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传统出版的没落与重生

互联网传统出版

  承诺是几句空话,计划经常成笑谈,这是我从业几年时间的由衷感叹。我从来没有做出过畅销书,尽管仍有一息不灭的追求。

  在大浪的淘洗中,我温习了传统的出版生存状态,但并没有深入下去。我知道这是一条不可复制的老路,它已经陈旧了。不仅仅在于运转机制的衰朽,更在于世道人心的衰败。我仰望着一部又一部精致的图书新鲜出炉,购买、阅读,有时也偷学两招,给自己一个交代,然而,结局只能说差强人意。

  圈子、格局与视野,决定了行走的方向和宽度,幸运的是,我迅速接触了出版的全流程,洞察并思考着属于一个时代的业态没落又重生。

  多样的出版生态系统

  出版是一份扎扎实实的事业,凝结着知识劳动者的大量心血。相比于文化产业的靓丽风景,出版只不过是冰山的一角。依靠庞大的体量,出版在这块意识形态重镇中占据着与其影响力不成正比的经济产值。图书终究是一本一本卖出来的,作者、编辑、设计公司、出版社、印刷、装订、物流、发行商、零售商,为数众多的环节瓜分着单本书积累起来的利润空间,难怪说出版业是“微利行业”。

  可就是在这个微利行业中,激烈而且是同质化的竞争却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脱胎于事业体制的传统出版社依旧保持着强大的历史惯性,转型发展的节奏有些老态龙钟、跌跌撞撞。这是为数众多的群体。小作坊式的书商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尽管有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还想闯进来,但过不了多久,便会垂头丧气而去。曾经与两位同事外出,听闻某合作的文化公司突然倒闭,老板去开饭店了。关于倒买倒卖图书发家的书商故事,注定要成为绝唱。

  新型的文化公司在崛起,简单的小作坊变成了大机器生产,传统的小商贩代之以有商业头脑的出版人。他们有的脱胎于传统体制,有的则是白手起家,体制外的生存没有什么先天优势,但在思想观念、组织方式、管理制度和人才战略上更加轻盈、灵巧和熟练。编印与发行的分离继续分化为选题策划与编辑出版的分离,编辑出版与印刷制作的分离,文化公司不仅接管了发行的主导权,还往上游昂首阔步地拓展。

  与文化公司的生机勃勃相对应的,传统的出版单位走向了大集团式发展的道路,为数众多的中小出版社走向了转型与自救的道路,为兼并重组铺平了道路。传统出版社的生存展现了三种不同的路径:一是抱团取暖,通过组建大型出版传媒集团,以资本结合的方式,上市,通过资本调动资源重新分配,增强内部粘性,激发原有机体的创造活力。从中央到地方,已经有若干这样的大型出版集团出现,如中国出版集团、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中南出版集团、安徽出版集团和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等。

  二是在不改变原有体制的前提下,谋求转型发展。此路径适合中小型出版社,通过加强主业,打造核心内容资源,在细分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如海豚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等。

  三是依托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以大项目推动转型升级。典型的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依靠政策资金支持,搭建数字出版平台,建立数据库、实现传统出版与知识服务双轮驱动。

然而,上述类型并非出版生态丛林的全貌。还有众多的垄断性出版社、专业性出版社,它们依靠各自的资本、政策、内容资源和渠道优势,仍旧占据着一席之地。当然,它们并非出版业转型发展的“尖兵”。

  互联网如何介入出版

  站在自身的角度,漫步于出版的丛林,观看潮起又潮落。几十年来的出版旧模式运行如旧,但新鲜事物的兴起却是不争的事实。

  互联网首先改变了生活,接着也渗透到了顽固不化的传统出版圈。尽管互联网的应用早已在广阔的产业门类中实现,但在出版的天地却难以施展。阅读载体的先天性矛盾、人员结构的老化、传统体制的惯性等等,都是原因所在。

  暂且不必深究落后的根源,且看看新鲜的现象究竟是什么。

  观察图书出版的全流程,如果以互联网的应用为线索,则可以发现其中的逻辑越发清晰,进而则可把握大势所趋、目标所指。

  选题策划越来越多地应用互联网,即便是最传统的出版社,编辑和发行人员在了解选题的市场价值时,也会通过网络检索方式,了解图书的市场表现,了解读者的阅读口味变迁。而更加科学合理的解释,则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当当、亚马逊、京东等电商企业手握海量大数据资源,对读者的精准定位,已经是家常便饭,开始涉足出版,对它们而言,实属必然。

  编辑出版的流程也被互联网的技术逻辑颠覆了。传统体制的活化石虽然在新的流程中有所显现,但过去笨拙的手工劳动逐渐让位于操作系统、数字化管理软件和新型设计工具,一则审稿的效率提高,二则可以为图书注入更多的设计含量。

  印刷环节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风景,大量的手工作坊式印刷厂失去了生存的价值,鸟枪换大炮的时代已经到来。从印前的拼版技术,到印刷过程中的色彩管理、油墨控制,再到印后工艺,在印刷这个主要依赖于技术的出版环节,互联网带来的改变不仅仅是技术实现效率的提高,更是设计理念的执行力的提高。现代生活的实质是精致的设计,传统的作坊式印刷厂无法胜任这样的光荣使命。

  图书的宣传推广更是离不开互联网。豆瓣、知乎、微博、微信、网站,凡是互联网存在的地方,凡是人群聚集的地方,都是宣传一展身手的所在。与传统的新书发布会、签售会模式不同,互联网时代图书宣传的逻辑是互联网思维为主导,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推广。发布会的功能不仅仅是介绍出版动态,而可以成为相对独立的思想交流平台,图书本身的核心地位可以让位于综合性的文化定位,媒体融合的思维在图书宣传上实现了与其他多种媒体形式的有机对接。

作为图书销售的终端,传统书店的营业额虽然仍占据主导地位,但与电商平台相比还是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网络销售的比例持续上升已成不可逆转之势。传统的图书大卖场和小书店作为购书去处的功用在失落,取而代之的是提升阅读体验和综合文化消费的书店综合体,或者更准确的叫法——文化综合体。

  图书出版的全流程被互联网穿透,而乱了方寸的传统出版也经受不起革命性的巨变。思维模式需要改变,盈利模式需要改变,体制机制需要改变,但归根结底,需要支撑行业转型发展的管理者和人才队伍。

  互联网人才的华丽现身

  在拓荒者的身上,我看到了出版未来发展的希望。

  当一本本制作精良、内容扎实的图书呈现在我的眼前,最直观的感受是,图书真的做得越来越漂亮了,而背后则是一群奋发有为的出版人在历经艰难困苦的探索转型发展之路。

  作为编辑人员,他们开始运用互联网思维,捕捉当代千变万化的信息,触摸思想的脉搏,找寻适合作为图书沉淀下来的精彩选题。

  作为营销人员,精通互联网思维的年轻人有声有色地开展公关活动,将图书营销与知识传播深度勾连,走进当代知识分子精神的不同侧面。

  作为图书终端的经营者,更多的文艺青年将志趣投入了书店,咖啡、音乐、分享融入了书店,调和成了文艺的调性,在城市的角落,他们静默矗立,敞开大门迎接需要放慢节奏的阅读者。

  出版终究还是出版,互联网改变了许多,但终究并未改变一颗又一颗渴望安静的心。

[时间:2015-11-25  作者:江燕楠  来源:出版商务周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