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概念图”到“施工图”:出版立体解读“十三五”

出版十三五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五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将取得决定性成果的五年。中央提出,要充分认识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我国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和面临的风险挑战,强化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突出改革创新,破解深层次矛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提质增效升级。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对外开放不断扩大,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各类经济基础、体制环境和社会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在面临新挑战的同时,也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实力将进一步跃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也将进一步增强,以“一带一路”“亚投行”“高铁外交”等一系列国际战略为引领,中国世纪、中国影响、中国声音、中国形象、中国故事将呈现全面扩大和强力提升的新格局。国内国际市场一体更为紧密,经济文化交融更为深入,文化外交互动更为频繁,文化形象文化产业“走出去”更为常态。大力提升国际文化传播能力体系建设,将成为中国文化强国战略的重中之重和核心工程。与此同时,国际市场动荡,国内深层次矛盾凸显,中国经济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如何集聚中国高层智囊,解读新规划,剖析问题与挑战,阐述发展新突破,诠释“互联网+”“一带一路”等新机遇,破解“滞胀”,粉碎“中等收入陷阱”,可谓万众瞩目。就出版传媒业而言,各类解读、研讨 “十三五”的选题更呈井喷式出现,并随着改革进度的不断深入,有望在图书市场迎来新的爆发点。这些选题着眼点各异,为高层和基层明大势、看大局提供了智库功能。

  概念难点:专家把脉厘清

  “十三五”时期,各类新概念层出不穷,无论政府官员还是普通读者对这些理论、提倡未必能理解到位。以“供给侧改革”为例,这是中央审时度势提出的一项重要的经济结构调整战略,但当下一些地方和部门对这场改革的内涵和措施还有不少误解,如果不及时厘清,将会影响到改革的成效,甚至是成败。

  在这一背景下,出版企业邀请权威专家策划各类解读“十三五”热点的图书选题显得尤为关键。化学工业出版社近日出版的《供给侧的觉醒:从财富原点再出发》是一个典型策划。该书作者是著名经济学家、新供给主义经济学领军人物滕泰,他在去年11月应邀参加总理召开的经济形势座谈会,并作了《从供给侧改革,全面降低企业成本,开启经济增长新周期》的汇报。滕泰在书中详细解读了“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概念和理论,读者在理解“供给侧改革”时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滕泰认为,要使中国经济重新恢复增长动力,必须从供给侧发力,短期要尽快降低融资成本、大规模减税、放松垄断和行政管制,多方面降低对中国经济的供给约束;中期应通过市场化手段,让生产要素从那些供给成熟和供给老化的产业,尽快向新供给形成和新供给扩张阶段行业转移,更新供给结构;长期则应该深化供给侧改革,减少对劳动、土地、资金、管理、技术等各生产要素的供给抑制,提高供给效率、降低供给成本,让五大财富源泉充分涌流,开启中国经济的新一轮上升周期。这些观点在同类“供给侧改革”的选题中却不多见,更受读者关注。

  浙江人民出版社围绕权威专家持续打造系列作品的模式也颇具代表性。据该社副社长虞文军介绍,作为国家发展专家委员会专家、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一直把研究中国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作为重要的专题,进行持续性研究、跟踪性研究和系统性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起,胡鞍钢就是浙江人民出版社的主力作者之一,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胡鞍钢国情分析系列”也成为该社的“金名片”。浙江人民出版社为配合2016年全国“两会”召开和“十三五”纲要出台,打造了《“十三五”大战略》《中国:决胜百年目标》《中国新理念:五大发展》等书。这些图书从“十二五”时期发展评价、“十三五”时期基本定位、“五大发展”重要理念、“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等方面对“十三五”作了前瞻性的解读。

  除了上述单一专家对“十三五”的详论与著述外,还有许多出版社邀请多位知名专家分章论述或将他们的相关论文结集出版,这样的做法也较为多见。比如中国文史出版社的《供给侧改革》的创作团队是由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张五常、厉以宁,财政部长楼继伟,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等领衔。相似的策划还有人民出版社的《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权威人士谈当前经济怎么看怎么干》、群言出版社的《解码“供给侧改革”:2016~2020中国经济大趋势》等。

  经济全局:给予模式建议

  当下中国经济正处于下行阶段,经济发展从注重数量转向到更加重视质量。受经济周期规律的影响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制约,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将会是一位数的中高速增长,与国内外的社会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国内还存在一系列问题,经济发展情况与人们预期有差距。在“十三五”规划当中,经济转型升级将是规划的重中之重。要实现这一目标,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进一步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乃是题中应有之义。这一现象也直接影响了出版企业对选题角度的倾斜程度,解读“十三五”经济脉络、经济战略的选题变得最为多见。

  中信出版社针对经济、金融的改革发展,策划了一大批选题,并且定位各异。像《重构增长秩序》,这一选题即着重解读“中国如何重构经济增长秩序”,和当下的经济大环境密切关联。作者张文魁认为,在新秩序下,经济增长主要不是依赖大量的要素投入和追赶式工业规模扩张,而是更多通过在物质资本形成过程中内生地创造、使用及利用知识资本,摆脱物质资本报酬递减趋势,以更多内生效率提升来实现适度持续增长,同时极大地消除各种失衡,促进社会全面繁荣进步。另一本《走向“十三五”:中国经济新开局》则从“前瞻性的政策实施建议”入手,该选题由吴敬琏、刘鹤、樊纲、易纲、吴晓灵、许善达和蔡昉主编,全书围绕中国经济走向“十三五”的经济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诸如在养老保险改革、国企改革、政府与市场关系、国家规划怎么编制、区域协调发展和我国中长期发展展望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的,在社科领域向来以智库定位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围绕经济领域中的“金融体系改革”部署了诸多策划,在其看来,“十三五”期间,本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中国金融体系改革还应有所突破。因此,该社的这类选题更能体现“建议”思路。例如《“十三五”时期的中国金融体系改革建议》认为,货币政策调控机制从运用行政机制直接调控向尊重市场机制间接调控转变,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式、业务模式和管理机制实现转型,构建多层次债券市场体系和完善多层次股票市场体系,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深化政策性金融体系改革和探索基于负面清单的金融监管模式等。《“十三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支持政策研究》则基于中国产业结构的变迁过程和表现特征,分析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深层矛盾,从历史演进和国际分析两大视角透视中国产业政策实施的内外部环境,探讨“十三五”时期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与战略机遇。

  局部细分:强调案例特色

  盘点各类解读“十三五”的图书选题,不难发现,除上述由概念、整体入手的策划之外,还有不少选题是以地方、局部为着眼点,这些图书强调案例本身的特色性,更有针对性。

  譬如,“十三五”时期是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国能否共同实现全面小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西部地区。经过15年的发展,“十三五”时期西部大开发存在着如何实现战略深化的迫切问题。在这一背景下,针对西部地区新的发展形势、阶段特征和战略目标,经济管理出版社策划的《西部大开发“十三五”总体思路研究》便显得有的放矢。

  不过,整体来看,关注西部发展和“十三五”规划的选题策划还非常少见,像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完善、空间格局优化、扩大开放合作等“十三五”时期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任务都有不少可挖掘的出版元素。

  其他的策划还能看到许多,比如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湖南省“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专题篇为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相关研究人员从“十三五”时期湖南经济发展区位优势、“三量”齐升等角度开展的专题研究报告;案例篇选择了娄底市、双牌县“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作为案例。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的《开放改革引领创新转型——上海“十三五”发展规划思路研究》以上海重大发展问题、突破短板制约为导向,提出上海“十三五”时期需要特别聚焦的重点任务,即“开创四个新格局,夯实三大支撑体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十三五”江苏区域发展新布局研究》立足世情、国情和江苏省情,在“十二五”规划带动的苏南转型、苏中崛起、苏北振兴的良好态势的基础上,特别是近两年对苏中的融合发展、特色发展,对六大片区的扶贫开发提出新的要求。

  还有不少出版企业结合自身的资源背景,策划了一批具有专业特色的“十三五”解读选题。比如中国法制出版社的《法治与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建议〉之法治研读》、人民交通出版社的《“十三五”和“十四五”交通建设发展与投资需求》。前者以“三种规律”为遵循,以“四个全面”为布局,以“五大理念”为指引,分析了在法治轨道上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经济与法治的高度融合,促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开拓发展格局、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后者解读了改革开放以来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政策和模式的演变、投资规模和资金结构,给出了“十三五”“十四五”投资规模和设施总量水平测算,交通产品属性和增加政府提供的可能性及方式,债务规模与偿债压力,相关政策取向调整与措施等。

[时间:2016-05-09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