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翻译,我也可以和老外做生意!”这是印在三元里融合社区首届英语班招生简章上一句话!近日,三元里融合社区首届英语班正式开课。记者了解到,与过去不同的是,这次的融合课堂中,三元里街辖内的外来工不仅仅是学生,还是课程的发起者和负责人,他们自行设计招生简章、自行招生、自行制定课堂纪律等。
“这是我的名片。”“请扫下我的二维码!”“有事情可以给我发微信”……上述英语对话出现在了三元里融合社区首堂外来工英语课上。5月17日,三元里融合社区首届英语班开课。开课前,学生代表首先与本次的授课老师、广州市开放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容华丽进行了沟通,将其他学员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了反馈,如互递名片、掌握订单、询价等。
在全班近30名学员中,陈春龙一家最为惹眼,因为他和妻子、女儿、侄媳妇成了英语班的同窗。陈春龙的女儿、今年19岁的陈柳告诉记者,是母亲帮大家报的名。陈春龙的家族印刷企业从2008年开始便进入电商领域,目前企业涉外业务的比例达70%以上。
“我们较早接触互联网,订单不少从意大利、韩国、菲律宾等国来。去年国外订单至少有100万元。”陈春龙的妻子朱小英说,因为有现实需要,自己和老公都学习得特别认真,上完课回到家,一家人还会一起练习一下。
“以前都是请翻译,我希望能够和国外客户有更深入的交流。”陈柳为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多学一点跟印刷制造有关的专业词汇,下次就能跟老外解释印务流程,“体现我们专业性,让客户更加信赖我们。”陈柳笑言。
特别的英语课不仅仅是免费
三元里融合学堂校长吴治平说,本届英语班全部免费,于每周二、周四晚7点到9点开课,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知识学习和口语模拟练习两大模块。每一届英语班持续3个月,每个月开课16堂,一届下来共48堂。
学员都是谁?清一色“印刷工”
叶菊梅今年40多岁,是一家印刷店的老板,她负责本届英语课的招生工作。记者了解到,本届英语课学员全部来自居住在三元里松柏岗社区的印刷行业外来工,有商户老板,也有业务员,他们大多数来自湖北洪湖螺山镇。“仅上了一堂课,不少人就感到很实用,想再给家里人报名,但为了保证质量,只能等下一届了。”叶菊梅说,目前,报名学员小者19岁,长者40多岁。其中,不少报名者是整个家族数口人来报名。“在三元里的洪湖印刷工,都是家族式聚居。现在,大家也一块来学英语,我们家族也有3个人报名。”叶菊梅说。
上课都学啥? 学了潮词“3D打印”
这个特别英语班都学些什么?“我们做印刷生意需要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叶菊梅告诉记者,所学英语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印刷生意中与客户沟通的一般性对话。如,见面口语、互换卡片、价格谈判等。二是印刷行业的专业英语。例如,纸张厚度、规格,印刷颜色,印刷工艺(金箔印刷、过胶印刷、光面、哑面等),产品类别(高档礼品盒、包装盒、画册、标签、无纺布等)。
在第一次课上,容华丽就给出了3D打印(3D printing)这样风头正盛的产业名词。她解释,第一轮教学主要以印刷从业者为主,由于部分学员有一些英语基础且有着较强的目标性,因此她所教授的英语词汇便与印刷行业有关。
英语课堂全程
由外来工组织“不用翻译,我也可以和老外做生意!”这既是印在三元里融合社区首届英语班招生简章上的一句话,也是此轮融合课堂成立的最初动机。吴治平表示,未来将根据外来工的需要,将英语课堂教育拓展至皮具行业、化妆品行业。
三元里融合学堂校长吴治平表示,最初有外来工找到她说想学外语,然而,由于担心学习者热情不高、人数不够,她就把招生的任务交给了外来工自己,“我告诉他们,只要招生人数超过20人就开课,没想到最后参加的人数接近30人。”
叶菊梅告诉记者,通过以往的写作班训练、亲子课堂等课堂训练,他们对一轮课程教学的准备工作熟记在心:从印刷、张贴招生简章,确定学生人数,再到制定课程内容、课程时间、课堂规范,本次的英语班可是一件也没落下。“来这里学习的人不能缺课,不能迟到早退,要守课堂纪律,严格依照课堂纪律来执行。”
国外订单渐多 英语课真“解渴”
1995年,湖北省洪湖市螺山镇人杨氏两兄弟首先来到三元里,开始做起了印刷业。不到两年,发现市场庞大的两兄弟,带了同村人过来“捞金”,大家都落脚在三元里松柏岗社区,共同成为印刷业大军的先头部队。如今,在三元里,来自湖北洪湖市的外来工激增至10000余人,这相当于将三分之一的螺山镇人整体迁至三元里,形成了“成村成屯”的聚居状态。近年来,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展,不少印刷店把工厂搬到了海珠区工业大道一带,但是,门店和住处还是在三元里松柏岗社区,这里已是螺山镇人的第二故乡。
此外,洪湖螺山镇印刷人的生意也有了进一步发展。“有不少印刷店做到了千万元资产的级别。另外,不少印刷店都瞄准了外国订单,可以说,现在80%的印刷店都在做外国订单,都有或多或少的外国客户。”叶菊梅说,过去不懂英语,特别是不懂印刷行当专业英语,自己的印刷店错失了不少生意。
“有的外国客户第一次来谈生意会带翻译,但是有些担心翻译从中拿回扣就不带。语言完全不通,鸡同鸭讲,全靠比划。谈价钱,就拿着一个计算器,按下阿拉伯数字,谈设计款式,就只能靠手势。”叶菊梅说,英语课堂很“解渴”,这一堂课学了几个单词,回去就立马能用得上,感受到切实的好处。
[时间:2016-05-24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