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版行业的众多细分领域中,教育出版是一个很特殊的分支。它既关乎出版,又关乎教育,更关乎人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正是出于这样一种责任感与使命自觉,也可以说是文化人的一种独特追求,多年来,福建教育出版社在完成教育主业任务的同时,始终坚持在学术出版的高地耕耘,开发出《朱子大传》、《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鲁迅著作及其研究系列”、“木犁书系”、“世界文明大系”、《严复全集》、“莫理循书系”等一大批具有重大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的精品图书。对于从事教育出版的出版人而言,这是一份荣耀的成绩单。出版具有重大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图书,已成为优良的出版传统,被一代代闽教人不断发扬光大。
作为一家教育专业出版社,在开发精品图书与重大选题出版过程中,出版社无疑更加注重教育专业资源的延伸拓展和深度开发。在传统优势板块——教育理论板块上,闽教社从单一的学科理论系列选题如“教育学丛书”“德育理论丛书”“亚洲‘四小龙’教育研究丛书”等的开拓,延伸出教育理论文丛“明日教育文库”,进而整合形成集教育理论教师专业成长系列为一体的图书品牌——“梦山书系”,经过多年培育,书系现已跻身全国同类图书前列。从一线教育实践指导延伸至高端的学术理论著作,“梦山书系”品种的不断细化与开发渐成规模效应,其中,《二十世纪中国教育名著丛编》及《教育与正义》分别荣获了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提名奖及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对教育资源的深耕细作,有利于出版社集中精力将优势最大化,在传统中寻求突破,从而孵化出有影响力的学术精品。
由于地缘的限制,必须承认,闽教社在获取高端选题资源方面受到一定限制。也因此,出版社更加重视大型选题开发之间所形成的综合效应。大约在20年前,出版社启动了《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的编纂工作,在北京组稿的过程中,编辑们结识了鲁迅博物馆以及当代鲁迅研究领域的一批知名学者,如朱正、钱理群、王富仁等,开始有了依托专业学者资源策划出版鲁迅作品及其研究板块的想法。鲁迅精神是中国人文精神的一面旗帜,正是出于对这种精神的认同和向往,出版社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重点打造“鲁迅系列”,并在当时的出版界获得了充分的关注与赞誉。《大典》的启动使得闽教社这个此前难以获得大量专家学者的地方教育出版社有了诸多发展的可能,《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的主编及作者队伍正因此孕育而成。出版社晚清民国板块产品线的建立以及其他类别精品图书项目的出版,也都是策划和运作大型选题带来的综合效应。
出版当为时而作,对于精品图书及重大选题项目的开发更应接轨国家战略,回应时代命题。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在国家倡导海洋战略、推行“一带一路”战略的时代大背景下,有关海洋文化的学术课题开始持续出现在国家重大课题中,同时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开展全方位的“福建与海洋”研究正当其时。在这一背景下,出版社启动了“福建与海洋”系列丛书项目,并在2012年年底就及早介入了选题策划,确保后续开发工作有序进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为出版社提供了启示,重述弘扬福建历史文化的担当也期待出版社去实践。
选题项目确定后,图书的编校质量就成为决定该项目最终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闽教社根据国家标准和制度,制定了严格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除了严格执行各项管理规范以外,出版社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富有特色的新方法,确保出版高质量的学术精品。出版社每个月都会定期举办一场全体编校人员参加的交流研讨会,出版社内部将其称为“星期五沙龙”。每期沙龙选取一个专题,结合具体案例,探讨编校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出版社实行“师徒制”培养训练新编辑;除此之外,新编辑在进入编辑岗位之前,都要经过为期至少半年的校对业务实习培训;每个季度,社质监部门都会推出一期《审校简报》,精选该季度社内校对过程中发现的典型差错实例,供每一位编校人员分享、学习。
[时间:2016-10-17 作者:黄旭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