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亿欧元扩产能 斯道拉恩索对华投资持续加码

斯道拉恩索

  继历经13年布局耗资2亿欧元速生林项目之后,斯道拉恩索在中国的投资仍在持续加码。

  “第一期8亿欧元的投资的林浆纸一体化项目预计到2016年年中会进入投产阶段,此后董事会就第二期的8亿投资进度作出决策。” 斯道拉恩索中国区总裁宋望球告诉经济观察报,刨除购买工业用地的成本以外,一期工业项目的主体投资是用于纸板机及其配套工业设施的投入,“包括自有电厂(供电和蒸汽),一条化机浆生产线,环保设备包括废水、烟尘处理,以及木材生产线,包括去皮、清洗和切片等工业流程。”

  据了解,广西项目一期投产后,将带来45万吨高档白卡纸的产能,产品主要是用于液态奶的包装盒(LPB液体包装纸板),以及用于高档包装的白卡纸板。该生产线的营业额将来占到中国业务的30%左右。而相应的,在集团总部,包装纸板事业部的营业额贡献占整个集团的的20%,集团全球纸板的产能是每年300万吨。

  “广西的投资项目全面投产后会令斯道拉恩索在中国市场成为集团最大的一个市场。当然这样巨额的投资即使在中国也非常少见。”斯道拉恩索全球CEO宋思伦(Karl-Henrik Sundström)告诉经济观察报。

图为斯道拉恩索集团CEO宋思伦

  宋望球表示,“我们做过非常详尽的市场调研和可行性分析,中国现在整个白卡纸的需求量为650万吨左右,液体包装纸板(LPB)的需求量为70-80万吨。我们预计中国的市场需求每年会有7-8%的增长。这是一个体量非常可观的市场。但目前国内的LPB纸板绝大多数的原料纸板还是进口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投资这条生产线在中国的原因。”

  宋望球透露,二期项目的投资将在纸浆品种上做进一步的拓展,一期工业项目的产能大约包括20万吨的化学热磨机械浆(BCTMP),二期的项目建设内容则有90万吨化学浆的生产产能。

  “除此之外,我们在中国现有的工厂还会有投资,每年的投资额大约是1500万欧元。”宋思伦表示。

  巨额投资撬动海量市场  

  2012年,斯道拉恩索在国家发改委获得总额为193亿人民币的投资批复,在广西北海建设现代化的浆纸一体化工业项目,总设计产能为90万吨高档纸板和90万吨纸浆。

  从2012到2015,已经三年。三年间,一切都在被剧烈颠覆。由于互联网传播技术的迭代,印刷出版用纸整体市场需求的逐年下滑已经成为所有造纸企业所必须面临的严肃命题,但硬币的另一面,随着整体消费的刺激与增长,包装用纸反而获得了更大的商机。

  “我们必须要承认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斯道拉恩索集团CEO宋思伦向经济观察报坦言,在目前斯道拉恩索的业务结构中纸板是现有业务领域中利润贡献度最高的一块,转型势在必行。“从纸张品类来讲,行业内部正在发生剧烈的结构性调整,这需要我们做出快速应对。与此同时,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和智能技术的发展,我们需要加快对生物质可再生材料的探索以及现代化智能技术的叠加。而这,都意味着大量的投资。”

  2014年8月1日才正式出任集团CEO的宋思伦,掌舵斯道拉恩索刚刚满一年,而此前,他曾担任集团CFO一职和原纸张和木材事业部的负责人。在其看来,成本竞争力管理应该是一个CEO尤其要关注的环节,尤其在中国,巨额投资的背后一定是意味着更大的利益博取。

  2002年起,斯道拉恩索在广西开始建设目标面积12万公顷的桉树人工林,2012年,集团宣布了总投资约16亿欧元用以在北海建设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斯道拉恩索在中国现有两家造纸厂和三家生产包装的工厂:位于山东的大王工厂和位于苏州的紫兴工厂,其年产能分别为15万吨杂志纸和24.5万吨铜版纸,三家包装工厂的年产量大约为600万平方米。而预计明年年中投产的广西林浆纸一体化项目,一期纸板机的年产能为45万吨。

  “这些数据在所有纸业的外企中应该是最突出的。但是要在中国市场立足,仅仅跟外企同行类比,不具意义。”宋思伦告诉经济观察报,“中国非常大,光北京就有2200万人口,哪怕把瑞典和芬兰加在一起,才只有1500万人口而已。从中国国内品牌的总量来看,甚至是欧洲品牌总数的两倍那么多。中国市场真的很重要,我们认为巨额的投资是非常有必要的,用以确保我们在中国市场的业务能够得到一个长足的发展。”

  “但我们之所以敢说广西项目是世界一流的林浆纸一体化项目,不单只因为它依托的是林浆纸一体化的先进设计理念,而且采用了世界一流的设备和技术,包括水处理和空气过滤系统。现代化造纸厂是非常洁净和安全的。传统的制浆方式是亚硫酸盐制浆法,但是这个技术在欧洲已经被淘汰了,我们现在用的都是化学制浆法,带来了两方面的显著环保成就,一个是耗水量比较少,生产每吨化机浆(BCTMP)只有用到约10吨水,吨纸的耗水量更低,例如我们的苏州工厂为5.6吨;另一个是我们实现了排出去的水比我们收进来的水还要洁净。”宋思伦介绍,“而跟以前传统的造纸或一体化的项目,包括传统欧洲的纸厂相比,多了更多智能制造的因素。这个项目会使用一些感应的设备技术,来确保整个生产过程的智能化。”

  材料创新智能叠加双线并行

  奇点临近,传统行业的危机感充斥每一个角落。宋思伦对转型做出的选择是加快可再生材料的探索和智能因素的植入。

  “如果想要去战胜二氧化碳排放这样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可再生原材料。这首先要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也就是说在保证产品高品质的前提下,我们能够把木材制造出的产品变得更轻,例如,我们正在开发一种叫微纤化纤维素(MFC)的材料;第二个就是我们正在开发一些新材料,用以替代以石化为基材的塑料等产品。除了MFC之外,我们在巴西从甘蔗废渣中提取乙醇,生产可降解的生物质聚乙烯(Bio-PE)和生物质聚合物,替代石油基塑料涂层,性能与后者完全相同,用以涂在纸板上阻隔水和油。”

  除此以外,宋思伦认为,数字化技术的纳入成为用以确保生产和供应环节的流程管控和追溯必不可少的环节。

  近期,斯道拉恩索与知名半导体公司荷兰恩智浦合作,在包装业务进行一些智能化的合作。使用近场通讯技术(NFC)和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将使我们的包装业务更贴近互联网时代的市场需求,让我们能够更快地拓展智能包装纸板解决方案的业务规模。“举个例子,一个由我们创新研发的可再生材料制作的产品包装,你只要拿出你的手机扫一下,它就可以告诉你这是什么时候制造的,谁制造的,从安全性的角度告诉你是不是正品,包装有没有被打开过。如果这是一瓶酒,它甚至可以告诉你这个温度是不是适宜。从供应链监督的角度来讲,这项技术也可以帮助我们追溯这包装是不是通过了产销监管链的监管,纸浆是不是来自一片非法砍伐的树林。”

  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唯一能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一点安全感的,就是加快创新的速度。“但在可再生和智能技术这些全新道路上的探索,斯道拉恩索能做的,至多也只是一个大雾中的领跑者。”宋思伦如此总结,“转型将继续下去,对我们斯道拉恩索所有的员工提出更多要求。这不是一个暂时的课题,而是一个永恒的挑战。”

[时间:2015-10-13  来源: 斯道拉恩索]

黄品青微站