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中国最美的书”近日揭晓!

中国最美的书

  2015年度“中国最美的书”评选11月9日揭晓,来自全国各地18家出版社的20种图书荣膺本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称号,并将代表中国参加2016年度的“世界最美的书”评选。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中国最美的书”评委会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本年度“中国最美的书”评选报名工作始于今年6月,通过单位、个人选拔及专家推荐三种途径,主办方共收到参评图书389种,778册。这389种图书分别来自全国各省市108家出版单位,内容涵盖文学、艺术、科技、教育、历史、生活、儿童等方面。在评委会和评选工作班子的努力下,经过全体评委三轮无记名投票,于11月7日产生了最终结果。

  自2003年以来,先后有12批251种“中国最美的书”亮相德国莱比锡,其中13种图书荣获了“世界最美的书”称号。这反映了当今中国书籍设计的面貌和水平,也体现了中国的书籍设计者在与国际设计界的联系和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和探索的精神和取得的进步。

  为了保证“中国最美的书”评选的权威性和客观性,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依据国际惯例,“中国最美的书”评委会规定,评委本人设计的作品不参加评选;为使“中国最美的书”更具广泛性,原则上同一位设计师在同一个年度评选中的获奖作品不得超过两种;评委会还通过评委轮换机制,保证海内外优秀设计家加入到评委队伍之中。

  受“中国最美的书”评委会聘请,德国的康斯坦兹·伯纳女士(Ms.KonstanzeBerner)、韩国的郑丙圭(Mr.ChungByoungkyoo)、日本的铃木一志先生(Mr.SuzukiHitoshi)三位国际评委、以及来自上海的陶雪华女士、北京的吕敬人先生、广东的王序先生和江苏的周晨先生等四位国内评委一起担任本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特邀评委。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中国最美的书”评委会主任徐炯表示,我们设立这个奖项的目的是学习国际国内的先进理念,把书籍设计与图书设计走向世界建立平台和窗口。值得欣慰的是,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倡导与积累,“中国最美的书”的理念已日益为中国的出版界和设计界所接受,其产生的效应和影响也逐渐显示,对推动中国书籍设计艺术及我国设计家走向国际,传播中华文化,对于促进中外设计艺术交流,提升中国现代书籍设计的水平,对于鼓励我国年轻一代的设计家创新发展,走向世界,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和效果。

  2015年中国最美的书获奖书影、点评

  《上海字记——百年汉字设计档案》

  本书的作者和设计师为同一人,整体设计充分反映出作者研究和论证的艰辛,封面的淡红透露出作者的心血。内容丰富却不沉重,书型开本恰到好处,易于阅读。排版文图适宜,文字和留白相间。印刷与装订工艺精良,纸张使用到位。设计既体现出20世纪百年时代的痕迹,又具有当代设计的意识感。

  《订单——方圆故事》

  封面采用包装纸,书名仿照订单,选材和设计都很新颖。以出版社往来信件开头,每一页的签名都附上不同的肖像,趣味十足且富有个性。此外打破常规,在前言和目录之间插入图片,激发读者去探寻和发现。

  《痛》

  该书由一位法国作者所著,内容视角独特,内页色调应用与层次结构清晰。运用理性、冷峻的设计语言,将无法言状痛苦感受进行了视觉化的表达,该书的设计很好地反应出了这一点,纸张的灰色、封面的“+”“-”都是一种既有情感又具理性的设计方式。痛苦前后的感受通过几页黑页过渡,表现出不同时段的情感世界。设计者编辑设计语言与众不同,为阅读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生态智慧丛书》

  作为一套科技类书籍,设计注重现代感和阅读性,留白大胆,富有节奏。开本采用黄金比例,每本书根据主题在封面上设计了不同的简洁图案,体现了平面设计的优势。环衬处理独特,与主题和封面相衔接。图表设计到位,通过视觉信息的传递促进了内容的理解和知识的吸纳。是一套设计语言阐述完整且具有美感的科技类图书。

  《爱不释手》

  本书使用手写体,毛边风格,手感极其特殊,吸引读者,让人感觉,通过这种方式能将自我感受充分表达出来,整体设计构成独特,内容形式浑然一体,具有视觉张力。由于该书的作者就是一位设计师,因此他能将内容与设计做到零距离,他的设计讲究触感,有温度更要有质感。

  《匠人》

  每本书的设计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本书的结尾叙述出这样一个故事。作者和设计师合作共同去当地采风,而作者给设计师留下了很大的空间,这种合作设计关系非常新颖。本书设计以黑色为主色调,辑頁文字书写独特。

  《薄薄的故乡》

  该书是导演王小帅的个人随笔记,在原有的印刷文本周围采用很多手写文字,延伸了阅读、丰富了阅读,运用手写体使版面设计更加丰富而有新意,吸引读者。老照片等图版资料及个人信息复合穿插,形成多重阅读线索,增加了全书的可读性。

  《兔儿爷丢了耳朵》

  设计者将剪纸以最原始的形态呈现,并加以重叠和组合后进行拍摄。剪纸投影的保留凸显了立体感,加强了剪纸原作的感染力。全书编辑语言独特,纸张性格鲜明,页码设计新颖,故事叙述具有中国民间传统气韵。装帧采用裸背装,使各个书页画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可以看出设计师在书籍文本传达中的驾驭作用,体现了设计的附加值。

  《学而不厌》

  本书使用传统的宣纸来印刷中国画与书法,富有质感,画页左右上下翻折,赋予阅读以动感,与内容相辅相成。用绘画装裱形式制作封面,手法与主题很吻合,裸背装订方式便于翻阅。文本排列非规则型游动,在规则中寻求着变化,是虚与实、有序与无序的对立统一。东方韵味在设计中传达到位,使得书籍的人文气息和中国传统审美意识浓郁。

  《温婉——中国古代女性文物大展》

  这是一本关于中国古代女性文物的图录涉及古代女性生活的多个门类,设计上进行独特的编排,信息量大,图片素材丰富,展现形式多样,且贴合内容。作为常规的展览图集,该书设计有创新突破,运用不同的纸张及装订方式对内容进行区隔,具有很强的工艺性,注重设计细节,将结构感与序列性有机结合,是一本形式与内容结合度很高的图书。

  《古韵钟声》

  该书设计考量理性、严密、周到,引用矢量化信息设计概念贯穿全书,引导读者阅读及欣赏。设计师懂得如何把信息进行梳理整合,并具节奏待视觉化表现,使读者的阅读兴趣不断提升,同时该书的设计对当下同类书籍的设计具有指导作用。该书特设的钟鼎文頁凹凸感强烈,拓片运用得体,阅读质感强烈,将中国古典艺术有序地完美呈现。

  《一桌二椅——夜奔 朱鹮记》

  此书排版富于韵律,设计恰好贴合内容,开本适中,图片放置富于新意。封面采用手造纸,内页手造纸尝试双色印刷效果,具有一定的实验精神。

  《齐白石四绝十方》

  前扉多层阶梯式的设置,让信息层层递进使阅读富有趣味。照片拍摄极为用心,讲究物像虚实和透视关系,摄影用光及投影处理细致,图型切割截取巧妙。设计师利用纸张的透明度,反面印刷的篆刻拓片以多种方式,多个角度在书页的折叠中丰富地呈现出印章信息。十方印章的简洁内容通过讲究的编辑设计语言大大扩充了信息体量和内涵的传达。

  《老人与海全译本》

  整体的色彩采用渐变的蓝色,封面采用了海滩贝沙闪烁的材质,上面用银色印刷鱼和人物的形象,贴近主题语境。文本结尾留有大量空頁,仿佛留下空间让海水流走。设计者绘制有多种生动形态鱼类的富有怀旧情绪的笔记本,插入书页,采取了“书中书”的设计。插图精妙,为文本增添丰富的情趣。

  《凝·动——上海著名体育建筑文化》

  本书的设计以体育场馆在城市的分布为叙述基点,位置感贯穿全书。封面上的圆点与各场馆在上海的地理位置相对应,简明而新颖,查阅信息一目了然。辑页书口折叠部分特意设置信息界面,增加了信息数据与资讯层面,丰富了阅读体验。将场馆的外观浓缩成图案,贯穿全书各个部分,便于识别。书籍用纸柔软,物性手感具佳。

  《男女》

  全书设计体现了道家的空灵之美,大胆的空白利用,图题的处理十分别致。多页前扉上男女图形分别交替旋转的配置,提供了多层次和动态化的信息视觉过度,注入时间概念的体味。单双頁图形与空白頁对应贯通全书,偶而辅以少量折叠的图页,增加了阅读的变化与趣味,设计充分体现该文人画作者诙谐乖戾的气质。

  《中国关中社火》

  整本书洋溢着民间传统戏曲的视觉特征与风貌。照片体现了中国的审美习惯,色彩还原很好。大小富于变化,构成巧妙,且与题眉相呼应,具有张力、协调性和节奏感。三册组合成一体,相互间有着良好的比例关系。分册辑页的插图表现形式独到,绘画手法富有特色。全书色彩与图形的处理保持浓厚乡土气息,纸张应用符合民间气质。

  《你是哪里人》

  开本非常适宜阅读,封面选材手感好,采用黄色、灰色、米色等暖色调,封面和切口使用黄色和灰色,彼此协调呼应,同时极具现代感。纸质很柔软,字体有些采用手写,富有个性。封面部分文字采用凸纹,整体设计简洁,很好的将传统和现代设计结合起来,使诗歌这种文学形式更富趣味性,激发了人们的阅读兴趣。

  《黑白江南》

  该书为江南文化散文,图文并茂,设计以黑白为基调,贯穿全书。书中诸多照片的编排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以及对往事的回忆。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许多江南场景很难再现,该书做了很好的描述与记录。充满质感的老照片配置于优美的散文中,风格独特,引人遐想。

  《布衣壶宗-顾景舟传》

  关于紫砂大师顾景舟的传记,图书封面设计讲究质感,外切口书页参差有变化,富有情趣。该书设计上的一个成功之处在于图片编排到位,利于读者的阅读,并且将许多手稿、老照片、紫砂作品照等运用不同的纸张进行穿插,显得十分大气。年表编排呈壶形,相当独特,体现信息设计的创意。设计师能让各种设计要素在本书中沉淀下来,表现出图书的张力。

 

[时间:2015-11-10  来源:出版参考]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