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题图书走向世界时机已到

主题图书走向世界

  自1971年开始,欧美学术界关于中国学术研究的热点已经从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的研究逐渐转移到当代中国政治、法律以及经济研究上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从学术上解读中国,已经成为近十年来世界学术出版的热点之一。适应这种学术热点的需求,欧美出版界除了出版相关大学研究机构的成果之外,还特别关注来自中国政界、学界的研究成果。

  在2015年度最有世界影响力的30种中文图书中,最有世界影响的一本书当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该书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编译,2014年9月28日开始,由外文出版社以中、英、法、俄、阿、西、葡、德、日等多语种出版发行。全书9个语种同步编译,共10个品种,20个版本(其中中文分为简体和繁体两个品种)。由于这本书以中国现任领导人的名义,集中地向世界阐述了未来中国发展道路、中国发展方向的思想理念,受到海内外的高度关注。在中国的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的时代,中国出版如何更好地引导舆论与出版热点,把握好中国主题图书的出版方向,阐释好中国梦,该书获得世界影响的路径以及方式非常值得借鉴。

  根据笔者在9月12日的检索,该书自2014年9月份开始面对全球发行,一年时间里,中文版全球收藏图书馆数量为85家,英文版全球收藏图书馆数量达到了148家,其他法文版、德文版等外文版,也相继进入相关国家的图书馆,成为2015年度最有世界影响的一本中国图书。

  其中最具有标志意义的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文版的销售,因为中文可以看作是中国文化世界影响的标志。本文特别将收藏该书中文版的海外85家图书馆名单详列如下: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文版世界收藏图书馆名单

  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图书馆、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图书馆、墨尔本大学图书馆、昆士兰大学图书馆、悉尼大学图书馆、悉尼科技大学图书馆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图书馆、麦吉尔大学图书馆

  瑞士:苏黎世大学图书馆

  德国:德国森格堡大学图书馆

  英国:爱丁堡大学图书馆、伦敦亚非学院图书馆、利兹大学图书馆

  中国香港: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香港大学图书馆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图书馆、坎特伯雷大学图书馆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图书馆、新加坡国家教育研究所、新加坡国家图书馆

  日本:爱知大学车道图书馆、东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图书、京都产业大学图书馆、神户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神户大学综合图书馆国际文化图书分馆、岛根县公立大学媒体中心、大东文化大学纪念图书馆、日本贸易机构亚洲经济研究图书馆、佛教大学附属图书馆、日本明治学院大学图书馆

  美国:阿拉巴马州伯明翰杰斐逊公共图书馆、加利福尼亚ALIBRIS图书网、加利福尼亚富勒神学院、洛杉矶公共图书馆、加利福尼亚蒙特雷研究所、旧金山公共图书馆、加利福尼亚圣马特奥郡公共图书馆、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郡公共图书馆、斯坦福大学图书馆、伯克利大学图书馆、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图书馆、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图书馆、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图书馆、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图书馆、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图书馆、南加州大学图书馆、科罗拉多大学图书馆、耶鲁大学图书馆、耶鲁大学法学院图书馆、乔治敦大学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特拉华大学图书馆系统、艾奥瓦大学图书馆、西北大学图书馆、印第安那大学图书馆、堪萨斯大学图书馆、哈佛燕京图书馆、史密斯学院密歇根大学图书馆、蒙大拿曼斯菲尔德大学图书馆、贝克泰勒科技开放中心图书馆、杜克大学图书馆、北卡罗莱纳大学教会山图书馆、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罗格斯大学图书馆、西顿霍尔大学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康奈尔大学图书馆、汉密尔顿学院图书馆、圣约翰大学图书馆、纽约韦斯切斯特图书馆、奥伯林学院图书馆、俄亥俄州立大学图书馆、俄亥俄大学图书馆、宾夕法尼亚大学图书馆、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律图书馆、匹兹堡大学图书馆、布朗大学图书、莱斯大学范德图书馆、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图书馆、弗吉尼亚大学图书馆、华盛顿大学图书馆、华盛顿大学加拉赫法律图书馆、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图书馆

  通过图书馆名单可以发现,除美国有6家公共图书馆,加上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等8家为公共图书馆性质之外,其余77家均为大学、研究性图书馆,而且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一流的学术机构所设的图书馆。近些年,欧美一些世界知名的学术图书馆、东亚图书馆面临经费持续压缩、实体书馆藏空间高度紧张等限制,对于中文图书的采购持续压缩。《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在不到一年时间里获得世界各大学术图书馆的青睐,表明了该书所具有的高质量学术价值。

  “中国道路”成世界学术研究出版热点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获得广泛世界影响,对于中国出版的启示与借鉴主要有二。

  第一是中国政治制度、发展道路已经成为世界学术研究以及学术出版的热点,向世界推出中国优秀学术成果的时机已经成熟。这也正是中国学术出版的未来发展方向与目标。

  欧美学术界曾一度广泛流行“北京共识”概念,即欧美学术界试图从西方文化立场上解读中国法律、中国制度、中国发展道路的一种学术话语。在很长时间里,这种解读已经成为世界学术出版的热点。这种热点的形成,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开始。

  美国亚洲研究协会的亚洲研究文献目录数据库(简称BAS)就是典型代表。该数据库收录了中、日、韩、俄以外的西文语种的所有关于亚洲研究的论文和部分学术图书目录,自1971年至2014年底,已接近90多万条记录(不包含1991年之后出版的图书目录)。笔者在2014年5月份依据该数据库进行检索,发现欧美学术界对于中国经济领域的关注与研究为77981条,与中国政治、法律制度75817条相近,已经超越了欧美学术界传统上对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59019条。这个数据表明,自1971年开始,欧美学术界关于中国学术研究的热点已经从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的研究逐渐转移到当代中国政治、法律以及经济研究上来,特别是新世纪十年以来的数据增长明显,而且每年还以超过1.5万份(部)以上的速度在持续增长。从学术上解读中国,已经成为近十年来世界学术出版的热点之一。

  适应这种学术热点的需求,欧美出版界除了出版相关大学研究机构的成果之外,还特别关注来自中国政界、学界的研究成果。一些知名学术出版机构开始在北京设立办事处和编辑出版机构,重点进行中国热点图书的组稿与翻译出版。

  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荷兰的伯睿出版社。该社是一家有着300多年历史的独立出版公司,1683年在荷兰成立,是欧洲最古老和国际知名的专业学术出版公司,一直以为学界服务为鲜明特色,总部设在莱顿,在美国波士顿设有分部。伯睿出版社在新时期与中国出版机构的合作最为密切、频繁。其出版中国学术图书,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能够用英文写作的汉学家、中国学专家,自己进行组稿,再出版发行。如早在2007年伯睿出版社就自己组织《伯睿中国人文丛书》,包含中国学者洪子诚、陈平原、骆玉明、荣新江、葛兆光等的代表性作品。其中陈来的《传统与现代:调和儒家与民族主义》,全世界收藏图书馆数量达到1004家。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借助自己在欧洲、北美以及世界各地的销售网络,与中国出版机构合作,接受中国政府主持的翻译经费资助,这类图书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据初步调查,表中图书除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骆玉明的《简明中国文学史》明和葛兆光的《中国思想通史》没有接受中国政府相关项目的翻译资助之外,其他29种图书均与中国出版社合作出版,并接受过中国政府相关项目的翻译出版资助。

  目前荷兰伯睿出版社与中国合作的出版机构有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20多家。这些合作出版的图书借助伯睿的全球销售网络,获得了很好的反响。如表2中排名第一的俞可平的《中国的民主与法制》,收藏图书馆数量为870家;排名第二的蔡定剑、王晨光的《中国走向法制30年》收藏图书馆数量为866家,影响很大。

  目前这些图书主要销往各大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和研究机构,平均定价很高,大约是美国出版社英文图书定价的5倍甚至更高。如《中国走向法制30年》的定价为187欧元;《中国教育发展政策30年》定价为160欧元,《中国社会变迁30年》定价为175欧元。一些图书在伯睿学术出版社网站和亚马逊网站也可直接购买电子版。销售数量(含纸质书和电子版)平均为4000多本,如《中国民间组织30年》销售近5000本。据荷兰伯睿出版社对网站访问情况的统计,这套丛书点击率已经超过2万余次。这些高质量的有关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学术图书,适应了世界学术出版的热点,在世界各大高校图书馆等机构用户中具有稳定的巨大市场。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获得了世界一流学术图书馆系统的青睐,再次说明了世界学术市场对于中国高质量学术图书的巨大需求,它预示着向世界推出中国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方面的优秀思想成果的时机已经成熟,而这也正是中国学术出版未来的主要发展目标。

  “中国道路”话语体系如何建设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尽管是以国家领导人的名义对外阐释中国的方针政策、发展目标,但却充满中国哲学、历史与文化的底蕴,是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一次成功实践,值得学界、出版界研究与总结。

  领导人出版图书阐释自己的执政理念与发展目标,这在西方社会非常常见,特别是政府选举更替时,用出版个人传记等方式树立候选人的个人形象十分普遍。与西方以出书树立个体形象的目的不同的是,中国领导人的著作出版,通常都是集体领导经验与政治智慧的结晶,体现的是国人,乃至整个民族的精神理念与时代追求,其中包含着中国哲学、历史与文化的思想智慧。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不久,适应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中国就开始面向全世界发行各种外文版的毛泽东著作,介绍中国人民获得民族独立的经验。在国际政治风云变幻的20世纪,毛泽东成为新中国的代名词,毛泽东著作的出版与发行,对于塑造一个全新的中国形象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可以看作是十八大之后中国政府新一届领导人执政理念的集中展示,值得总结与探讨的是,该书中有大量中国政治核心词汇,既是中国未来发展理念的阐释,又是深厚中国哲学、历史与文化的思想结晶,是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一次成功实践。

  在政策阐释方面,如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内涵。在涉及台湾与大陆之间的政策,用“两岸一家亲”(《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237页,下同)来表述,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家庭关系的理念,活用到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发展关系。

  再如涉及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如“继17世纪的‘万里茶道’之后,中俄油气管道成为联通两国新的‘世纪动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276页),将中俄油气管道建设与17世纪中国与俄罗斯的茶道贸易结合起来,赋予了中国与俄罗斯关系的历史内涵。

  如从严治党方面,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三严三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381页),干部教育实践活动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习近平谈治国理政》,375页)。其中“修身”一词是中国儒家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在行走坐卧的日常生活中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修持身性,是几千年里中国传统士大夫阶层的道德规范。曾国藩日记就是中国士大夫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身的最好记录。用“修身”一词来管理和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如同照镜子、洗澡、治病,在当今复杂而多元的世界里是再贴切不过的了。

  可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的启示意义在于,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离不开中国哲学、历史与文化的土壤基础,离不开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总结,将二者结合起来,是创造出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必由之路。同时,将学术与宣传、传播有机结合起来,恐怕也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获得世界影响的最有价值的启发。

[时间:2015-10-29  作者:何明星  来源:中华读书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