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以后,出版业界也在认真学习,研究贯彻落实。我个人认为,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是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不断升级的对各种出版物的阅读需求,核心是调整出版物供给结构和出版资源的配置方式,手段是深化改革。
近几年来,在出版产品日益丰富、产业规模快速扩大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图书品种增长高于图书印数的增长,新书的销售不旺,长期占据畅销书排行榜的是“旧书”和引进版的图书;如报刊的印数和发行数量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如各种新媒体的发展迅速,但是传统出版单位内容资源的数字化提供却面临困境等等。导致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出版业外部的环境因素,也有出版业内部的体制性机制性的因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新视角。
从图书出版来看,主要的问题是解决习总书记提出的“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现在我国每年出版的新书超过25万种,已经成为世界上出版图书最多国家(美国年出版新书20万种左右),但是新书中“留得住、传得开”的、有世界影响力的却寥寥无几。看看我们各类图书销售排行榜吧,新面孔不多,多年前的“旧书”或者引进版的图书却不少。再看看我们出版社的库存吧,除了合理的必要的备货以外,卖不出去的图书也不在少数。
解决图书出版的问题,一方面需要创作方的支持,创作方可以称得上是出版界的“供给侧”,如果不能创作出高水平的著作,出版社也难为无米之炊。这就需要文化、教育、科技等社会各界的作者,沉下心,俯下身,写出上乘之作。
另一方面,出版界也不是无能为力,如果对那些粗制滥造、缺乏创新的作品大开绿灯,如果对那些平庸之作、垃圾之作给予放行,不仅助长了创作方的劣制,也增加了无效供给。出版社应该扭转依靠品种数量增长扩大产业规模的思路,转向依靠质量提高效益的方向上来,出版社对每个编辑的编辑字数、出书品种数应设上限。
从报刊出版看,最大的问题是报刊印数和报刊的盈利能力大幅度下降,2014年报纸印数减少了10%,期刊的印数减少了5%,2015年的统计数据虽然没有出来,但是下降的趋势没有改变。报刊印数的下降既有技术发展带来的传播方式、阅读方式改变的因素,也有报刊供给与市场需求不适应的因素。
全国有1900多种报纸、9900多种期刊,虽然不断改革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不可否认仍然有相当数量的报刊没有跟上迅速变化的读者需求,一些过去印刷量很大的报刊正在被市场淘汰,如都市报、大众类期刊等,导致报刊业的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不足同时存在。
结构性过剩就是一部分报刊由于内容、形态的确陈旧被读者抛弃,不革命无法生存。结构性不足是指:不是读者不需要报刊,而是现有的报刊没有抓住和满足读者的新需求。比如湖南的《快乐老人报》,创办仅6年,在没有任何行政资源的情况下,期发行量近200万份,充分说明报刊是有生命力的。绝大多数的报纸期刊都应当从过去面向大众的定位,转向分众化、专业化、差异化的方向发展。报刊的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增加分众化、专业化的报刊资源的供给。
从新媒体与数字阅读看,随着智能手机、Wi-Fi的普及,数字化的阅读还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数字内容的增值服务是一个重要的方向,但是从目前来看,出版单位对此的重视与投入不够,许多阅读类客户端是由非新闻出版单位开发的,出版单位的优质内容或是被无偿使用,或是不能通过客户端为读者使用。出版单位没有及时抓住读者阅读变化的机会,提供新的阅读产品,正在丧失在数字阅读领域的资源优势,加速转型才是出路。
供给侧改革的落脚点是改革,控制图书品种数量,调整报刊结构,增加数字产品的供给,都需要对现行的图书出版、报刊出版及网络出版理念、做法等进行改革,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新闻出版业的新发展。
(作者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
[时间:2016-03-23 作者:魏玉山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