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实体书店扶持计划并没有止住实体书店的关门歇业潮,当前依靠纯粹图书贩卖的实体书店已经很难在今天的都市里生存下去,故大书城与各中小书店纷纷转型自救。虽然困难重重,但相比于中小书店,大书城在这场关乎存亡的转型中拥有更大的胜券。而中小书店在成本与电商的挤压之下,前途渺茫。未来,对于读者而言,去书店也许是出于一种情怀,而不是因为图书。毕竟,实惠的价格和方便的渠道,才是他们最看重的。
不利的大环境 书店转型自救
媒体的呐喊跟店主需要支付的房租、工资和日益萎缩的销售利润,是躲不开的现实,其实实体书店的倒闭,难道没有读者们的推波助澜,面对图书电商的价格诱惑的时候,最早放弃实体书店的应该还是广大的读者。不管是书店业主的苦口婆心、还是文人的大声疾呼,算上政策的扶持优待,关键是买单者并不为之所动,因为消费的决定因素还是价格。
而书店这方的动静,除了关门或转行的业主留下的哀怨之外,还在苦苦支持的各类书店业主们,也都没有闲着,重整旗鼓的有,服务升级的有、扩大经营范围的有,人人都在忙着转型,当然如果不尝试改变,下一个倒闭的可能就是自己了。下面我们来梳理一下实体书店转型的几个方向:
以不变应万变的坚守;譬如各地新华书店的文化MALL、北京万圣书园、南京先锋书店、贵州西西弗书店等;核心还是以图书贩卖,努力追求的还是图书营造的文化氛围和精神气质,也就是情怀的坚持,这种模式是目前国内实体书店业中最固守售书主业的,也是经营难度最大的。
不以卖书为主业的旗舰店模式;譬如蓝狮子书屋、字里行间书店、蒲蒲兰绘本馆等。这些书店的存在的意义在于,宣誓品牌的存在,集聚品牌人气,宣传品牌的价值。这些书店的背后都是成功的出版商,是出版全产业链的出版机构。
咖啡+图书的休闲书店新模式;北京雨枫书馆、北京言几又、苏州猫的天空之城概念书店等。图书贩卖已经不再是书店的主业,读者进店得到的更多是跟书有关的文化服务或体验,买书与否不再那么重要,读者更多地为书店增值服务卖单,是这类新型书店获得新生的根本原因。
在转型过程中,当前实体书店所面临的网络冲击是生与死的考验,就如马云的一句名言:“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对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 在转型过程中,面临同样难题的大书城和中小书店,所处的境地可能大不一样,尤其是对于绝大部分规模小、体量轻,手中没有过多的余粮的中小型书店来说,他们面临的挑战将会更大,未来也会更加凶险。
大书城转型有优势 中小书店前途黯淡
对于规模大、体量重的大型书店或书城,特别是国有实体书店而言,离开是不可能的,逃避也是不现实的,选择迎难而上,是必然的选择;这就是为什么各大书城纷纷重新装修升级的缘由。
之前由于市场的不充分竞争,大型书店似乎都有点“店大欺客”的心态,读者逛书店,您爱买不买随便,如此市场环境养成了大型书店“高大上”经营特质。
图书电商的崛起,从根本上打破了这种价格平衡,大型书城不得不降低身段,被迫重新加入服务竞争的序列。目前国内各地的大型书城的重装潮,提升经营环境,改善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所有的一切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把读者重新请回来。
至于大型书店或书城的转型之路是否成功,这还有待与时间的检验。由于现在的图书市场有两大因素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第一,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变化;第二,由于网购的兴起,人们的消费习惯发生了改变。这两大变化是否影响到未来大型书店的转型之路,值得关注。
不过大书城在这种转型中,也有着自身的优势。首先,图书电商的强势崛起,根本原因是基于规模的图书采购成本优势,包括销售规模和读者规模。大型书店或书城在一定范围内的所拥有销售规模和读者规模,所带来的采购成本优势其实并不比图书电商要差,个别品种可能还会有更多的优惠。
其次,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型书店或书城的经营场所都属于书店自有,这就是说,这些书店或书城也就没有有关房租等相关经营性开支出,加上数十年的经营,拥有相当的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虽然图书电商在线上可以横冲直撞,但线下大型书店的销售能力也不可小觑。
但是,图书采购成本和房租等经营性成本对于中小型书店而言,却是直接影响书店运营的核心因素。中小型书店由于规模小的原因,其一直处于图书批发层级的低端,根本无力跟图书电商或大型书店相抗衡;加上房租等经营性成本的开支,因此,在图书电商的冲击下,最先倒下就是中小型书店业主。
没有利润空间的实体,也是没有生命力的行业,或许有情怀、或许有不舍,中小型书实体书店都将会慢慢地淡出我们的视线,退出历史的舞台。
实体书店的未来 终究成为一种情怀
对于读者来说,实体书店的转型更多意味着新鲜感,而便利的渠道和实惠的价格才是他们真正考虑的事情。未来他们进入书店所需要的不是图书这种实物产品,而是心中所挂念的情怀。判断的理由有一下几点。
首先,都市书店与读者距离,要有多远就有多远。生活大都市里,无论您是在北上广,还是二三线城市,我们的城市规模是越来越大,虽然我们的交通工作越来越多,出行成本已经越来越高,图书电商的价格诱惑,加之快递服务的高效给力,这些都注定实体书店日渐艰难是可预料的结局。(当然,书店辐射周边的十几公里的读者是否有福与此,但线上与线下的价格鸿沟,也使得书店与读者距离,要有多远就有多远。)
其次,需求的多样性与书店品种局限性的无解。阅读是一项目的性非常强的活动,图书的选择的目的性就是因此而来,身边的小书店的服务能力有限,大书城的出行成本高,这两条拦路虎,会把读者生生推向图书电商这边,加上图书电商本身也争气:品种全、价格优惠、还送货上门等,实体书店也就被读者慢慢地冷落了。
最后,致命一击,阅读习惯的改变。互联网+智能手机让人们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中,对信息的获取途径越来越便捷,图书作为传统的信息载体,其一部分信息功能已经被网络所取代。或许如部分专业人士所说,网络的浅阅读永远不可能渠道图书的深度阅读,可现实是有多少需要深度阅读呢。其实,人们通过网络何尝不能进行深度阅读呀。
读书人对纸质图书特有的情怀,是很多实体书店业主和出版商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作为商品的卖方,如此而言,当然无厚非。但互联互通的网络时代的到来,或许并不会因为某种令人伤感的情怀,而转变人们对过去的改变。
以图书贩卖为主业的实体书店,在为来或许会成为某种标志和记忆。任何一种商业模式都不会因为某种情怀而放慢被时代淘汰的步伐。抛弃图书贩卖为主业的新型实体书店的诞生,才是实体书店大未来。我所理解的书店情怀,其实就是某时某刻,独自在一家书店静静地坐着、或许会与书无关,当然我也愿意为此买单。
今天或以后,我们肯定不是为了某本书,费劲巴拉地奔向某家书店。此情怀,非彼情怀。
[时间:2015-11-06 来源:豹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