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困难的时候,还是比较顺利的时候,我们都始终坚持古籍出版的方向。”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高克勤的一席话,道出了第31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的主旨。
6月13日,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36家成员单位汇聚桂林,围绕《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畅谈“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大家聊业务、说经验、通信息,在并不充裕的时间内实现了有“收获”。在这些“收获”中,记者发现,未来5年古籍整理出版界准备充分,正呈现出集中发力态势。
“国家队”引路 地方队紧随
在古籍整理出版界,中华书局的引领地位有目共睹。“十三五”期间,中华书局的发展思路令人关注。对此,中华书局总经理徐俊在会上介绍,“十三五”期间,中华书局努力实现两个转变,即从传统文化图书产品出版商向传统文化内容提供商、服务商转变,从单一的纸质产品为主的传统出版企业向纸质、数字出版和相关文化产业并举的现代文化企业转变。
在“双效”方面,徐俊的详细描述是: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一个有担当的文化企业。到2020年,中华书局力争销售码洋达到7.3亿—8亿元,营业收入达到3.6亿—3.9亿元,利润达到4800万—5400万元。
龙头社引领,其他古籍社也不甘示弱。高克勤说:“确保上海古籍出版社专业出版能力在全国古籍类出版社中名列第二,发货总码洋在1.6亿的基础上逐年增长到2亿,利润指标在‘十三五’期间突破1000万。”
“定目标、抓规划、强重点、做精品、减品种、去库存、提效益。”凤凰出版社社长姜小青为本社梳理的21字发展方针,实际上言简意赅地表明了未来5年古籍出版界发展大方向。
完成“十三五”项目是首选
今年5月中旬,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受到古籍出版界密切关注。记者在年会上注意到,不少古籍出版社社长对本社入选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及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的项目数量均给予着重介绍。比如中华书局有16个项目入选,上海古籍出版社有14个项目入选,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有11个项目入选,岳麓书社有10个项目入选,三秦出版社有9个项目入选,天津古籍出版社有7个项目入选,广陵书社有4个项目入选、浙江古籍出版社有4个项目入选……
面对艰巨的古籍整理出版任务,记者发现各社尽管规模不一,但是社长们均表现出强烈的担当精神。如岳麓书社社长易言者所说:“需要我们站在国家文化担当和历史责任的高度,站在做品牌的高度,做好古籍整理出版工作。”
易言者介绍,“十三五”期间,岳麓书社首先要完成的国家重点古籍整理出版项目包括:《湖南文征》《八股文文话汇编》《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校释》《湖南石刻文献集成》《王闿运全集》。
对于备受关注的《王闿运全集》,易言者表示,此为湖湘地方文献六大全集之一。今年4月6日,岳麓书社联合岳麓书院全面启动《王闿运全集》整理出版工作,力争在3年内完成。
按时完成列入国家“十三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也是广陵书社未来5年的目标。广陵书社社长曾学文介绍说:“我社此次入选的‘十三五’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有:《大连图书馆藏珍秘戏曲古籍丛刊》《清人著述丛刊》《历代著名文学家墓志笺证》《明清小说俗字典》4种图书,数量上居于全国中游,多属于中小型项目,我们更有必要和条件注重质量,打造精品图书。”
根据市场需求 拓展出版领域
今年3月,北京首都博物馆举行的“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在海内外引起轰动。此前的2月,江西人民出版社的《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因出版及时,随成果展进京,同样受到关注。
从江西人民出版社的快速反应,不难看出最新出土文献选题成为有着古籍出版能力出版单位的关注点,其中上海古籍出版社就是一个。据高克勤介绍,在该社入选国家“十三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的14个选题中,有7个选题与考古有关,如《古汉字发展论及字形表》《晋侯墓地》《白鹤梁题刻研究丛书》《甲骨文合集三编》《山东省博物馆藏甲骨集》《甲骨文合集三编》等。
其实,在做深做透传统古籍出版的同时,拓展文物考古与古文字、地域文献、文博艺术画册与线装书、大众读物等板块,让这些板块成为出版社新的经济增长点,绝非仅江西人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少数几家出版社,中国书店出版社等不少出版单位也是如此。
中国书店出版社总编辑马建农介绍说,在充分发挥原有古籍图书项目出版基础上,目前中国书店已经开发出古籍图书项目的普及型延伸产品,如书法、古琴等。此外,还有从传统典籍中开发出的适合当代人需要的文化衍生品。
有产品还要让读者“品尝”体验的感觉。线装书局常务副总编辑任梦强介绍,线装书局正在推进线装书阅读体验馆建设,这个设想得到了宁波市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双方将合作在宁波启动这个文化项目。
地方古籍出版 蓄势待发中
在古工委36家成员单位中,不少是来自地方的古籍出版社。记者注意到,陕西、北京、河南、安徽、山东、浙江、吉林……虽然大家所在省份不同,但是各自的心愿却一致:希望能为地方文献的整理、出版作出贡献。
“继续加大出土文献整理出版工作力度,特别是周秦汉唐金石文献的整理出版,这是陕西乃至西北优势古籍资源,我们将按照立足陕西、抢滩西北的思路,加快推进《陕西石刻文献集成》《关中地区出土西周金文编》《秦出土文献集成》《唐代石刻文献编年辑证》《唐代石刻文献》《陕商文献辑存》等项目。”三秦出版社总编辑赵建黎介绍道。
北京出版社副总编辑安东介绍说,“十三五”期间,要在影印出版北京地方文献方面加大投资和出版力度,这将是未来几年北京出版社古籍文献出版的主体。
中州古籍出版社总编辑赵学军表示,河南是拥有古都最多的省份,地上、地下文物众多,考古发掘、研究的成果也十分丰富,为古籍出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黄山书社社长任耕耘介绍说:“作为安徽省内的唯一一家古籍出版社,黄山书社自觉承担起传承安徽地方文献的重任。‘十三五’期间,我社将努力完成《历代治淮文献汇编》《清代徽商资料丛编》《方以智全书》等安徽地方文献的整理出版。”
齐鲁书社社长昝亮说:“依托齐鲁大地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我们策划了《齐鲁大典》。这个项目对于推动地方项目和我社已有品牌有很大的帮助。”
浙江古籍出版社副社长魏晓丽说:“‘十三五’期间,在地方文献的整理出版方面,我们一方面希望能继续推进‘浙江文丛’后续项目的出版。另一方面推进‘杭州文献集成’项目。”
吉林文史出版社社长孙建军表示,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是一笔丰厚的文化资源,自东北有人类活动以来,产生了一些有影响的民族和文化遗存。尤其是满族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将这些民族的重要文献、档案、文物整理出版,意义重大。
由上述可见,背靠丰富地域文化资源的地方古籍出版社,正显现出不可忽视的一面。
[时间:2016-06-27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