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图书出版12个误区的解读

图书出版误区

  对于言必称上下游两只轮子的出版社来说,除众口一词抱怨市场环境,上下游之间无休止的相互指责外,我们只能在悲哀与无奈中徘徊吗?在此,笔者想从出版理念与营销模式理性碰撞的角度,运用解读误区的方法,来阐述做好一般图书出版的认识与理解。

  误区1
  
  出版社的生命线不是选题,内容为王已经过时。这是当下出版理念最要命最危险的一大误区之一。我们每天都在探讨出版社的发展战略与经营路径,也极少否认内容为王及选题的重要性。可是,一遇到具体问题就迷茫、走样了。比方说,经济指标的压力让我们一个劲地鼓励编辑上选题,而且不分良莠;为了尽快摆脱困境,不惜放弃自己多年的优势板块,追随别人的成功板块,殊不知,这一放一追得到的只是心理满足,失掉的却是再也唤不回的市场占有率和优势作者群体及渠道资源;在容忍大量平庸选题产生的同时,不得不把目光和压力转到营销环节,以至于派生出许多不切实际的做法,不仅原本优势板块营销丧失殆尽,而且错乱的方向改变让所有人都找不着北,其结局可想而知。
  
  其实,营销既不是选题的花果山,也不是炼丹炉,准确地说,它的定位只是一部作品走向市场的助推器。根据笔者的认识,质量高的图书,营销张力只需花费10%~20%,一般性的产品营销张力则是60%左右,而平庸作品即便是100%的张力投入,收效依然为零。我们不可能期待一个天生有缺陷的胚胎能长成健康活泼的帅哥美女,即使穿上再美丽的外衣,终究还是有缺陷。
  
  解读:对出版社的经营来说,选题质量才是源头,内容为王是根本。
  
  误区2
  
  追求规模就是追求效益,或者说有规模就有利润。试图追求规模与效益的同步发展,一直是困扰我们尤其是社长们纠结不已的问题。从理论上讲,一定的规模有时的确能带来部分效益,但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规模的限度与结构,二是规模性增长的基础条件,这是两个不可或缺又相互依存的制约因素。笔者认为,出版社的出版规模一定要根据自身具备的作者资源厚度、编辑专业构成、优势板块铺垫、渠道掌控能力、编发人员配比、领军人物素质、财政物流实力等条件因素,来确定自己近期和中远期的发展目标。就规模而言,有3个重要指标值得关注,即初版品种、重印品种、动销品种。那种不顾自身条件单纯地追求出版品种,试图以多出书侥幸获取效益的做法不仅很幼稚,也必然会引起编辑的思想混乱,他们不得不以病急乱投医的拼凑式手段获取选题,其结果必然是,大量平庸选题蜂拥而出,稿费、编辑费、生产成本及营销成本付出的唯一性,又迫使这种制造库存、吞噬利润的无奈之举成为一种经营常态。令人遗憾的是,当我们意识到的时候,往往悲剧的大幕已经拉开。
  
  解读:考核单品的利润比较合理,因为我们需要的是有效选题形成的产品效益规模,而不是堆积成山的无效成品规模。
 
  误区3
  
  鼓励协作出书与作者包销。这提法看似没问题,其实弊远远大于利。道理很简单,凡是协作出书或者作者包销多的编辑,其市场化理念与操作肯定不及别人。很难想象,这部分编辑会用主要精力去研究分析市场,根据市场需求捕捉、发现、策划出好的选题,因为他们用不着像别人那样花费太大的力气就能轻而易举地获取所得;而且惰性利润的形成,既没有任何风险,还能如期足量完成指标任务,真是一举几得,何乐不为。可是他们没有看到,这样的理念和操作给企业带来的是什么?笔者要说,是懒惰,是安逸,是游离,是侵蚀,是麻木。
  
  解读:当下的出版竞争格局如果我们还把发展战略定格在靠别人施舍,或者倚重书号管理费收入来维持经营,这样的编辑终究要被市场所淘汰。同样可以预见,这种出版社的经营模式如果就这样走下去,它离关张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时间:2015-11-24  作者:吕波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