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做数字阅读的小伙伴,私下聊天都迫切地在问:“到底要怎么才能把电子书卖好?”这是一个没有人能十分明晰回答好的问题。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产品,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内容商,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平台,更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数字运营人员。因此,别人的一些成功经验未必适合自己,更何况大多数时候,我们能看到的只是成功后的产品,而看不到许多人为取得这个成功做了什么。
本文是作者根据自己2015年的经验提出的一些想法和建议,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新体验
随着需求红利的日渐消耗,阅读App对于读者来说已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在功能上也没有多少新鲜感了。此时,抛开上架品种不说,在形式上,平台App该如何让读者保鲜的时间更长一点?如何让用户更加依赖自己的阅读软件和体验?
方法一:纸电关联。纸电关联购买已经在掌阅、京东阅读和当当读书上实现了,对于钟爱纸质阅读体验的读者来说,这是个不错的体验,既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延续阅读,还可以免去二次搜索直接购买纸书。不过目前尚没有数据表明读者到底对此功能的使用率有多少。
方法二:看听同步。现在很多阅读软件也自带听书功能,但这个“听”,大部分都不是录音棚里录出来的听书产品,而是机器根据文字念出来的产品。鉴于听书市场也不那么如火如荼,笔者不禁想,是否可以将专业听书App中的人声录制产品和阅读App中的对应产品相关联呢?即,在彼款App产品中嵌入此款App中的产品链接,互引流量,同时还能为读者提供较好的体验。在技术上,这应该不存在什么难以攻克的地方。尤其对于同一个集团内部兼有阅读和听书两个产品,就更应该“肥水不流外人”了。
突破人群的天花板
事物总是有自己的天花板,数字阅读的读者人数在2015逼近了天花板吗?我不知道答案,恐怕也没有人敢确切断言。
假设读者人数已经没有极大的增长空间了,我们该怎么办?
办法之一:于版权方来说,提高产品售价。消费人数不变,产品单价越高,版权方的收入才能越多。为了保护产品的合理定价,版权方和平台方必须相互配合,版权方不做恶意的底价促销,平台方也不要再动不动就全场1元或者全场1折。只有让读者逐渐习惯付费、适应比以往略高的售价,数字出版才不至于有卖了很多书,却收不到几个钱的让人哭笑不得的局面。
办法之二:于平台方来说,提升活跃用户数量。如何让读者更愿意在阅读平台消费,是平台推广的终极问题。在一定的装机量下,活跃用户越多,平台收入也就越高。在这方面,kindle这几年着力打造的KXD活动,已然成为了读者每天点开看看"今儿购买"的号召品牌。京东阅读也在这方面开始发力,最近有几个新的推广活动,销售效果都还不错。但是平台也不宜将过多的功能绑定到阅读软件上。笔者还是认为,阅读是一件相对私密的事情,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让别人看到自己阅读了什么、在某处有何种心得的。
平台越理性,内容越要过硬
在各平台上线伊始,为了有足够的上架内容,不惜花大价钱采购版权,导致平台上商品良莠不齐,一些为了冲数量而采购的、内容并不过硬的商品,确实拉低了平台的逼格。另一些可以充门面的名家名作,却耗费了平台大笔资金,有的甚至连版权费都收不回来。
2015年数字阅读渐趋理性,平台很少大手笔预付、也不再热衷于独家买断,转而开始扎扎实实提升平台内容品质,以期留住高端阅读人群,有的平台甚至还需要借此摆脱一贯售卖小白文的形象。
鉴于此,版权方在2016年除了要保证一定数量的上架品种之外,更要注重产品的内容质量。尤其在纸书选题日益同质化的环境下,绝大部分依托于纸书内容电子化而来的数字阅读产品就更要控制好品质。尽可能多的利用数字阅读相对及时的后台销售数据反馈各类选题受读者的欢迎程度、售卖情况等。纵然是渠道为王,终究逃不开内容致胜的规律。无论是与平台合作关系多好的版权方,如果没有过硬的内容,一味靠噱头,换得了运营一时的推荐,换不了读者一句好评,到那时,能力再强的商务和运营都挽救不了没有读者愿意付费购买的难堪局面,持续推荐、长销产品更是无从谈起。
此外,2016年数字阅读更要向e-only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数字阅读才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否则就永远是纸书的另一种销售形势。好的e-only产品至少满足以下三方面:填充人们碎片化的阅读时间、紧跟各种热点新闻的实效以及不同于纸书富有个性的实质内容。这需要CP版权人员及时向本单位编辑反馈销售信息,否则,做出来的产品极有可能成为没有销售数据依托的空中楼阁。
[时间:2016-01-14 作者:刘芳 来源:数字出版杂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