2011年7月,盛通股份成功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毫无意外,在上一轮经济发展的上升期,盛通搭上了顺风车,直到2014年,盛通基本采取了简单有效的横向扩张战略。
对于这一段发展历史,栗延秋将其总结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提升生产力,打造企业市场竞争综合实力。这一时期内,盛通主要引进国际先进的印刷装备,定位于出版物和商业印刷的高端市场,2000年,盛通引进第一台国际印刷装备,打开了企业经营的新视野。
第二个时期,精细化管理,储备人才。这一时期,在硬件引入的同时,盛通开始关注软件的提升。开始大规模引进优秀的人才,学习、借鉴国外的优秀生产工艺及自动化的生产流程,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运用信息化、数据化的管理模式,修炼内功,提升内部管理水平。
第三个时期,产能并购扩张,开拓印刷新业务布局。这一时期,相继在北京、上海、廊坊成立了北京盛通包装印刷有限公司、北京盛通商印快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盛通兴源商贸有限公司、上海盛通时代印刷有限公司、盛通(廊坊)出版物印刷有限公司。完成了几个板块的发展布局,形成了有一定影响力的规模,同时也完成了企业集团化的过程。
作为民营企业,盛通难能可贵地坚持着国际视野,走出去,引进来。盛通向发达地区引进了先进的设备机群、生产工艺、管理人才、商业模式以及海外市场。分别开发了,俄罗斯、欧洲、哈萨克斯坦的市场。通过每年参加法兰克福书展、在国外设立办公室以及代理的形式,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和良好口碑。国外业务最多的年份,出口业务占比达到15%。与此同时,学习先进的商业模式,开拓印刷新业务布局。盛通注意到像vistaprint、shutterfly、惠普等公司在商业印刷和互联网技术结合上取得的进展。通过吸收学习,推出了自己的网络印刷服务——商印快线。2015年,收获了3000多万营业收入以及1万多线上用户,丰富了传统印刷的商业模式。
目前,盛通股份是大陆唯一的以出版印刷为主业的上市公司。2015年盛通股份的营业收入达到了人民币7亿元,而且最近3年始终保持了营业收入的15%以上的复合增长率。盛通拥有全国最大的印刷及印后机群产能,业务板块包含出版物印刷、包装印刷、商业印刷等多个行业细分领域,共拥有5个现代化的生产基地。
2016年公司继续荣登印刷行业百强排行榜,并且行业排名在逐年上升。新常态下,书刊印刷企业的压力不仅来自书报刊印刷,受冲击更为明显的是这类企业原本在积极拓展的商业印刷市场。而作为国内唯一以出版印刷为主业的上市企业,盛通股份能顶住压力,逆势增长实属不易。公司出版物印刷业务板块整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其中图书业务板块的市场拓展能力进一步提升,在内部管理方面,继续加强内部运营管理能力,运用数字化技术有效提升了运营效率和产能利用率;在平台建设方面,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服务和技术支持,凭借深厚的客户资源,聚合需求。
垂直深耕
一个数据能够看出盛通为之努力的痕迹。2015年,盛通实现净利润比上年增长71.2%,全年实现营收比上年增加12.7%,企业全年的利润增幅超过营收增幅,说明企业没有采用以降低工价来谋求业务增长的低价竞争策略。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产品的平均毛利率从2014年的16.67%递增至17.54%,虽说这样的毛利率同烟草包装印刷企业动辄30~40%的高毛利不能相提并论,但对于一家以出版印刷为主业的企业,成绩的背后是盛通延展服务链条,启动产业链的融合与公司转型升级的结果。
栗延秋认为,在互联网技术和工业信息化的推动下,产业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印刷业正在向着具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软硬双重性的独特产业转变,并且正在不断强化“信息交流产业”的形象。而信息产业的日新月异对传统印刷产业的营销理念带来冲击与压力。未来的印刷业将集信息、服务、制造等产业属性于一身。在此形势下,盛通在横向扩张的基础之上,做出了纵向发展、向上下游延展、垂直深耕的战略转型。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盛通因此获得了固定的融资渠道,获得更多的创业资本,可持续发展资本;其次盛通创新多元化的经营发展,带来了市场份额、品牌价值和行业影响力的不断提高,也为盛通深耕转型赢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优势。栗延秋对记者说,“在接下来的几年,盛通首先要立足印刷产业,其次要把对出版产业的服务链从印刷扩展到出版全链条,包括原产料供应链管理、数据服务、供应链金融等出版服务的全链条件,此外盛通还将尝试布局教育出版和教育培训领域。”
目前,盛通与专业机构共同设立产业并购基金,通过股权投资等方式着力布局和延伸产业链,构建产业及合作生态圈。毕竟书刊印刷业的获利能力不强,唯有通过股份互换、涉足其他高收益行业才有可能彻底改变现状,当然,“去产能”也能为寻求新的供需平衡带来积极影响。
在产业协同方面,即将上线的盛通兴源商贸供应链平台,包括原材料供应链管理、数据服务、供应链金融等出版服务的全链条件;在产业融合方面,尝试布局教育出版和教育培训领域,2016年,全资并购了国内最大教育机器人培训公司,就是在产业融合方面的尝试;在资源整合方面,盛通自上市以来,就不断强化利用资本手段的意识和能力。最近,与韩国Roborobo教育科技公司签订了投资协议,投资韩国乐博并持有18%的股权。韩国乐博公司是韩国最大教育机器人公司,占有韩国50%的市场份额。通过此类的资本合作,盛通希望将国际上优秀的科技IP 通过投资的方式购买嫁接到国内的市场,实现资源互享和优势互补。
未来,盛通股份将战略确定为内涵增长与外延扩张并重。栗延秋认为,内生增长就是固本培元,提升主业的能力,利用移动互联、云计算和工业信息化技术,聚合需求、优化产能,不断延展出版综合服务的链条,提升出版综合服务能力;外延扩张则聚焦教育行业,积极整合教育产业优质资产,延续自身的文化基因,依托在出版文化领域的行业地位、客户基础和核心资源,打造教育、出版文化综合服务生态圈。
[时间:2016-11-01 作者:蒋贵保 来源:中国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