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2015年中国数字出版总体产业收入已超过4400亿元,其中包含了数字阅读、数字媒体、网络游戏、网络动漫、在线音乐、网络广告等多个产业。
一、产业市场
1.2015年,国内数字阅读市场规模达9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9.2%,增幅放缓。2016年预计市场规模可以达到101亿元。移动端收入占比约90%,移动阅读已经成为数字阅读的主流方式。
2.信息费收入仍为数字阅读的主流,占比达93.16%,总计77.86亿元。其他包括版权运营收入2.98亿元占比3.56%,广告收入0.76亿元占比0.77%,O2O收入2.1亿元占比2.51%。
3.整个数字阅读内容收入占比中,出版内容收入占比仅为18%,原创内容收入占比82%。71.4%的数字阅读机构原创收入超过出版收入。
4.主流数字阅读平台收入中TOP10显示,前三名的作品创收破亿元。但这些创收领先的作品类型集中、同质化明显,问题也比较多。原创作品成为IP的重要来源,优质文学IP成为泛娱乐产业生态的入口。全版权收益成为明星作家的重要收入来源,版权收入TOP10的作家作品题材集中在玄幻、仙侠和儿童读物等类型。
5.粉丝经济催化数字阅读的新业态:粉丝成为用户保证,某国内知名财经作家网络节目开播不到俩月播放量就接近一亿大关;社交工具助力收益,2015年主流数字阅读平台打赏金额总量已达2.3亿元;粉丝逐步参与到内容创作中来。
6.2015年全球有声读物产值达28亿美元,成为出版业增长速度最快的板块,新增的有声书数量为4.3万册。2015年中国有声阅读月活跃人数将近翻了一倍(2015年12月活跃人数超过3000万),日均使用时长更是有6倍的增长(2015年12月日均使用市场超300万小时),有声读物时长规模近17亿元。
7.全球电子书阅读器2015年的发货量仅710万台。但中国市场逆势增长空间大,发展势头良好。亚马逊2015年在国内的发货量为300万台。45%的电子阅读器用户每天都在使用,人均阅读市场达到65分钟,高端用户年均消费94元。
8.90后用户增多,热衷新类型内容形态。二次元等新类型内容是90后、95后的主流文化,2015年二次元用户已达2.19亿,基于二次元的漫画、小说和版权衍生品将成为各大平台的下一个角力点。
9.互联网技术的更迭,如AR技术的成熟,产业链的跨界融合,资本化运作的发展,都将推动数字阅读进一步飞速发展。
点评:
总体来看,这部分数据的可信度比起4400亿元要高多了。从阅读终端来看,数字阅读移动化大势已成,无论是内容商还是渠道商,都必须更加重视移动端的布局。从内容分类来看,原创比出版物挣钱毋庸置疑,更加重要的是,原创还是泛娱乐化的最大切入点。传统出版物在数字阅读和泛娱乐上的布局,非常落后。
有声的市场与国际市场相比差距还很大,虽然月活跃人数与日军使用市场都成倍的增长,但这是基于基数非常非常低而来。所以不要盲目高兴太早。月均活跃人数在2015年12月的日均使用时长不过是6分钟而已……
电子阅读器对拉升亚马逊的Kindle电子书销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不代表所有做电子阅读器的都会获得如此大的成功。710万台的发货量里,亚马逊估计能占到80%。
二次元、90后、95后,这些新鲜词汇正在成为热门词汇。正如我此前说的,90后或者95后要颠覆80后,可能只需要两三年甚至更短。80后已经注定被早早地拍死在沙滩上。
二、用户市场
1.2015年国内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到3亿,数字阅读的网民使用率2015年达到43.1%。
2.数字阅读的内容产品中,出版内容为146.8万册,占比为31%;原创内容为319.7万册,占比为69%。但在用户偏好中,原创内容的用户偏爱度为50.3%,出版物为49.7%,二者比较接近。
3.数字阅读小众题材用户呈现出长尾效应,个性化需求亟待关注。都市言情、玄幻奇幻、文学经典成为最受用户喜爱的题材。经管励志、生活社科、青春校园等11个小众题材用户数总量占比超过50%。
4.超9成数字阅读用户为年轻人。数字阅读用户中,男女比例约为53:47,16~45岁的年轻人占比超过9成。
5.数字阅读用户的基本特征为:高学历、中等收入、普通职员。其中本科占55%,月收入三到八仟元的超50%,企事业单位职员居多。
6.数字阅读用户的支付意愿创下新高:72.90%的用户愿意购买喜欢的电子书内容。在用户最常用的支付方式中,手机话费排第一,其次是支付宝、微信和其他虚拟货币。
7.用户愿意支付的原因分别是:题材类型符合自己的口味、内容质量好、丰富多样,更新速度快,价格合理性价比高,电子书独家首发,广告少、阅读体验好,作家、出版社名气大。
8.接近6成的用户每天都会进行数字阅读,近90%的用户习惯精读(包括全部精读和部分精读)
9.纸书读者难以转变阅读方式,电子书的冲击是伪命题:纸书阅读用户中,不会选择电子书的用户超过74.8%,会选择电子书的只占10.3%。用户不选择数字阅读的原因包括:习惯纸书的传统感、回归感,长时间阅读眼睛疲劳,纸质书可以收藏,纸书标记更加简单,没有电子版本,需要流量,无阅读设备。
10.阅读时段呈现驼峰状分布,中午12点至14点,晚上19点至22点,是阅读的两个高峰期。
11.电子书的阅读场景性要明显强于纸书。用户最常见的阅读场景按先后顺序排列是:睡觉前、下班或放学后、工作休息或课间、上厕所、吃饭时、通勤路上、起床前后。
12.电子图书用户的月阅读量通常在2~5本,纸书图书用户的月阅读量通常在1~3本。电子图书用户的月阅读市场通常在0.5~2小时,纸书用户的月阅读市场通常在10分钟~1小时。
13.2015年中国数字阅读城市指数最高的三个城市分别是成都、深圳和北京。前20名分别是:中山、海口、重庆、昆明、杭州、厦门、西安、东莞、宁波、大连、长沙、绍兴、珠海、南京、嘉兴、泉州、贵阳。
14.2015年人均在读数字图书本书前五的城市是:成都、北京、中山、重庆和泉州,全国城市平均每人每月数字阅读书本数为4.2本。人均浏览量前五的城市是:昆明、乌鲁木齐、海口、银川和重庆,全国城市平均每人每月图书浏览量397次。
15.人均数字阅读消费前五的城市分别是:北京、宁波、大连、嘉兴、杭州,全国城市平均每人每月数字阅读消费19.5元。人均数字阅读天数前五的城市分别是:中山、重庆、东莞、常州、泉州,全国城市平均每人每月数字阅读4.5天。
点评:
比起第一部分的数据,这一部分数据可能对从业者更具有指导意义。数字阅读的用户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数字阅读在网民的使用习惯中依然排在新闻、游戏、社交这些应用之后。
原创作品的数量较多,但其中烂书更多。尽管原创的付费收益更多,但可喜的是,用户在阅读的偏好中对出版物和原创并没有太大的差距。换句话说,出版物市场的数字阅读依然需要引导和开拓。
咪咕阅读能够一直保持第一的市场份额,其便捷的支付方式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只需要一步就完成了。这提醒我们,数字阅读这种非刚需的产品,哪怕用户需要多花一秒钟去适应,都可能流失10%的用户。越简单,越喜人。
对于做运营的同学来说,可以重点关注一下用户的阅读场景、阅读时段、阅读喜好排名,找准用户最喜欢的阅读场景和时段,做有的放矢的推送,才是挣钱的保证。
数字阅读的城市排名虽然表面看起来没什么用,但你仔细看看这些城市,就会发现,他们要么是宜居的城市,要么是打工的城市。换句话说,看电子书的,要么是闲得慌,要么是闷得慌,要么是枯燥得慌。数字阅读在这些城市里体现出来的娱乐属性值得重视。
三、洞察市场
1.产业收入结构日趋多元化,全新商业模式涌现,价值再造前景巨大。
2.数字阅读有利于发展“双创”经济,服务文化民生,助力全民阅读。
3.文学IP成为“泛娱乐”产业生态链入口,数字阅读迎来巨大变现空间。
4.产业链跨界融合,催生全新产品形态,纸电联合成为必然。
5.用户个性化阅读凸显,受欢迎内容题材集中,呈现长尾效应。
6.沿海地区数字阅读普及率较高,全国数字阅读整体呈现高增长态势。
7.针对数字阅读群体的低龄化特征,如何确保内容导向、产品质量,如何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实现两个效益,对业界都是巨大的考验和挑战。
点评:
最后的这个所谓洞察市场,嗯,看看就好了,都是些官面上的总结,意义不大,不具备指导意义。
[时间:2016-04-15 作者:李星星 来源:数字出版杂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