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京津冀三地税收分化缩小

京津冀

  3日,记者获悉,去年北京市税务部门累计完成各项税费收入12092亿元,同比增长6.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456.3亿元,同比增长10.5%,实现税收的平稳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三地税收分化已逐渐缩小,为三地联合税务工作的开展扫清了障碍。

 
  以北京为例,随着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推进,北京市部分高耗能产业、低端市场等已淘汰或转移到津冀地区,上述产业税收占比减少。据悉,北京市去年印刷业、纺织服装业和煤炭批发业税收规模同比分别下降6.9%、5.9%、32.8%,同时,北京市已实现部分低端市场的清退升级,去年批发和零售业税收同比下降1.8%。而疏解的大部分产业将在津冀落地,通过改造升级,为产业承接地带来经济效益。
 
  产业疏解腾出的空间可用于高精尖产业的发展,推动北京市经济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税收结构。在高耗能产业税收节节下滑的情况下,北京市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高精尖产业的税收增长明显。去年金融业完成税收收入5188.7亿元,同比增长9.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完成税收收入435.3亿元,同比增长13.8%。值得注意的是,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中关村(11.45, -1.25, -9.84%)去年税收收入1255.5亿元,占全市比重达到10.4%,这也说明了北京市税收结构正持续优化。
 
  不只是北京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移对接企业税收收入分享办法》出台后,区域产业转移的步伐已逐步加快。津冀地区可以通过产业升级转移,优化地方的税收结构。例如河北承接的中关村海淀园分园,为当地带来了税收的同时,也增加了高新科技产业在税收中的比重。
 
  缩小三地的税收分化差距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悉,京津冀三地税务部门通过“互联网+税务”的方式,整合征管和纳税服务资源,实现税收数据共享,并建立了联合税收分析工作机制。据统计,去年前三季度,京津冀三地税收收入14386.2亿元,同比增长7%,占全国税收收入的比重为15.4%。其中,第三产业优势明显,收入居全国首位。

[时间:2016-01-04  来源:北京商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