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版面缘何获得亚洲新闻奖?

《中国日报》亚洲新闻奖

  一个弯弯的形如船帆的黄色奖杯,上面用英文刻着“报纸的整体设计”“中国日报”字样。

  这是《中国日报》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专刊》在世界报业和新闻出版商协会(WAN-IFRA)举办的亚洲新闻奖评选中,获得的“报纸整体设计银奖”奖杯。

报纸整体设计银奖奖杯

  4月12日下午,《中国日报》版面设计中心设计副总监田驰就《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专刊》获奖情况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作了介绍。田驰说:“这次评选,不仅涉及内容,还有照片、插画、图表,反映的是报纸的整体设计水平,是一个综合实力的比拼,能够获奖真的分量很重。”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专刊》版面之一《中国日报》 供图

  大号标题 大胆留白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专刊》中国版发行12版全彩,以生动的现场图文报道配合精美的版面设计和插图,展现了多元视角下的纪念大会盛况,着重阐释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据田驰讲,这期报纸至少提前20天就开始策划,集报社的全体力量,从内容安排到版面呈现,都作了精心策划和设计。除了当天前4个版从白纸做起,费了很多功夫,其他的版面基本上都提前完成到了半成品。

  比较吃功夫的是当天的头版,版面设计中心设计了很多种方案,大家在记者们提供的很多照片中,选取了一张最能体现当天最感人的一个场景:受阅抗战老兵。田驰说:“因为我们的阅兵不是宣传武力,更不是炫耀自身实力,而是庆祝胜利,缅怀抗战老兵,纪念他们为抗战胜利所作出的贡献。”

  由于这张照片拍摄的场景很大,设计人员便通过剪裁,非常好地集中表现老兵们的神态和每个人的表情。在版面设计上,采用大号标题,大胆留白的形式,将向抗战老兵致敬的理念和主题传递给社会,让读者在阅读中享受很温馨、很美感的视角冲击。田驰认为,如果靠想当然,把各种场景的照片放到一版上,让读者至少从视觉上抓不住重点,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用活照片 精制图表

  根据采编中心安排,第4~5通版是记者手记,版面设计中心提前设计了几种呈现方案:有的认为让每个记者在他的角度拍一张照片,用这样的形式来支撑版面;有的画出整个的长安街地图,从天空鸟瞰地图的视角将记者所处的位置标记出来,等等。后来,版面设计中心查看记者参加阅兵预演彩排时拍摄的照片,突然发现一张用手机全景模式拍摄的照片非常好,便更改了原先的设计方案,用全景照片将记者在阅兵当天所处的区域标注出来,配上记者在自己区域采访的文字感受,很直观、很立体地呈现了整个阅兵动态。

  第6~7通版用来展示武器装备,版面设计中心为此设计了很长时间,因为有些武器装备的信息在阅兵前是处于保密状态,不能向社会公开。为此,版面设计中心便围绕记者将要采访的内容,先设计了一个武器装备展示的假版,从拍摄角度上跟记者进行沟通和统筹,用数据的形式来解释当天阅兵的武器装备情况。比如当天有多少架飞机,有多少面旗子,列一些大的数据,将枯燥的数据做成可视化图表,读者通过阅读图表可以很清楚受阅武器的性能和数量。

  统一风格 巧搭色调

  比较出彩的还有反映抗战历史的第9版,采编中心将1931年至1945年抗战期间的重要事件列举出来,文字记者提供一个时间轴,美术编辑通过连环画或插画的形式,将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台儿庄战役以及美国向日本本土投原子弹和日本签投降书等抗战时期各个重大事件的节点贯穿起来,向读者提供一个完整的抗战历程。

  田驰说:“这个版画得非常细,美术部的同事通过多种途径找到历史照片原形,有参考地进行绘画,不能随意地画这个人扔手榴弹,那儿人在开枪。包括绘制的飞机,是不是当时的那个型号,都要考证无误才能绘画。因为我们是做新闻设计的,要遵循新闻的原则,还原真实性。如果为了美观漂亮,随便进行艺术加工,在《中国日报》是绝对不允许的。”

  根据记者观察,《中国日报》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专刊》之所以精彩,12个版面的设计风格统一,色调搭配相得益彰,每个版面如同讲一个故事,将阅兵这个大故事,通过不同版面一环接一环地悄然展开,故事内容丰富,情节跌宕起伏。

  田驰说:“关键要围绕内容进行策划,遵循视角先行的设计理念,把方案做足,打了一场有准备之仗。只要设计好了整体框架,版面需要多少篇稿子,每篇稿子需要多少文字,由哪个记者来完成,这些都一清二楚。这样记者就不会盲目写稿,编辑也知道如何用心编排,版面自然就能跃上一个很高的境界。”

[时间:2016-04-15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