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图书,出版界普遍共识是内容精到、编校精当、装帧精美、印刷精良、作者功力精深、读者定位精确的图书,既富有时代精神,又具有文化积累价值和积极的社会效应,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达到高度统一。
一家出版名社,它一定是由两个方面组成的,一方面是名品,也就是好书,另一方面是名编辑,也就是好编辑。不管是集团还是单体社,没有了精品和名编辑,效益再好,利润再高,也不会被历史所记住。任何一部出版史,一定是由名书、名编辑、名社写就的。时代需要好编辑,事业呼唤有理想有追求的好编辑。这就给今天的出版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管理部门,关注人才培养,创造好的环境;要求出版人尤其是社长总编要带好团队,培养人才,留住人才;要求高校与出版业要紧密联系,培养出出版业急需的人才。
清华大学出版社在实施精品工程战略过程中,逐步建立了有效的出版物质量保障体系,以作者的权威性、内容的精湛性和编校的严谨性赢得广大读者的信任与赞誉,在培育精品图书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清华社不断调整出版结构,深入挖掘优质出版资源,积极开拓多种合作发展渠道,努力提升重大出版工程的出版保障能力。多年来,清华版图书先后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好书”奖等多种国家级重大图书奖项。
清华社出版的《新中国邮票上的建筑》,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建筑文化,是一套视角新颖、独特的图书,它体现了精品图书的主要特点,很值得业内借鉴:
文化的代表性。《新中国邮票上的建筑》一书以全新的视角解读邮票知识和建筑文化。全书以新中国邮票发行的时间为顺序,伴随着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展示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的建设成就,充分体现了积极传播和积累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质、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先进文化的出版宗旨。
选题的创新性。集邮家与建筑学者跨界合作,将邮票知识与建筑文化跨界创新融合为一体,使这部书具有全新的阅读视角,让更广大的普通读者受益。
内容的独特性。在新中国60多年发行的邮票中,有超过20%的邮票是建筑题材。该书将这些邮票汇集在一起,梳理出一部简明、直观的中国建筑史。同时,它也是一部通俗而不失科学性、专业而不显枯燥的有关中国建筑的普及读物。
范例的典型性。邮票作为“国家名片”,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因此,出现在新中国邮票上的古代和近现代建筑,皆是建筑艺术中的精华和精品,最能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最能体现中国建筑的独有特色和建设成就。
作者的专业性。该书负责邮票收集整理的作者是资深集邮家,也是邮政系统资深专家,对于专题集邮出版过诸多作品,并在国内外获过大奖。负责建筑知识阐述和专业角度赏析的作者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以丰富的专业学识和良好的文学素养,极为细致地为读者呈现了中国建筑杰出范例的建设成就。
我们每一名出版人,应该强化自己的责任感、使命感,做好每一本书,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企业,也为我们自己,努力多出一些文化精品,留下一些能够回味的文化产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多出一些“比人长寿的书”,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精品力作”。在今天这样物欲横流的时代,出版人更需要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坚守自己的职业理想。
[时间:2016-10-17 作者:吴培华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