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新,出版大咖们怎么想

创新出版

   “现在,粉丝经济、全民皆作家的理想成为现实后,很多网络作家特别值得我们出版人学习。长得漂亮的懂得利用自己的颜值,长得不漂亮的也知道怎么灌鸡汤,还知道凸显自己的个性……”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创始人沈浩波在此前由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主办的2016出版高层论坛上说的这番话,引起了来自全国各地参加论坛的出版单位和相关研究咨询机构的300多位高层主管的会心一笑。玩笑后,大家又纷纷开始思考:该如何更新自己的观念,如何跟上时代的脚步,如何建立更加有效的经营管理机制。

     
  观念升级:不只是说说而已
    
  热词儿:“众筹”作者、主题出版观念升级、产品经理
    
  “数字技术让出版业步入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的大数据时代,个性化、精确化的阅读,推动出版业不断变化。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观念更新与否,决定着出版事业的成败……”这些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在几位出版界大咖看来,想要升级观念绝不只是说说而已,需要亲自践行的事儿还有很多很多。
    
  为了将观念升级到融合发展的频率,很多出版社要求将互联网思维贯穿图书出版始终。比如电子工业出版社从选题开始就通过互联网众筹,该社总编辑刘九如举例,该社的“互联网+”系列图书采取的就是互联网众筹模式,策划编辑联合相关专家,讨论提出丛书的出版大纲之后,将出版大纲放到网上和微信上“众筹作者”,经网络筛选,最终确定丛书出版由几组专家分工负责,明确几位作者参与撰写,由一位专家统筹,促使丛书较快出版。
    
  除了升级互联网观念外,主题出版的观念也在升级。在一般人的理解中,主题读物没有市场,就是纯粹的服务大局。但是在浙江人民出版社社长何成梁的眼中,这种观念需要改一改。早在5年前,该社就敏锐地意识到了主题出版物的市场需求,在过去的3年中,浙江人民出版社在时政主题出版方面,抓住了《之江新语》《大数据时代》等超级双效图书。此外,像胡鞍钢的“中国国情分析”系列,每年一本,每年的发行量都在5万册以上。而“三读丛书”一年的销售就达到60万册。“对大多数出版单位而言,主题出版可能还是很窄的一个概念,但我认为,只要总体上是围绕着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的,我们所从事的一些出版工作,都可以列入主题出版的范畴。而且,要通过宣传营销寻求最大的发行量、最广的受众面。因为现今的中国,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创新与变革,不仅包括党员干部,即使是普通老百姓,也希望能够更好地认知社会,认知社会变革的方向,了解政策和世界格局会如何影响自己的生活。由此,主题出版也是非常契合读者需求的大众出版方向。”何成梁说。
    
  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曾策划了《明朝那些事儿》系列、《后宫甄嬛传》系列、《诛仙》系列等超级畅销书,但是沈浩波也坦言,辉煌过后,他突然有一天发现销量也开始下降了,而这下降与自己的观念没有跟上读者更新换代有关。“主流读者群从‘80后’向‘90后’‘95后’快速转移,为了了解这些读者群在想什么,我下血本招来了一位1989年出生的产品经理,并从这位产品经理的身上了解到了关于‘二次元’的一切。”正是在这一次的观念升级之后,磨铁图书才走出了低谷,开始了新的探索。
    
  渠道升级:拼的是开拓整合
    
  热词儿:大发行时代、社群营销
    
  市场时代,渠道为王。当传统发行渠道慢慢萎缩时,不少出版社开始寻找更多发行渠道,目前开拓的主要是网络渠道、机场书店、高铁书店、母婴用品店等。
    
  “我们已经进入移动互联时代,高度重视网络渠道,是我们渠道建设的重中之重。”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张克文说。重视网络渠道的不止是张克文。沈浩波表示,他们为了拓展网络渠道,如今在每一个城市都扶持了一家天猫书店,“移动互联网的助推,让大发行时代成为可能”。
    
  电子工业社图书营销更是全面与网络渠道对接。据刘九如介绍,目前该社在当当、京东、亚马逊三大网店的销售增长连续2年都在50%以上,并积极支持传统书店构建网络渠道,连续两年牵头组织了实体书店对接线上平台的交流培训,帮助实体书店实现线上线下有效结合,目前电子工业社也是文轩网、博库网等线上营销平台的重要合作伙伴。除此之外,针对自媒体网络渠道的价值也在不断开发中。刘九如说:“我们探索了网络的社群营销,效果很不错。之前我们与美国硅谷思想家凯文·凯利合作的《必然》出版后,营销部门就与‘罗辑思维’平台合作,不到两个月时间,‘罗辑思维’平台粉丝订购图书超过20多万册,创下科技专业图书的营销奇迹。同时,我们还与‘影响力俱乐部’‘大V店’‘凯叔讲故事’‘辣妈帮’‘教子有方’‘飞芒翻书’等自媒体合作,网络渠道的销售成绩显著。”
    
  而谈到渠道升级的关键词,张克文认为是“创新”与“整合”。怎么理解这两个关键词?从安少社之前的一些动作可见一二。此前,安少社专门成立了一个股份公司来经营特种渠道的图书,通过整合资源来打通新渠道,比如该社和“孩子王”在成都双流机场店开设好好玩童书馆,和乐友合作在其全国各地的A级店开设图书专柜。除了合作之外,安少社还尝试自建渠道。“对于少儿类图书,家长们更在乎实体书店带给孩子的阅读氛围、阅读感受,以及促进孩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我们决定成立儿童体验式阅读书店。通过自建渠道,我们能把最新出炉的图书第一时间提供到安徽少儿书店进行展销,并且能做到体验与零售结合、店内与店外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图书与衍生产品结合。”张克文说。
    
  产业升级:敢于出去“抢饭碗”
    
  热词儿:“大智移云”、“互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AR/VR、IP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市场环境快速发展变化,让业内很多出版单位在继续做强主业之外,也在积极拓展新业态,去和别的行业“抢饭碗”。
    
  “机遇总是属于有准备者。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促使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快速融合,进一步实现行业的升级。”刘九如认为,“大智移云”、“互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AR/VR(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新的技术与应用,新的业态与商业模式,给出版社深入挖掘科技出版提供更多选择,出版社可以不断升级观念,比如通过信息资源建设、研究咨询开展信息服务来打造专业知识服务平台等。刘九如通过电子工业社的尝试来进一步详细阐释他的观点:“我们在2013年组建了华信研究院,研究院从研究出发,联络专家学者,开展战略软课题研究,针对产业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然后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图书出版和知识服务,并与互联网实现对接,打造面向行业系统的知识信息服务平台,这就是我们推动业务转型、实现融合出版、开展研究咨询,从而将出版社转变为知识信息服务提供商的基本思路。”
    
  “产业转型不是漫无目的地进行产业拓展。”关于产业转型,张克文提出两个转型方向:以少儿出版为例,一是围绕少儿出版主业,进行内容产业链的拉长和延伸,称之为内容产业转型;二是围绕儿童、文化、产业3个核心词,加快儿童文化产业的转型。在文化产业转型中,像安少社在尝试打造的书香幼儿园,就受到了很多家长的欢迎。“由我们来打造书香幼儿园抓阅读,家长会觉得特别有说服力,而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推广我们的绘本,书的转化率可想而知有多高。”张克文说。
    
  再看最近大热的《微微一笑很倾城》等图书内容的IP开发,通过影视等多种形式呈现,出版单位的图书内容不仅得到了更进一步的传播,而且获得了图书销售难以企及的经济效益。提到传统出版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沈浩波认为IP时代将带来产业升级红利,会进一步打破行业壁垒,以实体出版为基础,跨产业发展将渐成主流。“我们已经投拍了电影《悟空传》《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目前还在启动几部大电影的拍摄计划,也均由磨铁自有IP改编。随着磨铁娱乐全面进入电影和电视剧的投资开发制作,磨铁体系内的IP生态完成了初步布局,从IP生产、IP孵化,到IP运营、IP开发再到IP变现,在集团内部构建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沈浩波说。

[时间:2016-09-26  作者:袁舒婕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