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随着由技术商所主导的数字阅读浪潮的兴起,以及用户阅读行为与习惯的改变,传统新闻出版业从安逸的环境突然陷入巨大的时代危机。首先出现断崖式下滑的是创造信息的报业,继而期刊业也受到冲击。出版业因创造的是知识和智慧而受冲击较缓,但也没能独善其身,成人出版领域首印量和平均印数的普遍下滑便是不争的事实。虽然少儿出版因为受技术冲击小和用户消费习惯尚未改变而幸免于难,但大量成人出版机构纷纷涌入,让本来宽敞的市场空间突然拥挤不堪,竞争激烈导致版税、渠道成本大幅提升,出版者此时不得不纷纷谋求业务突破和企业转型升级。
几年时间过去了,国家给的扶持资金数以亿计,出版界的大佬们所放言的转型宏图和愿景此起彼伏,然而真正实施、最终呈现的平台或产品却并不多。出版企业坐拥政策资源、内容资源、资金资源、渠道资源,却大多在转型突破上虎头蛇尾,原因到底何在呢?
不为读者 何谈服务
出版社虽然一直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己任,但对文化需求满足的洞察绝大多数并非源于与读者的交流,并非源于对读者需求的深切理解,而是通过对各种数据的归纳、分析来把握用户的阅读口味和趋势。出版社与读者之间隔着层层经销商,经销商才是出版社的直接服务用户,所以听取的意见更多的是经销商的意见,而非终端读者的意见。在此环境下,部分出版社一直以来都没有养成贴近读者生活、倾听读者心声、洞悉读者需求的行为惯性。
依笔者的观察,出版社竞相抢夺的不是产品的终端用户——读者,而是作家资源、选题资源,加上文学创作具有很强的个人化特点,所以出版社对选题的把握更多的是靠出版人对作家的了解、对作品的理解等出版人个人的经验和判断。出版社与读者之间缺乏真正的亲密接触与互动。小米所采取的企业让用户参与到产品创作中来的原则和方式,并没有被运用到出版流程中。
所以在进行企业转型和业务升级突破时,循着长久以来的行为惯性,出版社不从用户调研、用户需求出发设计产品,而是从现在所有资源出发,参考借鉴国外或同行采用的产品形态和经营模式,再往政府倡导的政策导向上去靠近,依据惯常的选题决策方式开展项目论证,上马项目。于是看到前几年科技类图书出版社纷纷都做数据库,文学类图书出版社纷纷做在线阅读的内容平台,辞书出版社做电子词典,少儿类图书出版社纷纷去做富媒体电子书,结果几年下来真正叫得响的转型成果并不多。
出版社进行转型突破,承担转型业务的部门无异于创业企业,一家创业企业即使倾全公司之力创业,如果从设立之初就在自身定位和产品设计上脱离用户需求,其存活率本来就不高,何况出版社中不太可能得到全力支持的创新业务部门呢?脱离终端用户需求的出版社的惯性行事方式,是大量出版社转型突破的第一道瓶颈。
一人之断 难盖全篇
抛却上面的因素不谈,笔者分析认为,出版社转型突破的核心在“一把手”身上。
除非出版社“一把手”有着非常宽广的视野、对时代变革敏锐的洞察和前瞻性的眼光,否则大部分在图书出版主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就的老一代出版人,由于其对出版的热爱和巨大成就,往往会形成一种偏执的“纸书情结”,总是认为无论时代如何变革,纸质图书都将和电子书及其他阅读载体和方式共同存在。
这一方面是由他们的“纸书情结”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他们面对技术和商业模式爆发式变革环境,自我学习和适应能力的滞后决定的。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出版社里各部门、人员对“一把手”的意图向来是听其言,也观其行,对领导真正在意的业务非常重视,全力以赴;对领导虽然挂在嘴边但行为上透露出实质上并不在意的业务往往比较轻视,工作配合上更少不了敷衍塞责。
加上新生发的业务涉及引进异业人才,在薪酬待遇上与主业人员有差别,可能会造成主业员工的心理不平衡。
而这一切的根源仍旧在于“一把手”对转型创新欲拒还迎的态度。出版人并不必然认定纸质阅读一定会被电子阅读取代,但是抛却“纸书情结”,给自己建立起更强的危机感,才能让转型升级的危机感、紧迫性更强。一些首先受到时代冲击的出版社“一把手”面对兵临城下的现实状况,萌生出强烈的危机感,对出版企业转型升级高度重视,自己真抓实干,全社的资源果然能够动员起来,生发出名不见经传的小社“弯道超车”,在数字出版时代逆袭的例子,从侧面印证了这一观点。
申领资金 竞相攀比
下一个大家讳莫如深都不愿公开讨论的就是对政府扶持的扭曲心态。
政府的扶持政策、资金等本意在于帮助出版社转型,然而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出版社并没有很强的动力开展转型升级业务,所以很多并不存在要钱投项目的实际需求,同时大家深知政府扶持资金有着严格的审核和使用限制,拿到扶持资金不易,花扶持资金更不易,如果做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往往不赚钱,甚至还要赔钱。
但不知从何时起,能否得到政府的扶持资金成为各出版社领导个人政绩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各社间相互攀比的资本,所以只要涉及争取扶持资金,大家不管有没有真心想投的项目,都争先恐后地编设一个投政策所好的故事——听说平台型项目通过几率高时就凑出一个平台型项目,听说中国梦主题项目有需求时就凑出一个中国梦主题,一切以能通关获得项目扶持为目标。
等项目申报上去了,然后就各忙各的,并不为项目做任何基础准备工作——因为本来就是为了获得扶持而无中生有的项目,不在战略发展规划之内。等到快评定了,四处奔走,打听消息。一朝批复通过,资金拨付下来,从社里到集团再到当地新闻出版广电局,都作为一件重大光荣事件共同欢庆。
剩下的就是琢磨怎么交差。有的出版社把本身就作为战略布局的业务进行申报,到账的资金无异于雪中送炭、如虎添翼,让转型升级业务大大提速。但有些社只是以申请到项目为政绩目标,把项目外包出去,等到验收时,就以遇到种种客观困难为由,拿一个和最初申报时描绘的愿景相比缩水很多的产品交差,还有一些出版社则把资金变相运用到对主业的扶持上去,违背了政府给予扶持的初衷。
有人说不是要专款专用、专账审计吗?怎么移花接木?当然有办法了,比如新业务部门成立需要租赁办公场地、硬件设备等,有的以为人员招聘预留空间为由租大一些的场地,让其他主业部门的人员也来入驻,硬件设备同时服务于主业的业务部门等,扶持资金成了出版社本息均不必偿还的贷款,为主业节省成本费用,提升了利润率。
最后,用于扶持转型突破业务的资金做出个纯交差的产品,扔在那里既没有说得过去的浏览量,也产生不了能抵消掉成本的销售收入,造成政府扶持资源被浪费,而出版社在转型升级中仍徘徊不前。
[时间:2016-02-29 作者:讳言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