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趋势:瞭望出版业下一个五年

出版

  2016年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对出版业意味着什么?出版业将面临怎样的变局与大势,又该如何谋划下一个五年?1月7日上午,以“下一个五年,出版改革发展理念与路向”为主题的2016北京图书订货会高层论坛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领军企业负责人、科研与咨询机构负责人等从不同角度探讨“十三五”期间出版业的改革与发展、畅论书业的机遇与趋势。

  观趋势

  未来五年充满机遇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柳斌杰在论坛上以“攻坚克难,决战决胜,把中国建设成世界出版强国”为主题发表讲话。柳斌杰在讲话中概括了“十三五”时期出版业的机遇和任务。他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国家围绕这个目标部署了文化强国建设的各项任务,其中很多是与中国出版业有密切联系的。按照国家“十三五”规划,未来五年也是我国建设出版强国的决战决胜时期。

  今年已经是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第四次参与新闻出版业“十三五”规划编制,在他看来,出版业在制定“十三五”规划时应重点考虑几个问题:一是重新认识出版业的地位和作用,出版是一个文化企业,出版活动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传播的活动。在各种规划中,必须把优秀内容的生产、传播作为首要任务。同时,出版业还是一个重要的产业门类,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过程中,出版企业和出版产业承担了重要任务。二是重新认识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在制定“十三五”规划当中,如何恰当、准确地确定未来的发展速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难解答的问题。对质量的关注,特别是对内容质量的关注,应当是在“十三五”规划当中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三是高度重视技术对行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包括技术改变出版业业态、产业链、阅读行为与消费方式。四是重新认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高度重视阅读,因为阅读才是出版真正的终极消费。

  话改革

  融合发展寻求突破

  中国要从出版大国迈向出版强国,离不开每一家出版企业的努力,分析并顺应当前形势,作出调整与改变,一些大型出版企业已经开始行动。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书记、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涛在论坛上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文化企业面临的五大发展趋势:小康和书香将成为文化企业文以载道的国家使命;文化贡献将成为文化企业商以载道的核心标志;知识市民将成为文化企业创新弘道的重要对象;品质阅读将成为文化企业提供有效供给的基本目标;文化软实力将成为文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方向。这样的总结提炼给现场观众带来思考。王涛随后也介绍了中国出版集团未来五年的战略取向,打造内容创造、品牌经营、集团化、数字化、国际化战略升级版的未来蓝图令人期待。

中文在线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童之磊在演讲中阐述了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现状、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实践、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新生态。他提出的五大融合,即“内容融合,打造多元化内容源;渠道融合,全渠道覆盖用户;宣发融合,立体化生态营销;技术融合,打造多样型产品和服务;资本融合,打造传统与新兴的边界”,值得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企业共同思考。

和君管理研究院院长、和君商学首席管理学家丛龙峰结合自身经验,从“人”的角度畅谈出版业战略走向的看法,他表示,应该重新发现编辑的名与学,培养编辑自身的职业荣誉感,完善编辑管理制度,设立产品经理。

[时间:2016-01-08  作者:李明远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