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报业面临空前严酷的寒冬

中国报业寒冬

  中国报业面临空前严酷的寒冬。报纸如何过冬是一个全行业都无法回避的课题。

  2015年中国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下行压力,宏观形势之严峻体现在各个领域。这一年经过“疯牛”而转入股灾,监管当局出手救市后又遭到恶意作空的对抗,资本市场暴风骤雨残酷搏杀。这样的背景下,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继续野蛮生长,报业的受众与广告客户大量流失,与此同时,报业的人才也在快速流失,内容生产的质量与水平普遍下降,总体而言,报业处境雪上加霜,岌岌可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业持续三十多年的增长,使相当多的报社积累了一定的家底,近几年经济效益每况愈下,到了2015年,在连续几年利润负增长之后,有些报社的资产逐渐削减,坐吃山空,大部分报社经不起这样掏家底,因此必须有足够的精神准备。在报业整体转入微利甚至亏损后,从业人员不得不调整待遇和福利预期,古人说得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报人们对过紧日子、苦日子还需要一个适应阶段。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中国经济新的发动机,在中国报业市场同样适用。不夸张地说,中国报业老本已经快吃完,要生存要发展,整体上面临着再次创业的形势。不创业只有死路一条,不创新只有死路一条。

  股灾之后,在监管当局积极推动下,国家队出手救市。报业过冬,也需要有救市措施。

  广告发行双下降幅度惊人

  在我国,报纸发行量数据始终难以保证准确真实,但报社用纸量却基本可信。据中国报业协会对全国93家用纸量大的报社近两年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比2014年用纸量增加的有18家,比例为19.4%;减少的有67家,比例为72.0%;持平的有8家,比例为8.6%。综合各因素推算,2015年全国报业用纸量约为221万吨,相比2014年的270万吨减少49万吨,约下降18%。据预测,2016年全国报业用纸量约为201万吨,预计比上年减少20万吨,下降约9%。报纸用纸量的下降意味着发行量的锐减,这一信息是明确无误的。

  同时,自2012年以来,全国报纸广告已连续3年下降,严重程度不仅是腰斩,以广告款实到数字计算甚至是腰斩之后再对折。据统计,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报业广告降幅达34.5%,触目惊心。可怕的是,这一下降毫无逆转的趋势,而是加速下滑。

  体制内报纸坐享红利

  2015年比上年用纸量增加的18家单位中,有10家中央级报社、2家省级党报、6家地市级党报。据了解,近几年党报系统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发行量不降反升现象,应该说,这与其内容质量以及营销策略关系不大,而主要是政策红利带来的。事实上,中央的八项规定、六条禁令以及反“四风”,导致全国各地各行业的“三公消费”大幅度削减,相当多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即党报发行的主要目标对象)由过去钱不够花、舍不得用来订报,变成钱花不完、不敢乱花、只好订报。

  值得注意的是,体制内报纸发行纷纷上升,并不是报纸内容质量提高的结果。体制内报纸提高新闻宣传工作水平,仍然有很大空间可为。发挥好喉舌作用不是低水平新闻宣传的借口,在官本位的侵蚀下,一些报纸在业务上敷衍应付,喉舌功能蜕化。

  2015年报业市场更进一步凸显并强化了体制内报纸的优势,市场化报纸则面临全线沦陷崩盘的危局,因为市场化报纸进入不了公款订阅的名单,而在个人订阅市场,萎缩基本是常态。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国报业2015年市场走势,令人扼腕叹息。

[时间:2016-04-11  来源:《中国报业》]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