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报纸版面治雾霾
河南省两会期间,代表委员提出治霾的一些新建议,河南省政协委员闫琪指出,欧美地区,我国香港地区已经禁用开启式干洗机,而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也已完成了对开启式干洗机的淘汰。闫琪委员建议,政府补贴商户淘汰落后干洗机,以减少污染。河南省政协委员郭建华建议,削减报纸版面,因为报纸变得越来越厚,但是广告多,可读新闻少,浪费纸张,而且回收再造也会浪费资源。
先说一下本人对此事的总体观点。治理雾霾,是抓住重点更紧迫,还是治理跑冒滴漏更重要?显然,两者都不可少,治理工业和汽车排放、建筑扬尘,不仅紧迫,而且决定着治霾的前景,也体现着治霾者的诚意。而治理落后干洗机,乃至管制路边烧烤、民众熏制腊肉以减少污染,也需同步推进。如果只抓重点,不管跑冒滴漏,会出现治霾的死角,使得未来治理面临更高难度,但更不可取的是,将跑冒滴漏说成是致霾的主因,回避重点,也将污染责任推卸给民众,还会扰乱市场秩序。
具体来看削减报纸版面以降低污染的建议。报纸的广告多,可读内容减少,这确实是个问题,从受众的角度来看,花钱订报或者买报,结果买来一堆广告纸,确实令人厌烦。但这个问题有没有必要通过政府调控,来加以控制呢?广告商之所以会在报纸上投放广告,是因为报纸有人看,有人看的前提是以内容吸引人。报纸卖给读者(或者免费供给),是在销售新闻以及副刊等派生内容,如果广告多到了让人恶心的程度,读者自然会以脚投票选择不看。这年头报纸多了去,还有大把的网站和客户端免费新闻可以看呢(这是新闻界、媒体产业的悲哀,另当别论),因此,防止读者恶心,是报纸总编辑和管广告经营的总经理需要考虑的问题,这就会形成约束。
从报纸的商业模式来看,如果不考虑广告费收入,单论新闻纸,别说是动辄加到几百版、一百多版的省会城市、直辖市都市报晚报,就说地市级以上城市的党报,出一份亏一份。正是因为有了广告费收入,报纸才可以生存发展下去,虽然这些年报纸很不景气,但是总体上讲,各家报纸还是懂得怎么把握一个平衡,即新闻内容(含副刊)、软文内容(没节操的营销内容)、广告内容在版面上的平衡。
这种模式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冗余,或者说是浪费,但必须意识到,这样的冗余和浪费是应予允许的。全球级的思想家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反脆弱》一书中就曾讴歌过冗余。市场经济的本质,一个层面上叫做信用经济,另一个层面就是部分的冗余、过剩,完全合适、刚好的供给(决策者全知全能,可以精确判断社会的全部需求),那叫做超人经济。
河南的政协委员郭建华说,报纸版面多,会造成浪费,而且过期报纸回收、回炉还会带来污染。笔者的看法是,如果嫌报纸商业模式陈旧,还有环境成本,正确的做法是提高初次生产的新闻纸的税率,鼓励报业、出版业、印刷业企业采用再生纸,激励报业企业加速推广APP、网站等无纸新闻终端。郭建华委员提交的建议,内含了对超人经济的敬仰,希望通过调控,让报纸的生产变得高度匹配需求——更关键的是,其建议的逻辑是荒谬不堪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本质上也是鼓励冗余,通过市场来筛选有前景的创业、创新项目,这个过程也会造成浪费,所以,削减报纸版面,不如一起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给关掉?
最后谈一谈河南省政协委员闫琪提出的禁用开启式干洗机,并配套补贴政策以减少污染的建议。这个建议显然要比削减报纸版面的建议更高明,逻辑上也是基本正确的。
问题是,一项公共政策应当是公平的。开启式干洗机之所以会被淘汰,不仅因为污染大,国内外一些城市的官方出面管控,而且运行成本本身也高于全封闭干洗机。所以,新入市经营洗衣项目的投资者,都会采购全封闭干洗机,而开启式干洗机大多已经有些年头了。这种情况下,如果因为调整环保管控水平,就要去补贴开启式干洗机的经营者,等于补贴落后,甚至可能出现道德风险——别人从外地把开启式干洗机运到郑州,等着领补贴呢。别说不会出现这种败人品的事,过去一些地方不就有过腾挪饲养的生猪,腾挪粮食储备……
[时间:2016-01-29 来源: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