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福科技 智能印刷
提起印刷行业,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小、散,快印店倒闭司空见惯。而广州本土企业有福科技则从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的天意输出)一直顽强生存,并且在今年登陆新三板,成为数字印刷第一股,它凭什么?
有福网CEO董祖明告诉南都记者,有福科技之所以能很好地生存,主要得益于多区域中心生产、重本投入研发,对市场快速反应,推出适销对路的新品。
有福“三驾马车”
地处广州麓湖旁的有福科技总部,集运营推广、产品研发和生产于一体,在这里,南都记者见到了有福科技董事长姚宏兵,计算机数学专业出身的他投身印刷行业已有20多年。有福科技第一个品牌“天意”以菲林输出起家,90年代后期转型数码印刷,在全国发展出30多家直营连锁店,面向B端企业市场。
那时候,快印店都是“前店后厂”的模式,接到订单后在店里生产,相当于一个小工厂。在姚宏兵看来,如此分散生产的成本太高,很难把规模做起来。于是从去年开始,尝试把门店的订单进行集中生产,并初见成效。据姚宏兵介绍,有福科技未来的目标是门店的面积、人员能大幅削减,只需承担前端的产品展示和设计服务功能,而订单生产则统一交给生产中心。
集中生产提升了产能,那市场的开拓能力如何跟上?
董祖明解释,有福网今年新推的“云印刷”平台,主要就是向第三方图文快印店推广,提供从网络接单、生产印刷到物流配送的一整套服务;这些快印店相当于都是有福科技的代理商,把同行和代理商的订单整合拼单,一是扩大市场规模,二是降低开版成本。
另外,与商务客户一起并行的还有面对C端的“有福网”,2008年上线的“有福网”,已经实现用户上传照片,实现个性化印制相册、台历、海报、杯子、T-shirt等一系列生活类产品。姚宏兵相信,把印刷变成走进千家万户的消费品,一定会有更大的想象空间。为此,他还起了“有福”这样一个极具生活气息的名字,区隔于已经在B端市场深入人心的“天意”品牌。
“对于公司整体而言,目前利润贡献最大的仍然是商务印刷,另外工业配套印刷也占一部分,加上正在运营的个性化影像产品印制,三块业务并进。”董祖明对南都记者说。
批次变少,成本怎么控
提到个性化印制,不得不提及印刷行业高昂的开版起印费用。一般印刷厂起印量是3000份以上,这怎么解决?
带着疑问,南都记者走进了有福科技的生产车间。董祖明指着一台隆隆运转机器说,这是惠普indigopress10000,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数字印刷机,能够实现每张印出来都不同。
“个性化印刷的订单很小,比如用户需要印一两盒名片,那么我们就采用合版,把几百个相同类型的产品拼在一起,就成一个大订单了。”他告诉南都记者,合版印刷一般比专版印刷报价低10%-200%不等。
同类技术不仅仅应用在C端的个性印品,对于零碎的工业包装物料印刷也发挥着作用。负责工业客户的有福科技副总经理孙国永对南都记者说,随着国家推行“中国制造2025”、工业4。0的发展,现在制造业都在往定制化、小批量、多品类转型,相应地,产品上配套的标签也要跟上节奏。
比如某家电客户,一个批次的空调不到10台,但总共有上万个批次的产品。这怎么办?习惯大批量印刷配套的传统供应商没法解决,而数字印刷则可以灵活满足需求,而且省去了传统制版的复杂过程,从下单到生产出来只要几天时间。
而由于产品个性化带来的管理难度,有福科技给客户提供“即时生产、零库存”的解决方案,使物料及时供应、减少库存损耗。“我们生产的东西看似不值钱,但又必不可少,像格力、美的都视我们为战略供应商,保持长年合作的关系。”他对南都记者说。
[时间:2015-11-16 来源: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