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是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契机

工业4.0

  中国社会科学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日前共同发布《中国上市公司蓝皮书:中国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15)》。报告指出,工业4.0将是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契机。 

  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在全世界产业链分工中仍处于中低端,工业技术水平较落后。从具体数据来看,我国工业增加值率只有26.5%,远低于发达国家35%—40%的水平;制造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为日本的9倍、德国的6倍、美国的4倍多。粗放型增长方式带来产能过剩和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已经影响了工业发展并制约中国经济。与此同时,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供给减少、人工成本上升,加之新一代劳动力在制造业中就业意愿的下降,中国制造业的优势正在逐步减弱。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提供的数据,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人口抚养比等结构性指标将在2015年前后发生逆转,人口红利加速下降,直至变为人口负债。劳动力短缺、成本增加、产能过剩及全球经济的疲软制约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欧美提出的新经济策略也加速弱化了中国的比较成本优势,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数据显示,我国工业增速已由过去10%以上的高速转向10%以下的中高速水平;工业在GDP中的占比也呈下降趋势,从过去的40%以上下降到2014年的35.8%。 
 
  面对种种压力,制造业向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转型升级成为必然趋势。发达国家此前通过工业化、信息化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实现转型升级。随着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制造业开始从信息化向智能化进化,即所谓的工业4.0。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尚未完成,大部分行业仍然处于工业3.0甚至工业2.0的阶段,因此对于我国工业4.0的进程来说,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对于尚未实现自动化生产、停留在工业2.X阶段的落后工业,应大力发展自动化、信息化,使其快速升级到工业3.0阶段;另一方面对于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处于工业3.X阶段的制造企业,应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开发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坚持智能化改造,实现弯道超车。 
 
  报告指出,虽然我国制造业升级面临的挑战非常大,但我国的比较优势决定了此次产业变革也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利契机。我国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已建成门类齐全、配套完整的制造业体系,产业规模和产品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同时,我国互联网产业实力仅次于美国,本土应用市场空间大、创新牵引强。当前应将工业的规模优势和互联网的应用优势相结合,推动我国互联网与工业加快融合,走出一条既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又能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新产业变革之路。 

[时间:2015-11-23  来源:中国经济网]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