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故事驱动大会上,新加坡国立大学出版社社长兼新加坡出版协会主席彼得·舒佩特介绍了新加坡及东南亚出版市场以及关于建立区域平台的想法,并探讨和中国出版市场的合作。新加坡不仅是东南亚的交通枢纽,也是中西文化产业的一个枢纽。新加坡出版市场的多语言特征也是东南亚地区多语言特征的一个缩影。本文系百道网根据彼得·舒佩特的演讲内容整理而成。
新加坡出版机构概况
我是新加坡出版商协会的主席,协会现在有67个成员。我们认为新加坡的出版产业是新加坡知识经济的支柱。我们主要有三类出版社:
第一类是STM(科学、技术、医学类书籍)和学术出版,这些出版社支持新加坡的研发活动。研发在国家层面上是非常重要的战略活动,新加坡每年花费GDP的3.5%在这类活动上。出版行业则可以促进研究者之间的联系,促进新加坡国际间的科研联系。
第二类是教育出版社。他们是家长、老师与学生的伙伴,这类书籍的出版是教育的关键任务。正是这些书将新加坡的内容展示给国际世界,在北京国际书展的新加坡展台上,你会看到很多读者在翻阅我们的教育类图书。
第三类是文学类图书出版社。我们将自己看作是新加坡创意经济的支柱,写作是讲故事的最主要的艺术形式,出版行业所培养的作家和创意,创造了内容与品牌,为电影、游戏、电视以及其他媒体行业创造了观众。这方面中国已经做的很好。我们也在向这个方向努力。
今天是个好机会来介绍一下新加坡经济的开放性。在新加坡,我们记录生活与经验的语言是国际化的语言:英语、中文、马来语,泰米尔语。新加坡只有五百万人,但使用这些语言的人不可计数。所以我们要生存,就必须与国际上非常多的出版社竞争。而新加坡是高度开放的,我们是一个自由贸易国,所以我们的成员里既有本土出版社,也有很多跨国出版公司。不仅有许多大出版社,如塞吉(Sage)出版公司,哈珀·柯林斯(Harper Collins),培生(Pearson)等等,也有很多只有一个员工的小公司。在这个开放的国家,你走进一间书店,你会发现一本畅销书的三个版本,比如同一本书的美国版、英国版和澳大利亚版,或者同一本中文书的台湾版、香港版和大陆版。
在这样的市场里,激烈的竞争有时候会使我们觉得疲惫,我们也会抱怨,甚至希望政府能设置一些壁垒。但在竞争的困境中我们看到的一线希望是,如果我们能在本土生存下来,我们就有机会把书推向国际。我们有一些出版社只有一个人、一个电话和一台电脑,但他们出版的书50%能出口国外。
在整个英文学术出版的世界版图上看新加坡,新加坡英文学术类出版物的体量并不是非常大,不能跟美国、英国或荷兰相匹敌。但新加坡只有五百万人,我们的英文学术出版物体量几乎和韩国、中国一样大。所以我们也在试着产生一些影响。我们相信,在这块版图上扩展领地是非常重要的。
东南亚出版与新加坡
在普华永道(PWC)公司做的关于全球娱乐和媒体行业的调查中,中国、印度和泰国是快速增长、规模极大、不得不进入的市场。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则是快速增长,但规模较小的市场。印度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几乎相当于东盟国家前五位的总和。但东盟几个国家并没有组成一整个市场,我们还是分开的市场,印尼非常重要,它是媒体行业增长最迅速的国家,电视,甚至报纸都增长迅速。新加坡所有出版社的总收入(3.37亿欧元)要比这个市场的价值(2.3亿欧元)要高,这代表了我们的出版者在不断出口。
我提到这些是想说,对于想要进入新加坡市场的人来说,这是非常好的市场,特别是那些使用新加坡本地语言出版书籍的出版社。这个市场很小,很容易建立人际关系,而且由于地理原因,你来到新加坡,就天然地和东南亚其他国家建立起了联系。
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增长,和中国、印度的经济高度增长有着同样的基础:家庭从原先贫穷的生活向城市化消费生活转变。所以家庭可以有更多的消费能力,对下一辈在教育上有很高的期望,他们买得起书,买得起教育服务。
新加坡图书市场概况
新加坡不像布宜诺斯艾利斯、台北或北京,这些地方,图书产业的文学的概念会非常强,说起图书,就会立即想到文学。新加坡有些不一样,它是一个很好的市场,但这个市场上,书籍的一个重要用途是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为了休闲而读书并没有别的地方那么重要。当然心灵和宗教类图书也比较重要,因为新加坡有很多不同的宗教。这种情况有利于图书生意。所以,在书店里,你会看到非常多商业书籍、自助类书籍、宗教类书籍。在新加坡,读书是为了把事情做成。
新加坡的媒体市场上杂志行业有所下降;现场音乐和演出行业在增长,但相对较小,新加坡有着全球最活跃的观影人群,影院市场很活跃,但本土电影的收入很少,本土电影人遇到的问题和出版人非常类似。图书市场是影院市场的两倍,与电视市场相似。报纸是最大的行业。
图书市场的趋势,基本上是保持稳定。有些因素是有助于这个市场的,比如家庭投入增长、人口增长、教育支出增长。但也有一些阻止的力量,这来自于家庭支出在其他一些方面的快速增长,比如家庭教师的支出,增长非常迅速,在移动设备的通信费用上的支出也在增长。
我们试图增强休闲图书的比重,这类图书现在占到60%,家庭在教科书上的支出占到30%左右,此外参考书(assessment book,类似考试真题类的图书)占到了10%,我甚至不知道在其他地区是否有这样一个类别。
在休闲阅读上,读者阅读的语言首先是英文,占了90%。用中文阅读的占了19.8%;马来语是4.3%,泰米尔语占到1.6%。这其中,有很多读者是双语阅读的。
新加坡人如何获得图书?新加坡的国家图书馆系统是全世界最好的之一,在一个城市国家里拥有24个分支,所以借阅的比例很高。在休闲阅读中,读者中最多的是从图书馆借阅,占到34.1%,27%的读者会购买,17%的读者会既买也借,剩下的,基本不读书。
如果要买书,新加坡人主要是从实体书店购买,而后是从网站购买,主要是亚马逊、当当网甚至淘宝网等国外网站。从这些国外网站买书不付税,而在书店买书你要多付7%的税,这对本地书店来说不太公平。我想我们需要找到一些方法来保护实体书店。在新加坡,还有对书店更加严峻的挑战,国家图书馆开发了一个APP,它允许你扫描书店里的条码,然后在图书馆系统里搜索,当你坐车回家,走出车站,你跑到图书馆就可以拿到这本书,借阅免费。所以,生活对实体书店来说确实有点难。
对我来说,最大的问题是,新加坡人是面向未来的,在一个调查中,54%的人认为互联网和电脑在未来20年里会取代图书。所以我们非常努力地去改变人们对图书的认识。如果所有内容都跑到手机里,就真的没有未来了。
新加坡的出版市场在升级。虽然市场趋势稍稍有些下降,但整体走向还是乐观的。在这两年,我们有新开的书店;电子商务在增长,很多出版社在这个方面找到了销售增长点;教科书市场面临挑战;专业出版和科技出版增长很稳定,因为教育支出在不断增长;我们的IP市场很小,但我能感受到它的到来,这方面我们需要多向中国学习。
本土出版充满了生机,有一些出版社非常有勇气地出版了一些本土图书,本土出版的图书的销售占比增长了很多。这其中优秀的有漫画书《The Art of Charlie Chan Hock Chye》(《陈福财的艺术》,获得新加坡图书奖的最高荣誉:年度图书奖),《寻找》(一本中文童书)。虽然中文阅读者占比小,但中文书仍能产生很大影响。
新加坡出版应该如何应对这些市场的问题?我认为我们需要推进本土出版商的国际化,建立出版合作的亚洲平台;推进国家阅读运动以促进阅读和图书文化;支持本土文学的推广,将新加坡打造成一个国际出版业务的交流中心。
与中国的合作机遇
新加坡出版与中国的合作机遇包括:在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建立版权交易的新平台;增加中文图书的直接交易;共同培育亚洲区域的英语书籍市场,加强学术交流,并利用英语促进亚洲内各国的交流。
[时间:2016-06-12 来源:百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