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铅山连四纸”古法技艺还需多方努力

铅山连四纸

  “铅山唯纸利天下”。江西省铅山县造纸历史悠久,明朝时期曾为南方造纸业重要基地之一,铅山连四纸被列为朝廷贡品。当地石塘古镇曾被誉为“千年纸都”,有“药不到樟树不灵,纸不到石塘不行”的美名。

  2006年,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江西省含珠实业有限公司受县政府委托,成功恢复了连四纸72道工序古法制作技艺,并成为江西省首批申报的3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之一,所生产的纸品为国家图书馆和杭州西泠印社等国内众多知名文博单位用纸。

  然而近期笔者获悉,含珠公司因资金链断裂,员工工资已停发8个月,掌握古法造纸技艺的60余名工人陆续流失或离职,2名被认定为省级非遗传承人中,有一人年近九旬,另一人也即将离开公司,公司运行几乎陷于瘫痪。文化界人士纷纷呼吁,流传千年的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传承面临难题,各级政府部门应结合实际,落实或出台新的扶持政策,抢救“非遗”。

  含珠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鄢中华说,公司已到了难以为继的关口,如果不能挺过去,企业将倒闭,工人将全部流失,省级非遗传承人也将无奈改行。此前历尽千辛万苦恢复的连四纸制作技艺的传承又成了问题,前期投入也将打水漂。

  据鄢中华介绍,含珠公司是县政府授权委托生产铅山连四纸唯一一家文化企业。仅为挖掘民间古法造纸技艺并予以恢复,公司就投入了1000余万元,经历数万次实验,最终如愿以偿。虽然连四纸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率极低,但在高端书画用材市场及礼品用纸等领域备受青睐,颇具市场潜力。因此,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几年前就制定了后期增加3000万元投入的发展战略。但公司一直面临贷款担保难题,资金链已断裂,引发了员工工资停发、成熟纸工纷纷流失等“多米诺骨牌”效应。他说,振兴传统产业,所需投入资金数额巨大,单靠企业自身难以承担这个重任。此前,铅山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有些政策至今没能落地。

  据了解,2015年江西省出台了《非遗保护条例》,省政协委员、江西师大非遗研究中心教授王健是参与该《条例》起草的核心专家,就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再次面临传承问题,他深感痛心。他认为,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相关政府部门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认识,相关扶持政策不能落实到位,普遍存在“重申报、轻保护,重开发、轻管理”的现象,影响了非遗保护工作的实际效果。其次,受现代工业文明的强烈冲击,非遗生存所依赖的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少非遗正逐步失去其生存的土壤。作为从事非遗产品生产的企业应紧跟市场步伐,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相结合,增强非遗活力及企业造血功能。

  王健表示,就铅山连四纸企业当前困境,下一步将与省内其他学者共同撰写调研报告,提交省政府,并提出对省级非遗传承人给予相应补助及荣誉的相关建议。他说,目前全省34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均享受每人每年由国家财政承担的1万元补贴,但314名省级非遗传承人无任何补贴。他在参与《条例》制定中,曾提出由省级财政承担,给予314名省级非遗传承人每人每年5000元补贴,但这一建议未被采纳。而浙江、福建、四川等省份大多出台了此项补贴政策。

  当前,全国连四纸传统技艺的传承以江西、福建、四川3省为主。王健认为,江西要保护好这张文化名片,抢救连四纸古法技艺,首先要认识到位,才能谈保护、传承、扶持。地方政府及各级职能部门应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积极为企业融资提供帮助,并帮助企业转型,可走文化、旅游项目立项渠道,以此获得专项资金支持。还可发挥庐山、井冈山等景区作用,将非遗展演及产品嵌入景区,朝大众化旅游产品发展,让企业有造血功能,以弘扬地方特色文化。

[时间:2016-06-03  作者:童梦宁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