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范围内的版权贸易日渐繁盛,产生了一批专业的版权经理人。他们逐渐成长为国际出版市场上不可或缺的角色,成为国内出版机构认识世界、共享优质出版资源的纽带,可以说是出版国际化的架桥人。
在国际交往日益密切的时代,版权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文化资源,也成为出版机构拓展全球市场的关键因素。全球范围内的版权贸易日渐繁盛,版权贸易市场迅速扩大,并产生了一批专业的版权经理人,他们逐渐成长为国际出版市场上不可或缺的角色,成为国内出版机构认识世界、共享优质出版资源的纽带。
第23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再度来袭,在这场盛大的书业嘉年华上,又有一大批海内外的职业版权经理人大显身手,互通资源,引进或输出大批优秀的图书版权,促进优秀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传播。
中国版权贸易起步晚发展快
版权贸易在一些欧美国家已有百年历史,发展较为成熟,建立了完整的版权贸易保护政策,有专门的人才和队伍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运作。
大约在20世纪末,欧盟信息监测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版权贸易收入约达1100亿美元,大大超过了全球普通图书产品的交易总收入。也有数据统计,1998年前后,英国每年的版权贸易总收入达180亿英镑;同一时期的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也在版权贸易方面成绩不菲,各国版权经理人也从早期较为分散的状态逐渐聚合在一起,活跃在国际图书市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简称“人大社”)副社长孟超曾根据不同的功能定位,将海内外版权经理人分为几大类。
首先,是出版机构版权部门的工作人员。当作者把一部书稿交到出版机构时,出版机构为了直接开拓海外市场,输出或引进国外优秀出版物,会和作者签订多种语言的出版合同,并培养自己的版权贸易工作人员或成立国际版权贸易部门。目前,这种情况在各国比较普遍,中国大陆出版社取得境外版权授权绝大部分都是采用找原版书出版机构的形式。
其次,是自由版权经理人,又包括版权代理公司的版权经理人和个人直接操作项目的版权经理人。如美国的一些大学出版社,虽然规模不大,但出版的图书很有特色,他们通常会将本社版权事务委托给版权经理人,并与其建立长期固定的合作关系。海外的个人版权经理人十分活跃,国内则以版权代理公司居多。最后,孟超还提到了作者本人拥有版权的情况。这主要表现在一些学术著作或销量不高的图书上,也有极个别实力雄厚的作者愿意自己保留著作版权。
与欧美等国相比,我国的版权贸易起步较晚,版权经理人群体的出现和发展也多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彼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资源破门而入,自1992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版权公约》和《伯尔尼公约》后,版权贸易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2010年以来,版权贸易结构不断优化,版权输出从2010年的5691项增长到2015年的1万多项;版权贸易逆差大幅度缩小,引进输出比从2010年的3:1缩小到2015年的1.6:1;实物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图书等实物产品累计出口2000多万册。
面对这些不断增长的数字和成绩,日益活跃的职业版权经理人以及各出版机构日臻成熟的版权贸易团队发挥了重要作用。
团队管理机制日臻完善
20多年来,国内的版权经理人从自己摸索到与世界接轨,从着力引进到扩大输出,虽然有波折但一直在前进。各出版机构也越发重视职业版权贸易人才队伍的建设。目前,许多出版机构开始着手或已经建立了国际合作部、海外合作部、版权部等相关部门,并着力打造一支专业化的版权贸易队伍。
例如,在2015年度“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综合排名中位列第一的人大社是最早建立独立建制版权贸易团队的出版社之一,上世纪80年代就设立了国际合作室,随着版权输出贸易量的扩大,2015年11月,人大社国际出版中心成立,共有4位专业的版权经理从事版权和海外销售业务。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2006年开始版权贸易工作,当时以版权引进和输出为主,后在2011年组建了国际分社,全面负责版权贸易工作,目前共有11人,主要开展版权代理和国际合作出版等业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简称“华东师大社”)在1998年就成立了版权部,目前,版权部有全职经理人3人,主要负责版权“引进来”“走出去”工作,但华东师大社副社长龚海燕也坦言,随着版权贸易的规模日渐庞大、形态日渐立体化,版权部门人手稍显不足。
还有一些本身就以国际化文化传播为核心业务的出版机构,如典型的外向型出版机构五洲传播出版社,成立20余年来,一直在版权输出方面成绩突出,版权输出版图日渐扩大。据统计,过去的5年里,五洲传播出版社年均图书版权输出超过110项。
正规化、常态化的版权贸易人才培养机制关系到我国版贸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不少出版社的相关负责人都表示,近年来,社里对版贸团队的管理日臻完善,不仅建立了完善的版权贸易工作流程,设置了年度任务指标和绩效考核标准等,还会组织版贸人员定期、有计划地进行相关培训。此外,还大力支持编辑参加各大国际书展,学习经验,增进和国内外版权工作人员的横向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储备合格的版权工作人员。
还有不少出版社都针对版贸团队建立了特色管理机制。比如,译林出版社在版贸人才招聘过程中设立了严格的标准,录用后还会对其进行专项业务培训,包括所属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安排的海外培训课程等。
人大社则建立了分级分类管理机制,国外的一级学术出版社和综合出版社是其主要合作伙伴,双方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设定选题合作领域,并优先保证版权和资金资源;二级学术类和大众图书出版社是其重要合作伙伴,双方定期举办版权推介活动和相关学术交流活动,增强互动,满足学术图书海外宣传和推广的需要;三级的各类出版社是其合作伙伴的重要补充,采用市场化和商业化的运作模式,保证版权资源安全和版税收益增长。
随着版权贸易团队规模不断扩大,管理机制日臻完善。可见,我国版权贸易人才和团队在出版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版权经理人是“朝阳”行业的新星
在出版“走出去”战略的推动下,不论是版权引进还是版权输出,都离不开国际交往,更离不开版权经理人,如今的版权贸易是一个“朝阳”行业。
在我国,版权经理人仍是一个年轻的职业,最近几年才开始规模化发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也开始高度关注版权经理人、经纪人专业队伍的培养等,并批准由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定期组织专门的培训活动。但目前我国的版权经理人队伍,特别是出版社内部的职业版权经理人团队整体规模并不大,各社相关部门人数普遍在10人以下,以3-5人居多,且有相当数量的出版社没有专职的版权经理人。
照此推算,包括专业版权代理公司在内,全国版权经理人总数恐怕不足万人。且因我国的版权贸易起步晚,这一群体普遍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即便是经验丰富、成熟稳重的“老版权”,从业经验也大多在10余年左右。
虽然普遍年轻化,但版权经理人这一职业却又呈现出极强的专业性。谈及版权经理人的必备技能,业内人士纷纷感叹,这一职业对个人的专业素养要求很高,必备素质多得无法细数——外语是对一个版权经理人的入门级要求,而熟练掌握版权业务是开展工作的基础,法律、财务、谈判等均是一个初级版权经理人的必备项目,礼仪、耐心、沟通能力等也直接影响版贸工作的开展。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副社长李广良结合自己的经验,总结出一个职业版权经理人的7大必备素质:了解大局,了解对方,了解自身,了解销售,了解外交,了解多种文化,了解法律、语言等。总而言之,做版权经理人,近乎要做一个“全才”。
除了这些必备技能外,龚海燕还提到,从自身定位出发,版权经理人最可贵的品质应当是“沉得下心”。在她看来,版权贸易是一项繁忙、细致、复杂的工作,有时一成不变的操作方式和重复劳动会让人感到倦怠;另一方面,版权经理人在搜集信息、参加书展、洽谈业务的过程中,接触到的优秀作品不胜枚举,偶尔也会心有不甘自己在“为编辑做嫁衣”。然而,正是有了版权经理人的敏锐嗅觉和专业素养,众多优秀选题才有了“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契机。
“沉得下心,在专业的道路上锤炼自己,培养对市场环境、信息流向的洞察力,就会收获职业生涯的硕果。”龚海燕说,“版权经理人的成就感不仅仅源自读者手中那一部部图书,更多的是自身的蜕变:从最开始的如履薄冰到后来的得心应手。”
职业环境需进一步优化
数字版贸成新热点
虽然中国出版业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国内版权经理人的职业现状仍面临不少问题。
从大环境来看,在版权贸易领域,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业内人士的版贸法制观念淡泊。既然与各国同处一个国际市场,就要遵守相同的游戏规则,但我国在版权贸易方面缺乏足够分量的行业政策和法规,版权贸易法制观念有待增强。
在出版界内,对版权经理人也缺乏足够的重视。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版权经理人的职责范围不够明确。有许多出版社没有专职的版权部门和版权经理人,相关工作由编辑或总编办兼任。还有不少出版社虽然有专职的版权部门和经理人,但他们往往要在本职工作以外承担大量的其他工作,如翻译、申请资助、报奖,甚至还要处理不同部门交接之间产生的琐事,大量挤占了版权经理人开展版贸业务的时间和精力。
第二,绩效考核体系不明晰。多数国内出版社的专职版权部门规模较小,社里极少会为这样小规模的部门制定专门的考核体系,大多只有粗略的年度任务指标。还有不少出版社直接将版权输出数量作为版权经理人的考核指标。然而,据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版权经理芮嘉介绍,版权的引进从初期确定意向到签订版权合同、申请著作权登记以及出书,再到最后合同到期、清理库存或考虑是否续约等全过程,往往要延续数年,工作量极大。这一系列工作在近年来重输出轻引进的大环境下,通常被大家忽略了。
第三,目前国内没有版权贸易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版权经理人缺乏自我提升的有效通路。凡此种种,都会导致版权经理人工作积极性无法被充分调动,甚至引起版权贸易领域的人才流失等问题。芮嘉说:“有同行会笑言,版权经理人就是‘几不沾’,全凭自己对这项事业的热爱。”
版权贸易是一项创造性强又复杂的脑力劳动,在既有环境下,版权贸易团队或版权经理人要如何正确选择路径,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人大社国际出版中心主任刘叶华在总结自己多年从事版贸工作的经验时指出,首先,版权贸易团队或版权经理人要建立一个稳定的客户群体,这样有利于版权引进或输出项目由单本为主向成系列、规模化发展;其次,可以推动社内翻译出版经费由外国出版社独资转向政府“走出去”补贴等多种融资渠道并存;最后,版权图书宣传途径要从以国际书展为主转向国际书展、出版社间互访、学术交流等多种途径并存。正是有赖于这些积极主动的探索,人大社近年来逐渐成为全国出版“走出去”的中坚力量。
同时,不少版权经理人都提出,版权贸易工作中最直观的感受是团队的力量,从社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到版权经理人的沟通和努力,再到编辑和译者的全力配合,以及作者的沟通互动,共同组成了版权贸易这个巨大的舞台,让所有的汗水化作果实。另外,时刻关注国际出版行业的动态也十分关键。
在数字化浪潮中,版权贸易工作需要迎接新的挑战。版权经理人在基本专业素养的基础上要学习数字出版相关知识,出版社则应注重IP、品牌、产品的“全版权运营”,努力开拓数字化版贸工作的蓝海。如华东师大社,正在逐渐形成以立体化的多学科优质教育资源“走出去”为主导的版权输出特色。
未来,依托版权经理人开展国际版权贸易与国际出版合作的现象将会愈发普遍,版权贸易人才在出版国际化当中的作用会更加凸显。业界要进一步规范和优化版权经理人的职业环境,激发他们的才能与积极性。可以预见,版权经理人这一群体会将出版国际化的桥梁搭建得更快、更稳。
[时间:2016-08-29 来源: 出版商务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