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 2016 年 1 月 19 日发布的 2015 年国民经济运营情况,2015 年我国 GDP 同比增长 6.9%,其中文化产业所属的第三产业 GDP 同比增长 8.3%,高于总体情况。相较而言,2015 年整体馆配市场码洋同比增长 3.95%,低于 GDP 同比增速。
不过,全国地市级公共馆市场在 2015 年表现亮眼,馆藏码洋、品种、册数均有提升,其中码洋总额同比上升 10.80%,品种数同比增加 14.51%,尤其是省级公共馆码洋同比增长 13.89%,馆配品种数增长近两成。此外,从馆配畅销书目来看,文学类地位稳固“,大数据”、“新常态”成热门题材。
上述数据,均来源于商报·卷藏数据 950 所图书馆入藏的中文纸质图书数据。以下为 2015 年度具体分析报告。
1 .市场概况
整体市场馆配码洋15.40亿,图书价格提升4.57%
根据商报·卷藏系统监测数据得知,2015 年纸质馆配市场码洋、品种、单册价格均呈不同程度上涨,但册数和单品种馆配册数均呈下降趋势。
2015 年整体市场馆配码洋为 15.40 亿,同比增长3.95%;品种为 99.05 万种,同比增长 7.46%;馆配册数为3303.0 万册,同比减少 0.59%。2015 年单品种馆配册数为 33.3 册/种,同比减少 7.49%,单册平均价格为 46.62元,同比提升了 4.57%。(见表 1)
其中,2015 年高校馆市场参与馆配的图书品种数与 2014 年相比,增长 2.17%,虽然册数同比下降 3.18%,但由于单册价格同比增长 4.81%,码洋总额仍然同比增长 1.48%。细分至各层次高校馆,一般本科及高职高专类院校馆码洋同比增长近 5%,211 工程及独立院校馆却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公共馆 2015 年馆藏的码洋、品种、册数均有提升,其中码洋总额同比上升 10.80%,品种数同比增加14.51%。细分至各级公共馆,码洋增量比较突出的省级公共馆码洋同比增长 13.89%,馆配品种数增长近两成,其单册价格同比提升近 7.50 元。地级市馆也不遑多让,码洋总额同比增长 11.26%。
2. 入藏图书年限分布
图书馆喜新厌旧,但新书贡献率逐年下降
2015 年入藏的图书中,2014 年版图书码洋份额为42.20%,高出 2015 年版新书 5.86 个百分点。但结合历史数据看,2014 年入藏图书中,当年版新书码洋份额低于上一年版图书 2.30 个百分点,而在 2013 年入藏的图书中,当年版新书码洋份额高出上一年版图书 2.3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新书对馆配市场的贡献率逐渐降低,上一年版图书码洋份额缓步上升。(见表 2)
根据一般的入藏规律,2015 年版图书,尤其是下半年出版的图书将在 2016 年上半年继续大量入馆。 2015 年版新书中,码洋排名前三的类别分别是工业技术(T 类)、文学(I 类)、经济(F 类),三者码洋合计占到新书总码洋的一半。
3 .馆配结构
社科类图书走势喜人,医药、卫生类挺进前十
2015 年整体市场码洋排名 TOP9 类别与去年相同,分别是:文学(I 类),经济(F 类),历史、地理(K 类),政治、法律(D 类),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TP 类),艺术(J 类),文化、科学、教育、体育(G 类),哲学、宗教(B 类)以及语言、文字(H 类)。此外,医药、卫生(R类)同比上升 1 位,在 2015 年排名第 10。TOP10 类别码洋份额合计占整体馆配市场的 3/4,与 2014 年相比增加 0.72 个百分点。
从社会科学类与自然科学类分类的角度来看,2015 年馆配市场社科类图书码洋份额为 69.54%,同比增加 1.23 个百分点,自科类图书码洋份额为 28.19%。自科类中比重较大的工业技术(T 类)图书码洋份额同比下降 1.24 个百分点,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自科类图书的馆配走势。(见表 3、表 4)
4 .图书价格
低价图书份额减少,中高价图书显增
从图 1 可见,2015 年馆配书目各价格区间册数分布与 2014 年同期相比,走势趋同,但中低价位图书比例相对减少。
2015 年参与馆配市场,定价在 35 元及以下的图书,册数份额合计为 46.34%,同比下降 4.64 个百分点(2014 年该区间图书册数份额为 50.98%);定价在 35 元以上的各个区间图书册数份额与去年相比均有上升,其中 35~40 元(含)区间内的图书册数份额为 17.19%,同比上升 1.16 个百分点。在馆配总册数下降 0.59%的情况下,中高价位(定价在 35 元以上)图书册数份额较2014 年增加 4.65 个百分点,这说明市场对中高价图书接受度更大了。
5. 出版社排名
市场集中度小幅下降,地方社码洋份额稳中有升
2015 年参与馆配的 580 余家出版社中,码洋排名TOP5 的出版社与 2014 年相同。TOP20 出版社码洋份额合计为 36.27%,同比下降 0.67 个百分点。TOP50 出版社码洋份额合计为 53.70%,TOP100 出版社码洋份额合计占整体市场总码洋的七成,均与 2014 年持平。
从京版社与地方社来看,京版社继续保持优势。2015 年度京版社码洋合计占到整体市场的 2/3,册数份额亦超过整体市场的六成,整体市场码洋排名TOP20 的出版社中,京版社占 18 个席位。TOP20 京版社码洋份额合计为 36%,册数份额合计接近 30%。
整体市场码洋排名 TOP50 的京版社中,码洋排名上升最快的是北京时代华文书局,上升 45 个位次,码洋份额上升 0.21 个百分点,品种份额上升 0.05 个百分点;该社单册价格同比上升 7.66%,单品种馆配册数同比增加 3.15%。排名变化榜单中排名第二的是中国文史出版社,码洋排名上升 37 个位次,码洋份额增加0.23 个百分点;有这样的成绩,得益于其单册价格及单品种馆配册数的提升,其馆配码洋同比上升超过70%。(见表 5)
2015 年整体市场码洋排名 TOP20 的出版社中,地方社(除京版社外其他出版社)占 2 个席位,分别是江苏文艺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这两家社均同比上升 3 个位次。整体市场中地方社码洋份额同比增加1.27 个百分点,地方社中 TOP50 出版社码洋占整体市场的 17.94%,册数份额合计为 19.28%。地方社中码洋排名前移幅度最大的是万卷出版公司,上升 57 个位 次;该社码洋同比增长 67%,单品种馆配册数同比增加近 9 册/种,单册价格同比上涨 4.2 元。(见表 6)
2015 年高校馆市场码洋占整体市场的七成以上,较 2014 年下降 1.75 个百分点。参与馆配的出版社中,TOP20 出版社码洋份额合计为 41.42%,同比增加 0.28个百分点。高校馆 TOP50 出版社中,码洋排名上升最大的是在整体市场有着突出表现的中国文史出版社,紧随其后的是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名次上升 22 个位次,码洋同比增长近 50%,码洋份额同比增长 0.19 个百分点。(见表 7)
公共馆参与馆配的 TOP50 出版社中,码洋排名变化排名第一的是凤凰出版社,上升 35 个位次,码洋份额上升 0.17 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该社单册价格是2014 年的 2.5 倍,究其原因,凤凰出版社参与馆配的2015 年版高码洋新书贡献不少,仅定价 7.8 万元的《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选辑 》、定价 5.8万元的《近代教会大学历史文献丛刊》、定价3.8万元的《近代世界地理志》、定价 3.2 万元的《近代文科工具书》4 种图书就为该社 贡献了超过一成的码洋。(见表 8)
6 .馆配畅销书
文学类地位稳固,“大数据”、“新常态”成热门
2015 年覆盖率排行 TOP200 的书目中,2015 年版新书占比为 63.5%。中信出版社入选 TOP200 品种数居首,有 27 种图书入选;其中,经济类占 12 种,文学类及历史、地理类各 5 种。其余含 10 种以上的出版社为:北京联合出版公司(16 种)、湖南文艺出版社(13 种)、人民文学出版社(10 种)。此外,这 200 种书中,文学类图书占到近一半,小说有 72 种、散文有 19 种;其次为历史、地理类,共有 31 种;经济类有 22 种。从细分角度来看,小说、散文类图书最受欢迎,其次是历史、传记类。
2015 年文学类覆盖率 TOP10 书目中,2015 年版和 2014 年版图书各占一半,社会小说及言情小说较为突出。2015 年前三季度文学类覆盖率榜首的《皮囊》退 居 全 年 榜 第 三 ,《 群山之巅 》 则 由 第 六 位 跃 居 首 位 。文学类中,近年来主题偏治愈系作品一直畅销,如《乖,摸摸头》讲述的是作者亲历的暖心故事,《岛上书店》则讲述一个陷入人生僵局最后走出困境的过程,以其温暖的正能量受到读者及图书馆的青睐。(见表 9)
工业技术类图书码洋占整体馆配市场的 17.36%,仅比排名第一的文学类少 0.01 个百分点。随着国家对“互联网+”战略和信息化管理的推动,各行业也在进行相应的调整,随之产生的书籍读物也相对多了起来,覆盖率 TOP10 图书的关键词可以概括为:互联网、大数据。(见表 10)
从 2014 年底中央政治局首次提出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到 2015 年两会期间对经济的重点讨论,“新常态”早已成为热门新词,2015 年度经济类覆盖率TOP10 图书中,讲述经济新常态的共 3 种。中信出版社在 TOP10 经济类图书中独占 6 种,成为新书高产地。(见表 11)
[时间:2016-02-17 来源: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