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把2016年的工作重心放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中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南方日报发表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文章表示,当前,中国面临世界经济低迷和国内结构性矛盾凸显的双重挑战,仅依靠需求侧管理的宏观调控政策已经难以满足经济持续增长的需要,迫切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供给创新释放需求潜力,从而激活发展新动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与效率。 

  文章分析,当前,中国结构性矛盾突出,新的有效供给不足日渐凸显。从产业结构来看:中低端产业占比较高,高精尖产业占比较小,传统制造业、服务业占比较高,出现了制造业通缩,高度过剩的产能难以消化。从要素投入结构来看:资源能源、劳动力、资金等一般因素投入比重偏高,人才、技术、知识、信息等高级要素投入比重偏低。从排放结构来看:废水、废气、废渣、二氧化碳等的排放比重偏高。经济增长动力表现为过多依赖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特别是投资,创新驱动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迫切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从体制、机制上促进创业、创新活动及新兴产业的发展,通过推动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提升、知识增长等要素升级来实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中国经济的中长期稳定增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降低企业税负、减少生产领域的交易成本、促进投资者更有效地进入各生产领域等改革措施,最大限度地释放生产力,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企业竞争力,促使资源转向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文章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消费需求引领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以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用结构性调整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一是以人们对健康、环保、安全的基本生存需求为引领,推动发展医疗康体、环保低碳、智能交通、智能监管等新兴产业。二是以满足人的时尚、休闲娱乐需求为引领,引导发展时尚产业、创意设计、宽带数字娱乐、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产业。三是以满足人们对社会归属感和尊严感的诉求为引领,鼓励发展智能化公共服务、智慧化社会管理服务、网络创业就业服务等新兴产业。四是以满足人的身心全面发展的高端需求为引领,鼓励发展智慧文化、心理健康、数字化教育等新兴产业,打造一种高度文明与智慧化的全新生活模式。 
 
  第二,以技术创新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改造。一是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强重大科学前沿和战略高技术研究超前部署,在具有一定基赐优势的领域实现重点突破,加快形成自主科技支撑体系。二是发挥沿海地区吸聚全球“创客”的优势,构建“互联网+”产业创新平台,加快构建制造业创新区和创新型企业集群。三是发展绿色智能化产业,研发融合尖端科技及创新设计、供应链优化等智能服务的先进制造模式,提升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黏合效应,大力发展物联网、云计算、智能电网、智能机器人等绿色智能化制造业,并带动研发设计、质量检验、会展业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整体升级。四是创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模式,支持企业参与东盟国家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装备制造产能国际合作。 
 
  第三,以降低企业要素成本及制度成本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一是要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打出“组合拳”,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企业财务成本、电力价格、物流成本等。二是大力推进结构性减税政策,尤其要降低中小型微利企业的“门槛”,切实降低企业税率。建立完善企业的信用体系,对于信用记录良好的民企,可以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三是完善科技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对技术开发经费方面的支出和引进科技人才方面的支出可适当给予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四是进一步清理行政性及垄断性收费,减免、降低或缓征部分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切实降低企业纳税成本和隐形负担。 
 
  第四,以培育新人口红利,发挥“工程师红利”的积极作用。中国接受高等教育、具备创新能力的中高端人才正在迅速增加,科技人才优势与企业家群体优势,有望取代过去的低成本劳动力优势,形成新型人口红利即工程师红利。新的人口红利有助于中国的技术优势从传统的代工、组装转向掌握电子信息系统、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让中国从世界制造业中心向高端服务、文化创意、网络经济等细分领域延展。 

[时间:2016-03-10  来源:中评网]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