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变革催生新机遇
“傍晚小街路面上沁出微雨后的湿润,和煦的西风吹来,抬头看看天边的晚霞,嗯,明天又是一个好天气。走到水果摊旁,挑了个根蒂蜷缩、敲起来声音浊响的青绿西瓜,一边满心期待着皮薄肉厚瓤甜的爽落感,一边愉快地想着,这学期狠下了功夫……”这是白底封面上画着一溜大红西瓜的《机器学习》(清华大学出版社)一书第一章开头,这段话让人忘记这是一本专业书,从而由浅入深地进入到一个科学的世界。
《机器学习》一上市就引起关注,这在清华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吴培华看来,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说起《机器学习》的畅销,清华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中心主任石磊认为“阿尔法狗”所起到的可能只是锦上添花的作用。“可能很多人会认为,这是拜‘阿尔法狗’与李世石九段的人机大战所赐,但实际上,《机器学习》的一鸣惊人,更多的是外部需求及其内在禀赋共同作用的结果。”
“高科技不能只在实验室里,要落地,要转化成我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成果。”吴培华认为,由于科技的发展,智能化将会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更加紧密,这给出版社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将这些高科技成果变得更有趣味性,更通俗易懂,适合人们的阅读习惯,要从表现形式、内容创新上下功夫。
相关图书成为全新阅读热点
“目前国内市场上人工智能类图书呈现出逐步趋热的走势。”石磊表示,目前从专业图书、教材到科普图书,范围越来越宽。从外部需求背景看,这是科技社会发展与人工智能学科自身属性及其发展共振的产物。一方面,种种迹象表明,人工智能产业应用的步伐在电子消费、信息服务、科学研究等领域有进一步加快的趋势,将在新一轮产业革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国家发改委也正在制定《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以提升国家经济社会智能化水平,积极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与之相对应,社会大众对人工智能的兴趣也在不断升温。而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学科的主要理论基础,是了解和进入人工智能领域的必经之路,也就成为人工智能图书市场最灵敏的“温度计”。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许多出版社对人工智能方面的图书越来越重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智能科学技术著作丛书”,至今已出版40多种。丛书策划编辑张海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图书一直是图书市场的热点图书。“科学出版社对人工智能方面图书的出版,一直有继续做大做广的目标,现在依然继续关注智能科学技术学科的发展,组织国内最好的专家,在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组织更多丛书。”
书中寻找应对之道
计算机会发展出与人类生存和竞争的意志吗?有朝一日当机器智能超越人类并不受人类控制时,我们将会遇到什么危险?类似这样的话题或场景,我们常常在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中遇到。机器人时代的来临,对经济与社会将产生深刻的变革。机器人的崛起将成为下一个改变世界的科技趋势,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又将面临一个大的转折,我们如何拥抱这个即将到来的机器人时代?
中信出版集团的《机器人时代:技术、工作与经济的未来》就认为:随着技术发展的不断加快和机器自动化的发展,对人的需求将会减少。人工智能已经在大步迈进,所谓的“好工作”将会过时:很多律师助理、记者甚至电脑程序员将被机器人和智能软件取代。在可预见的将来,机器人行业将与大数据、移动通信等进行跨领域技术融合,基于服务创新的机器人产业体系也许很快就要到来。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机器人革命:即将到来的机器人时代》,则认为目前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已经非常惊人,机器人在医疗、娱乐、国防军事等领域正不断地得到应用和推广。因为许多与智能机器人有关的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使我们可以期待不远的将来智能机器人将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另一本书《机器人的未来》,通过对诸多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机器人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理解它们现在面临的和未来将会面临的许多难题,并可能帮助人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原创内容大有提升
说起机器人相关图书,《科技日报》评论理论部副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尹传红认为,相比之下,引进图书更具影响力。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制脑者:创造堪与人脑匹敌的智能》,全书梳理了人类不断认识自身智能的历程和人工智能概念的源流,展示了人类创造人工智能所取得的一些里程碑式的成果;山东文艺出版社的科幻小说《机器人启示录》,生动描述了机器人对人类发动战争;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奇点临近:2045年,当计算机智能超越人类》是当年美国最畅销非小说类图书和亚马逊最佳科学图书,该书系统、全面地表达了作者库兹韦尔预测人工智能和科技未来的观点;中信出版集团的《超级智能:路线图、危险性与应对策略》,诠释了可能出现的超级智能带来的挑战,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应对。“这些书都从更多的维度向读者展现智能科技的魅力。”
对此,张海娜认为,这是由于国外智能科学发展较早,学术成果更加丰富和先进,因此智能科学方面的引进图书层出不穷并受到国内读者欢迎。“相对于引进图书,国内智能科学方面的图书也是百花齐放、硕果累累,我国科研人员紧跟国外的步伐,对智能科学技术的研究一直不遗余力,目前市场上的原创书在专著领域的销售也一直遥遥领先,说明国内的读者也非常关注我国智能科学技术的发展。”
[时间:2016-04-01 作者:王坤宁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