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竞争力
广东省域经济竞争力全国第一。
其中,在省域宏观经济竞争力下的三级指标中,广东省经济实力竞争力排名第二,经济结构竞争力和经济外向度竞争力排名第一。
中国省域竞争力孰强孰弱,日前已见分晓。25日,中国社科院文献出版社发布的《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显示,2014年,广东省、江苏省和北京市分别以59.4分、57.9分、55.8分的“成绩”名列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前三甲。
坐在省域竞争力的头把“交椅”,广东表现不乏亮点:9个核心指标中,6个指标名列前三甲,宏观经济竞争力、知识经济竞争力、政府作用竞争力三个指标均排在全国首位。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赵晓娜
焦点1.粤苏京名列前三
据了解,蓝皮书对2013~2014年中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综合排名。据此,课题组构建了1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和210个四级指标组成的指标评价体系。
其中,9个二级指标体系包括宏观经济竞争力,产业经济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财政金融竞争力,知识经济竞争力,发展环境竞争力,政府作用竞争力,发展水平竞争力和统筹协调竞争力等指标。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蓝皮书进行了测算。全国31个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位于上游区的省份包括广东省、江苏省、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山东省、天津市、福建省、辽宁省、湖北省。其中,广东省以59.4分的成绩名列首位,江苏、北京分别以57.9和55.8的成绩与广东同列三甲。
“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四大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的协调性还有待提高。”蓝皮书主编、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李建平表示,全国四大区域平均分值各有变化,反映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出现西快与东慢的态势,区域差距出现相对差距仍有缩小,绝对差距增速放缓的状况。
焦点2.广东六核心指标位列前三
蓝皮书显示,广东省不仅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名列首位,二级指标表现也不乏亮点。上述9个指标中,共8个指标均处于上游区,宏观经济竞争力、产业经济竞争力、财政金融竞争力、知识经济竞争力、发展环境竞争力、政府作用竞争力等6个指标名列前三甲。
而在上述6个指标中,宏观经济竞争力、知识经济竞争力、政府作用竞争力三个指标均排在全国首位。其中,在省域宏观经济竞争力下的三级指标中,广东省经济实力竞争力排名第二,经济结构竞争力和经济外向度竞争力均排名第一。
在知识经济竞争力这一核心指标下的三级指标中,由于R&D人员、R&D经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及其在工业增加值比重领跑全国,广东省科技竞争力排在首位。另外,教育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排在第二位,但教育经费、文化产业增加值、报纸出版数、出版印刷工业销售产值均位于全国前列。
李建平指出,科技创新是省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教育发展为省域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因此知识经济是提高省域经济发展速度、优化省域经济结构、提高省域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对当前经济转型升级发挥重要的作用。
“知识经济竞争力反映了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在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发展能力及其在全国的竞争地位。”李建平表示,大部分省域知识经济竞争力提升较慢,除广东和江苏以外,普遍低于平均水平,这反映出我国省域经济内生动力仍然偏弱。
在政府作用竞争力指数中,则涵盖政府发展经济竞争力、政府规调经济竞争力、政府保障经济竞争力3个三级指标。就广东省而言,政府发展经济竞争力排名第6,政府规调经济竞争力排名第17位,但政府保障经济竞争力在全国排在首位。
值得关注的是,在二级指标中,发展水平竞争力和统筹协调竞争力较上一年度有所下调,统筹协调竞争力在全国更是排在了第18位,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排在第9位。蓝皮书指出,这是造成广东省经济综合竞争力中的下降拉力所在。
焦点3.可持续发展动力趋强
李建平介绍,总体来讲,我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变化较大,“软动力”趋强。审阅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变化趋势可以发现,政府作用竞争力、统筹协调竞争力、发展环境竞争力等指标普遍提升较快,成为提升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动力。
“全国各地各级政府通过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和提高服务意识等举措,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李建平表示。
而在“硬动力”软件方面,李建平发现,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和产业经济竞争力变化趋势高度契合,具有较强的正线性关系。以广东省为例,产业经济竞争力在全国排位第三,三级指标中的服务业竞争力更是全国排位第一。“可以说,产业经济竞争力是影响和推动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提升的重要要素。”
另外,在上述9大二级指标中,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发展环境竞争力等指标普遍提升较快,多数省份基本处于平均线上。李建平认为,可持续发展竞争力上升趋势比较明显,成为拉动省域综合竞争力提升最持续稳定的强劲动力。
“当前我国越来越重视人才,正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人才在经济外生动力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使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性增强,可持续发展水平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动力趋好。”他指出。
在李建平看来,“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从区域竞争与合作的总体格局来看,四大板块加三个支撑带的区域发展新组合,为“十三五”时期推动形成全面开放、区域协同、产业联动、陆海统筹新格局奠定了空间基础。
[时间:2016-02-29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