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新闻事业的摇篮

新闻事业

  在陕西延安城区清凉山南麓,陕西延安新闻纪念馆依山而建,这是全国唯一的新闻事业专题纪念馆。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它见证了党的新闻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苦历程。延安新闻纪念馆是由中宣部、原国家广电总局、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等部门(单位)共同筹资修建而成。9月23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走进延安新闻纪念馆,走进红色革命根据地志丹县等地,去寻找和触摸中国新闻事业在战争年代的“脉搏”。

延安新闻纪念馆的镇馆之宝——中国共产党从上海秘密运到延安的印刷机。

  从上海秘密运回印刷机

  “延安新闻纪念馆建于上世纪80年代,地址在清凉山上新华社旧址旁。展馆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其中陈列面积1580平方米。馆的外形呈窑洞形,意寓着党的新闻事业是在延安的土窑洞里创建的。”延安新闻纪念馆工作人员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介绍。作为镇馆之宝,馆内陈列的印刷机是当年中央从上海运来的,由于当时要将这台机器运到延安很难闯过敌人的封锁线,于是地下工作者就在上海把这台机器进行了拆卸,把机器的零件全部装到了棺材里,以蒙蔽敌人的眼睛,最后顺利运抵苏区,再由工作人员把机器进行组装、调试,顺利投入使用。

  “党中央在延安时期,延安清凉山曾是中央党报委员会、新华通讯社、解放日报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中央印刷厂等众多新闻出版单位的所在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年,老一辈新闻出版工作者在党中央领导下,积极传播马列主义,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央的战斗号令、抗日前线的胜利捷报等喜讯就是通过清凉山的红色电波和一张张报纸,传向祖国的四面八方,传向大洋彼岸的。

  红军在保安打破新闻封锁

  记者走进志丹县,在毛主席和红军将士曾经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在他们曾经住过的窑洞内,依然能够感受到,他们在那样艰苦的年代所具有的革命情怀和坚强意志,从而形成革命必胜的信心和勇气。

  “保安是陕甘根据地创始人之一刘志丹将军的故乡,1936年7月3日至1937年1月10日为中共中央所在地。”志丹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李建翔介绍,1936年4月,刘志丹将军东征牺牲后保安县更名为志丹县。

  李建翔向记者介绍,中央机关在志丹期间,领导红一方面军西征,实现了红军三大主力在西北大会师,宣告为期两年的万里长征胜利结束;安排接待了第一次踏进红区采访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和医生马海德,使《西行漫记》公之于众,打破了国民党对红军的造谣诬蔑和新闻封锁。

  许多珍贵资料由斯诺留下

  “1936年7月17日,埃德加·斯诺来到志丹,毛泽东亲自接见并就中国革命中存在的问题与他进行了广泛交谈。”李建翔介绍,斯诺在陕北、甘肃、宁夏等革命根据地采访了3个多月,对红色政权下的边区进行了全面考察。1936年10月,斯诺结束了对红色根据地的访问,带着记得满满的笔记本、照片胶卷和电影胶片,以及沉甸甸的红军报纸、文件,从陕北回到了北平。后来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问世,书中预示中国革命将从保安“红都”起步迈入新纪元。

  李建翔介绍,现在志丹县革命纪念馆中的许多珍贵的文字资料和照片,都是斯诺当时留下的。

  新志丹再塑新形象

  “近5年,我们志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卓有成效,建成数字农家书屋8个、农家书屋49个,累计配送图书10.8万余册。图书馆、纪念馆、文化馆等全部实现了免费开放。”志丹县文体广电局局长李志岗向记者介绍,近5年来,志丹县新增国保单位1处(秦直道志丹段)、省保单位3处(永宁山寨、城台石窟、刘志丹故居),公布了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完成了保安军城墙、刘志丹故居、刘坪中央党校旧址、麻地坪革命旧址规划编制工作,红大旧址对外开放,等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成绩突出。

  5年来,志丹县累计接待游客168万人,旅游综合收入突破4亿元;高起点完成了《志丹旅游产业发展整体规划》《志丹县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城台石窟、龙泉寺等部分景点单体发展规划。

[时间:2016-10-24  作者:张席贵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