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产业链共谋“十三五”数字出版新征程

出版十三五数字出版

  近日,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主办的2016全国新闻出版单位数字出版工作交流会暨数字出版部门主任联盟年会在京召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司长张毅君、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总局数字出版司副司长冯宏声等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十三五”开局之年的本次年会吸引了众多新闻出版机构数字出版负责人及数字技术商、销售渠道商、阅读终端厂商的代表参与,共谋“十三五”数字出版新征程。

  “十二五”成果初显

  转型常常伴随着迷茫和阵痛,在“不做等死,做了找死”的忐忑中,数字出版转型探索在“十二五”期间拉开帷幕。“数字出版”成为政府部门的重要战略部署,同时也是各种会议的中心议题。张毅君在会上表示,“十二五”期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数字出版内容投送平台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等多个文件,在全国上万家书报刊单位中遴选确定了170家典型示范,有利带动了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并为争取国家财政资金的扶持创造了有利条件。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期间,数字出版和科技创新工作总计获得国家中央财政直接投资超过30亿元。

  与顶层设计相呼应的是,“十二五”期间大部分新闻出版单位建立了数字出版部门或者投资设立数字出版公司,开思路、招人才、集资源、搭平台、建数据库、拓渠道,产品类型日益丰富,消费市场逐渐活跃,数字出版“走出去”的步伐加快,跨界融合不断深入。据悉,2015年数字出版的整体营收已经超过4400亿元,在新闻出版总收入当中占到了20.5%。借助数字出版服务,出版单位进一步从内容提供商实现向内容服务提供商的转化。

  在教材教辅数字化上,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章梓茂介绍了该社自主研发的“M+BOOK技术”,应用该技术的融媒体教材,可以图像作为入口实现音视频和三维图像下载。为了防止盗版,教材采用“一册一码”方式,全书只有一个二维码,读者购买该书后,只要扫过这个二维码,第二个人便无法再扫该二维码下载相同的资源。西安博创软件有限公司开发的专为中小学生打造的教辅APP“导学号”也吸引了参会者的关注。与大部分互联网技术公司类似,西安博创可以为出版社免费将教辅题目数字化,并为每道题目配上对应的导学号,输入导学号后师生可获得解题辅导,西安博创并不参与配有导学号图书销售的分成,而是将盈利定位在后期云端数据分析的增值服务上,如为特定师生提供定制化的教辅产品等,与出版机构实现七三分成。学术出版及大众出版的数字化成果也颇为显著,如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的“数字水利出版平台”、电子工业出版社的电子技术智库等。

  “十三五”谋定而动

  尽管效果初步展现,不少参会人员仍然表示,当前,我国的数字出版仍处于初级阶段,传统出版观念的束缚、机制体制有待完善、技术人才的缺乏以及盈利模式“悬而未解”仍是数字出版推进的“拦路虎”。电子工业出版社数字出版中心副主任王德胜从该社的实践提出,数字出版的知识服务转型要处理好5大关系:技术跟内容、产品和需求、传统内容资源与数字内容资源、内容提供商和平台运营商、传统出版产业数字化升级与数字出版产业新业态的关系。

  此外,总局数字出版司网络出版监管处处长张怀海还就与会人员较为关注的、于3月10日起正式实施的《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要点和热点进行了解读。张怀海提到,新修订的《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在设定准入条件下把传统出版单位和非传统出版单位分别对待,传统出版单位只要有意愿且具备基础条件如确定服务范围、具备必要技术设备且相关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存放在境内,都可申请,这对于传统出版单位来说,无疑创造了利好条件。非出版单位除需具备传统出版单位的申请条件外,其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负责人至少1人应当具有中级以上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还应有8名以上出版及相关专业技术职业资格的专职编辑出版人员,以此保证出版物质量。

  会议还邀请了中国台湾凌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艺数位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台湾数字出版情况及相关经验。

[时间:2016-05-09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