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前,今年3D打印技术发展速度超乎寻常,仅仅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就相继推出了众多全新的3D打印技术和工艺。而且,在这波大潮流的推动之下,国际上众多大型科技企业也都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巨大潜力,纷纷转型走入增材制造领域,让3D打印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发强盛。
德国EOS成为增材制造领域“新龙头”
今年,德国财经杂志《Manager Magazin》与欧洲第一大管理咨询公司贝恩(Bain & Company)共同创建了“Game Changer(游戏规则颠覆者)”奖。该奖共分三个子奖项,分别是“Challengers(挑战者)”、“Incumbents(在位者)”、和“Focused Players(焦点玩家)”。其中“Challengers”奖的获得者不是别人,正是增材制造公司EOS公司。
衍生阅读:《又一巨头造访?日本东芝强势入驻增材制造产业》
“作为市场领导者和革命性的工业级3D打印技术的先驱,我们很自然地将EOS列为了Game Changer奖的候选人。”该奖项的评委之一、零售巨头麦德龙(METRO AG)公司CEO Olaf Koch称,“EOS从其1989年成立以来至今的发展,为其提供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证据,这个时期该公司的业务从快速原型制造到生产系列小型机器再到提供更大的设备。EOS是技术创新和创造能力的优秀典范。该公司对于该3D打印技术产业链乃至整个经济的当前、特别是未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虽然今年陆续传来3D打印行业的不良消息,如美国两大行业巨头Stratasys和3DSystems由于经营不善出现了一些问题,给整个3D打印行业带来了不好的消息。但EOS此次的成功无疑为整个行业重新树立了信心,并且给未来的发展也开创了美好的前景!
震旦行力图称霸两岸2D和3D打印市场
震旦集团甫欢度51岁生日,从代理打卡钟,到现在销售最热门的3D打印机,一步一脚印踏实走过半个世纪。为永续经营,震旦集团积极进行转型,将分别从品牌、市场、商品、通路等面向启动四大战略,期开创集团新的成长动能。
新开创的3D打印市场已逐步展现成果。震旦行指出,震旦3D事业在两岸巿场布局积极朝医疗、鞋业及汽车和航天等领域发展;其中医疗包括牙科,治疗、矫正、植牙、齿模、牙套、美牙等,另有助听器、外科手术辅助材,复健等,现在则再切入时下最夯的医美市场。
根据国际调研机构Gartner指出,3D打印在未来十年内将有很大的发展和变革,受惠于3D打印技术的进步和前端扫描整合,应用范围将突破原本局限在《原型制作》的领域,进而拓展至个人化消费性商品的品项,其中《医疗用3D打印装置》更被看好成为未来主流领导产品,包含牙套、矫正器、整型器具等,都可利用3D打印快速客制产出。
市调机构预测,未来三年两岸3D打印市场年复合成长率将超过50%,震旦将积极跨入医疗、汽车、时尚、电子、教育等3D应用市场,目标成为两岸最大的2D加3D打印渠道商。
大陆3D打印巿场方面,目前震旦除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及苏州等地建立3D打印的销售团队,并陆续与当地政府合作成立3D打印中心,共同推动市场成长。未来将透过O2O在线线下的方式,加速各产业数字化直接制造(DDM)的应用发展。
分拆后的惠普公司业绩迅速两极分化
惠普于11月1日分拆为两家公司:惠普和惠普企业公司。3日,两家新公司报告了上一财年最后一个财季及全年的业绩,并公布了本季度的业绩展望。然而,情况并不是很好。
作为一家统一的公司,惠普上一财季营收同比下降7%,至284亿美元,基于汇率波动进行调整后同比下降2%。美元汇率目前走势强劲,而惠普在国际市场有大量业务。上财季,惠普每股收益为93美分,同比下降12%。
分拆后的新惠普业绩出现了明显分化。该公司继承了老惠普的PC和打印业务。新惠普预计,2016年财年每股收益将为1.59至1.69美元,低于分析师平均预计的1.77美元。在周二美国股市的盘后交易中,新惠普股价下跌超过5%。新惠普同时预计,第一财季每股收益将为33至38美分,低于分析师平均预计的每股42美分。该公司表示,业绩展望差于预期主要是由于对员工退休计划及相关成本的调整。IBM和Lexnark近期也做出了类似调整。
NASA抛16亿大量订购3D打印发动机
Aerojet Rocketdyne公司与美国宇航局(NASA)有着长久的渊源。这家航空航天企业在NASA致力于太空事业的早期就在为其提供发动机和火箭发射器。尤为值得自豪的是,自从1981年以来,该公司的RS-25发动机已经为航天飞机所有135次飞行提供动力。因此RS-25也被称为航天飞机主发动机。不过很快,它又将获得一个新的头衔:太空发射系统发动机。众所周知,NASA最近一直在致力于开发太空发射系统,希望通过该系统将人类送上火星。为此,NASA刚刚与Aerojet Rocketdyne签订了一份价值16亿美元的合同,将在未来十年继续使用后者的RS-25发射器。
空间发射系统(SLS)实际上是从航天飞机演变而来的。NASA为它在未来20年里规划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任务。它会将人类史无前例地送抵更加遥远的太空,而最终目标是在本世纪30年代的某个时候将宇航员送上火星表面。而猎户座乘员舱也预计将在2020年被送入月球轨道。不用说,SLS计划要需要使用大量的发动机,而可靠的RS-25是显而易见的选择。
最近,NASA一直在Aerojet Rocketdyne公司的帮助下对大量的3D打印发动机部件进行测试。而RS-25发动机还在今年5月份进行了点火测试。16台升级后的发动机目前正存放在NASA的Stennis航天中心,将用于首批四个SLS发射任务。其中包括首批的两次关键试飞——Exploration Mission-1和Exploration Mission-2。与航天飞机不同的是,SLS的火箭发射器在每次发射之后不会修复,所以每次发射都需要使用新的发动机。这对于Aerojet Rocketdyne来说是个大好消息,它与NASA这次签署的合同将持续到2024年,16亿美元的合同金额将使该公司获得充足的资金来提供改进的新型发动机。
但是NASA目前仍有漫长的道路要走。迄今为止其首个太空发射系统尚未建成,其第一次试飞在2018年之前很难实现。NASA仍未对RS-25发动机正式发出任何大批量的订单。不过好在该合同已经包括了一份订单,而且SLS计划表明,未来的订单将会源源不绝。
3D打印全球远略:霍尼韦尔在印度做什么?
我们知道顶级的跨国公司都在纷纷布局他们的全球增材制造战略,设备端像惠普这样的公司还未正式推出其增材制造设备,就已经在专利领域的数量和覆盖面遥遥领先了。而应用端像NASA更是10年前就在其航空中心配备了增材制造设备,更不要提GE和霍尼韦尔这些历来以技术优势领先业界的企业。
提起印度,前有GE投资2亿美金在印度设置的“精彩工厂”,提供从虚拟设计与工程领域的快速设计与原型,到智能设备领域的可以远程编程控制的“精彩”设备,超级计算领域的编程建模与仿真,增材制造/3D打印领域的金属与非金属的3D打印,以及材料科学领域的GE不同的业务之间的材料转化方面的研究和制造工作。
霍尼韦尔在印度的增材制造技术中心于2014年8月建成。这是霍尼韦尔在更接近工程中心的地方部署全球技术研发中心的远见之一。全球实验室除了支持本地原型、模具和夹具的需求外,还有研究开发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的工作。霍尼韦尔正积极致力于通过增材制造减少研发费用。
结语: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国际各大知名科技企业也都纷纷踏入3D打印这块肥沃的“疆土”,足以窥见其未来的广阔发展空间。如今,它在材料领域的根基越来越深厚,这也必将促进3D打印在航空制造和汽车等工业领域迎来新一波的“革命”浪潮。同时,在这股浪潮的推动之下,3D打印将逐渐从“小众”走向“大众”!
[时间:2015-11-30 作者:Lora 来源:网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