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日前联合五部门下发《关于开展部分重点城市高校及其周边复印店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要求全国40个重点城市严厉打击高校及其周边复印店的盗版复印活动,遏制住日益蔓延的校园盗版势头。
相信没有人真心喜欢使用复印后的教材,毕竟复印件在纸质、观感等方面比原装书籍要差得多,之所以选择盗版,主要还是价格因素使然。由此可见,如果只是一味采取“打”的策略,恐怕还是像国内的盗版形势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虽然单纯比较来看,国内教材价格相比于国外并不高,但综合经济收入条件来看,国内学生的经济负担更重。同时,国外的奖学金制度较为完善,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经济支持。国内高校的教学科目繁多,四年学制通常有二三十门必修课,还不包括选修课以及学生想要自学的科目,总体来看,购买教材的压力确实不小。
盗版复印活动有悖法律,构成了著作权侵害,显然是于法不容的。但客观来说,高昂的书本费与学生的经济条件之间又存在着切实的矛盾,复印盗版教材是为了花更少的钱来获取更多的知识,情理上可以理解。因此,整治盗版复印活动的关键,还是从教材定价这一源头入手。
教材定价是市场行为,政府直接强行限价有违市场经济原则,但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来“曲线支持”。比如,可以进一步完善高校的奖学金制度,提高奖学金的覆盖面,相对降低申请门槛,扩大奖励范围。可以支持高校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在教材购买方面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也可以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教材费用减免奖励。可以从国家政策层面,通过建立专项资金或者转移支付等方式,给予教材出版商一定的资金补助,鼓励出版商降低价格,或者给予教材作者一定的稿费补贴,采取合理化措施促进教材降价。
高校本身也应该思考并果断采取措施,既要遏制猖獗的复印盗版现象,对校内复印店进行严格管理,更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减轻经济负担,竭尽所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比如提高教材的重复利用率、增加图书馆的图书藏有量等,对于营造更好的学风也很有裨益。
因此,在严厉打击复印盗版行为的同时,也要采取措施保障大学生、特别是困难学生用得起教材。多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施策,才是应对与教育相关问题的最好办法。
[时间:2016-03-22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